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叫我楊咩咩
1
朱丹再次喜提熱搜。
這一次,還是因為主持翻車。大家不妨先跟咩咩回顧一下事情經過。
12月3日,在某時尚盛典上,朱丹出現了比較嚴重的主持事故。
先是將林允和韓國明星林允兒搞錯,直接衝著林允叫允兒,更尷尬的是,林允兒就在台下坐著。
然後是把模特張麗娜的姓給改了,一上來就叫她「周……張麗娜」。
接下來,很自然地衝著古力娜扎喊「迪麗熱媽」。
旁邊倪妮和周冬雨憋笑都快憋出內傷了。
這還遠遠不止。
衝著周筆暢喊成「丑筆暢」,周筆暢一臉黑人問號。
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為了圓場,朱丹走到迪麗熱巴面前說:娜扎,你來吧!
這個圓場實在說不上高明,反而像是再次犯了一個錯誤。
是我古力娜扎不夠紅,還是我迪麗熱巴沒流量?
事後,朱丹發微博,對自己之前的錯誤表示歉意,並表示「下不為例」。
這話還言猶在耳,就變成了「我知道錯了,下次還犯」。
12月10日,在某頒獎典禮上,歌手陳立農上台領獎。
朱丹一邊看著手卡,一邊說「恭喜趙立農」。
隨後,再次重申「趙立農,你獲得是……」
7天之內,認錯了7個明星,這在主持人里,算是很嚴重的事故了。
就算朱丹不認識這些明星,但是要主持這麼大型的晚會,提前做做準備也是應該的。
只靠提詞卡的提示就上陣,甚至照著也念錯,確實顯得不太專業。
而朱丹當時給出的解釋是:
今天晚上,一下子我要面對那麼多藝人,每個人都要聊天,真的腦子……
但這個解釋顯得更尷尬。
記住嘉賓的名字,不應該是主持人的職責嗎?
要知道,張紹剛主持《超新星全運會》時,要記住200多位藝人的名字,還要對他們各自擅長的領域,喜歡的東西進行了解。
因為這是他的本職工作。
我們不以聖人的標準去要求任何人,誰都會犯錯。
但是隔這麼近的時間,連續兩次發生這麼嚴重的錯誤,更何況,這就是她吃飯的傢伙,一錯再錯,實在有點說不過去。
於是,就有看熱鬧不嫌事大的網友們紛紛上線,開啟吐槽模式。
被群嘲,就是她承受的代價。
而這次風波過後,想必對朱丹本人也折損不少。各大活動邀請主持人的時候,也許也會對朱丹更謹慎一些。
畢竟,在專業的舞台上,誰也不願意看到不專業而鬧出的笑話。
那些業務能力不強的人,遲早也會被市場和觀眾所淘汰。
2
現在的觀眾,眼界提高了,對於藝人的錯誤,也不會再無條件進行包容了。
不是不能容忍錯誤,而是不能容忍,在自己的專業範疇內,一而再再而三地犯錯。
業務能力不過硬,就沉下心來提高自己,之後,才能向觀眾和市場提要求。
本職工作還沒做好,就要觀眾們無條件包容,就想要名利雙收,大概沒有這麼好的事情了。
前一段時間,高以翔參加節目時,意外離世。
當所有人將矛頭指向節目組救援措施不到位時,幾位明星的發聲,引來了一片罵聲。
張雨綺發文表示,作為明星,要面對極差和極危險的工作環境。
吊威亞、爆炸等是家常便飯,還要應對導演或者製片方異想天開的危險拍攝方案。
時不時還要承受網絡暴力。
最後她的訴求就是:要徹底規範這個行業。
規範什麼呢?
張小姐的圖片里發了:
工作不超過12小時,重返片場之間不少於12小時,也就是休息睡眠時間要多於12小時的意思。兩餐之間不超過6小時,拒絕疲勞工作。
關愛身體健康,當然是應該的。
但是張小姐怕是忘了,自己在某紅書展示自己上萬的LV只配當買菜包。
拿出自己收藏的眾多鑽石,說自己從不買1克拉一下的鑽石,1克拉一下的統稱碎鑽時,從來沒說過,正是這份「高危」的工作,給她帶來了數不盡的財富。
但她這些年,交出了什麼樣的答卷呢?
現在一說起張雨綺,我們第一個想到的,怕是只有她和各個前任的剪不斷、理還亂的連續劇劇情。
你說高危,警察、醫生的職業不高危嗎?
建築工人、高空作業的工人工作不高危嗎?
歐陽娜娜也緊隨其後,對明星是「高危行業」的說法表示贊同。
不出意料,微博下罵聲一片。
網友們嘲諷她,拍vlog也高危嗎?
而作為一個演員,歐陽娜娜飾演的「鹿小葵」,著實讓人一邊看,一邊尷尬得腳趾頭都蜷起來。
那句「螞蟻競走十年了」,也成了《演員的誕生》里,一個經典的梗。
她們的發聲,並沒有獲得想像中的贊同,反而讓無數網友開始了對她們的抵制和嘲諷。
連帶著,對她們公司旗下其他的藝人,都開始了轟轟烈烈的抵制。
吃到了當明星的紅利,又貢獻不出專業的有口碑的作品,還要求輕輕鬆鬆拿天價的片酬,或許有一個詞可以形容:德不配位。
也怪不得觀眾們現在已經不買帳了。
演員王勁松在上海電視節論壇上,就對當下很多年輕演員不專業的態度表示心痛和憤怒。
確實,這種現象在當下很常見。
有的演員懷著孕進入劇組,拍出了爛片,粉絲洗地說:
懷孕了還堅持拍戲,你知道她有多努力嗎?
有的演員冬天下水,凍得哆哆嗦嗦。
拍出來效果不盡人意,粉絲痛心疾呼:
他可是在零下幾度的天氣下的涼水啊!
有的演員拍戲受了輕傷,霸占熱搜,大肆宣揚敬業,結果被嘲諷。
粉絲誓死捍衛:
你行你上啊!
我們觀眾並不是沒有同情心。
只是,拿著天價片酬,拍出質量並不怎麼樣的戲,還要大肆宣揚自己是專業演員,這未免也太為難我們觀眾了。
陳道明就曾說過:
演員就是一個吃苦的行當,手破了,哪摔了,冬天在水裡,夏天穿大棉襖不是一個演員的功勞。
你的職業就是如此,你還把它當成敬業?你拿了那麼多錢,就要干那麼多事。
誰也不是慈善家,關鍵你乾了這些事,是不是對得起觀眾?
在咩咩心中,有這麼一個固有的想法。
做好了自己份內的事,是應該的。
做好了,這是你的專業範疇,沒必要拿出來賺吆喝,做得不好,才是你的失職。
電商節快遞爆滿,快遞小哥連續工作十幾個小時,但是他把幾個顧客的快遞弄丟了,顧客會因為他工作時間長而原諒他嗎?
老師為了公開課準備了一個月,站上講台卻屢屢出錯,領導們還會覺得她工作態度好,而原諒她表現不佳嗎?
沒有紕漏地完成一份工作,應該是我們的職責所在。
它不應該成為我們談判的價碼。
只有不專業的人,才會把自己圓滿完成一份工作,當成值得炫耀的談資。
3
真正專業的人是什麼樣的?
咩咩覺得,是那些不把自己職業生涯遭受過的罪當成談資,不把它當成博取關注和熱度的資本,兢兢業業做好份內工作的人。
只有這樣的人,才配得上演員和藝術家這個稱呼。
在拍攝電影《一九四二》時,為了演好鬧饑荒的人,張國立他們就天天吃一點白菜白粥,連馮遠征那麼瘦,都要減肥。
光餓還不夠,導演為了讓他們體驗饞到兩眼放光的感覺,每天在飯店把演員們叫到餐廳,開總結會。
面對一桌子好吃的,能看不能吃。
正是這樣的磨練,讓他們在飾演饑民時入木三分,又在刻畫為了食物不擇手段的形象時,將觀眾迅速帶入情景。
而這些經歷,也只是在很久之後被問起時,雲淡風輕地講述,因為這是他們的本職所在。
如果連自己專業內的東西都沒有做好,又有什麼資本去向觀眾要讚賞,向市場要名利?
娛樂圈,缺乏的,恰恰就是這樣的專業精神。
奚夢瑤在自己的專業領域狠狠摔了一跤,事後的處理方式也並不高明。
雖然給自己摔出了熱度,但是這也意味著,今後的重大賽事裡,她都不會再被觀眾以「專業超模」看待。
連本職工作都做不好的人,又怎麼能夠贏得尊重?
總是在出錯之後有這樣那樣的藉口。
什麼時候才能進步呢?
要是醫生做手術,連續十個小時的手術,結果將紗布、剪刀落在病人身體里呢?
要是建築公司花了幾個月裝修新房子,結果一不小心敲掉承重牆,造成了人員傷亡呢?
錯了就是錯了,反思自己,爭取改進,才是正確的做法。
只怪別人沒有寬容,對自己的專業卻一塌糊塗,試問,憑什麼呢?
少找藉口,多談專業。
一個主持人,就應該把自己的暖場串詞記好,把嘉賓的名字記熟;
一個演員,就該把戲演好;
一個模特,就該把台步走好。
如果只談努力,不談結果和專業,這個社會該如何發展呢?
這個時代需要專業精神,沒有人不喜歡專業的人。
END
作者簡介:楊咩咩,身高1米6,氣場2米8的帶娃辣媽。前教育培訓屆名師,愛燙頭,愛自由,希望此生不為錢發愁。個人微信公眾號 :叫我楊咩咩(ID:jwymm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