270公里的澳洲大洋路不止十二使徒岩,還有袋鼠燈塔木頭人

2019-05-14     沙漠玫瑰Rose

澳大利亞大洋路,沿途風光無限,海岸線蜿蜒曲折,吸引著來自世界各地的自駕愛好者。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約有5萬澳洲士兵從英國凱旋而歸。但當時的澳大利亞由於經濟蕭條,失業率上升,無奈之際,只能安排這批老兵開荒修路。無心插柳柳成蔭,1932年,從吉隆(Geelong)到坎貝爾港長達180餘公里的海濱公路正式建成開通。由於在英語中通常將「第一次世界大戰」稱為「Great War 」,這條路又是參加過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士兵修建的,所以被正式命名為「Great Ocean Road」 (大洋路)。後來公路又一直向西延伸至沃南布爾,形成了今天所看到的長約270餘公里的沿海公路。

大洋路沿著維多利亞州西海岸蜿蜒伸展,帶給遊客壯麗的海洋風光和無數的海灘活動。沿途散落著一些海岸城鎮和漁村,每年的10月一直到次年5月都是大洋路自駕的黃金期。

從墨爾本機場提車出發,沿M1高速自駕大洋路,吉朗是我的第一站。陰晴莫測的海灘、一排排五彩繽紛神態各異的木頭人、清新優雅的海邊小鎮,就是我對於吉朗的第一印象。

吉朗(Geelong),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第二大城市,位於墨爾本西南方向約74公里,車程不到一個小時。

雖說是「第二大城市」,但這座小城市中心只有幾條街,個把小時就能走下來,但她在整個澳大利亞,卻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眾所周知,昔日的「日不落帝國」英國占領澳洲後,運送了幾批綿羊,當地的自然氣候和植被都有利於綿羊的繁殖,加之沒有天敵,澳大利亞就成了全世界養綿羊最多的國家,如今全國有一億多隻綿羊,平均起來一個澳洲人就擁有九隻。吉朗,是澳洲最大的羊毛集散地和毛紡織工業中心,還有一座全球聞名的英國古典皇家貴族學校Geelong Grammar School,英國查爾斯王子曾在這裡度過了中學時光。

雖說是大城市,其實吉朗更像一個幽靜的海濱小鎮,當地人來此,享受自然和美食。漫步在市中心的街道上,習習的海風,吹走了我大部分的疲憊。

沿著吉朗市中心的主街麥樂普(Malop)大街漫步,大約幾分鐘就到了海邊。

作為昔日的海港,每天都有無數船隻停泊於此,岸邊也就少不了拴船用的木樁。隨著時代的發展,木樁漸漸被人所棄用,卻在藝術家簡·米切爾(Jan Mitchell)的眼中變成了寶物,將它們作為畫布,於是,100多尊神態造型各異、色彩繽紛的木頭人就這樣誕生了,每一組木頭人背後都有它們各自的故事:有紀念二戰時期的情侶,有志願者步兵樂隊,代表了吉朗不同的歷史時期。

長長的棧橋一直通往海邊。我把車停靠在海濱停車場,沿著海灘漫步。幾個青銅的小人,趴在海邊的礁石上,也許百年前的吉朗人就是這樣眺望大海。

自駕大洋路,吉朗是必經之路,但我的大洋路之旅還沒有正式開始,很多人和我一樣,從墨爾本出發,都來吉朗作為歇腳的一站,補充些能量,因為從這裡開始,基本上就沒有大的城鎮了。作為澳洲最重要的羊毛產地,吉朗甚至還有一座羊毛博物館,慈祥的老人正在用老式的紡織機紡線。

吉朗北部的藝術街區(Powerhouse),是極具突破性藝術項目的產物,位於維多利亞州北部一座被廢棄達45年的廠房,面積超過3000平方米,是澳大利亞目前為止最大的合法室內塗鴉街藝區。澳洲人最看重持續發展和回收利用,來自澳大利亞、日本、韓國的350位街頭藝術家地就地取材,利用廠區內的牆體和平面,進行令人血脈噴張的塗鴉創作,賦予了荒廢的空間新的生命和情緒。廠區的古樸陳舊的質感與最尖端的噴繪作品相互輝映,色彩斑斕火光四濺的時空碰撞,吸引了無數街藝愛好者前來朝聖。

告別了吉朗,大洋路的旅程才剛剛開始。灑滿陽光的金色海灘,浪花疊起的大海,位於墨爾本西南部95公里的海濱小鎮托爾坎(Torquay),是這場公路之旅最好的起點。托爾坎是全澳的衝浪之都,小鎮上衝浪商店、學校比比皆是。同時,喜愛挑戰極限運動的還可以在此嘗試一下跳傘。

繼續向西南行駛幾公里,就到了著名的貝爾斯海灘(Bells Beach),是眾多衝浪界明星品牌的發源地。在這裡,每年都會舉辦世界衝浪大賽,是歷史最長品質最高的衝浪比賽。雖然是2月前來,但印度洋的海風肆虐,寬闊綿延的海灘上,隨處可見弄潮兒的身影。

在托爾坎,上天下海都不再是夢想。不僅於此,這個地區也是維州最重要的葡萄酒產區之一。

早聽聞澳洲袋鼠肆虐,自駕在澳洲要是開車不撞上袋鼠都不好意思說自駕過澳洲。不過,真正要遇見袋鼠過馬路還是需要一定運氣的,小鎮安吉西(Anglesea)附近的高爾夫球場,不用刻意找,就有一大群袋鼠,懶洋洋地在草坪上等著遊人前來。

來此最好避開正午時間,袋鼠們都躲在樹蔭里了,清晨和傍晚才是他們活動的時間,在草坪上嬉戲,來場拳擊表演賽。

波濤洶湧的印度洋,燈塔為來往船隻指點著方向。河口小鎮Aireys Inlet上,最著名的就是這個小紅帽燈塔(Splitpoint Lighthouse)。如果時間充裕,可以上塔遠眺大洋路的風光。

而在燈塔的另一側,海中的巨岩Eagle Rock。Eagle Rock Marine Sanctuary是又一片海洋保護區,擁有眾多的海岸懸崖、洞穴暗礁。每年冬季(6-9月),這片海域也是南露脊鯨的交配產子地。

雖然托爾坎鎮是大洋路的起點,但大洋路有個著名的「大門」,就像許多景點有個自己的標誌一樣,一個大木門,上面寫著「Great Ocean Road」的字樣。總有人喜歡停下來拍照,我也不例外。

大門旁邊的雕塑,還原了曾經修路的情景

開過這座木門,大洋路穿起海灘和雨林,就抵達了我第一天的住宿地——澳洲人最喜歡的度假小鎮,龍恩(Lorne)。

=======================

【作者:沙漠玫瑰】

環球旅遊達人,旅行體驗師、自由撰稿人、嘉賓主持、旅行分享師、跨界自媒體人。已隻身旅行過五大洲40餘個國家,200餘座城市。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ReNdCmwBmyVoG_1Zf7x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