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策劃全家人的旅行」,你的孩子做得到嗎?

2020-01-18     點一學院

你知道嗎?在英美等國家的中小學裡,編程已成為與讀寫、數學和科學並列的核心學科之一,美國總統投入40億讓全美孩子學習編程。

那你不禁要問:為什麼讓孩子學編程如此重要?

先來看看比爾·蓋茨是怎麼說的:

學習編程」可以鍛鍊你的思維,幫助你更好地思考,創建一種我認為在各領域都非常有用的思維方式。


什麼是計算性思維?

計算性思維(Computational Thinking)用計算機邏輯來解決問題的思維

谷歌公司將計算性思維概括成這四個步驟:


看上去有些抽象吧?其實在你解決日常生活問題時會經常用到,它包括了數學、邏輯、推理和預測、問題解決能力等等。

用計算性思維制定旅行計劃

例如,讓孩子「策劃全家人的旅行」,這聽起來有些繁瑣,但如果孩子掌握了計算性思維,那他會從分解任務開始著手。

1

分解任務

第一是分解任務,把一個複雜的任務分解成幾個小問題分別解決。

將「策劃全家人的旅行」這個龐大的任務分解成幾個小任務,我們可以把旅行,先分解成「訂機票」、「訂酒店」、「訂活動」三個任務,然後依次分別解決。


2

模式認知

第二是模式認知,也就是根據過去的經驗以及過去解決問題的方法,來解決眼前的問題。例如,總結這次旅行中好的經驗,以便可以應用到下次的計劃中。

3

抽象思維

第三是抽象思維。下圖中,左邊和右邊是兩個不同的計劃,對比一下你會發現,左邊有很多沒有必要的細節,這將會降低我們的效率。


一個善於運用抽象思維的孩子會剝離出問題的核心,知道什麼是重要的、什麼是不重要的,什麼是需要提前確定的。這樣TA就不會把時間浪費在不必要的項目上了。

4

算法設計

第四是算法設計,你可以通俗地理解為解決方案的設計。

我們還拿旅行計劃的設計作為例子,到了假日的早上,準備去公園玩,那麼問題來了,怎麼從酒店走到中央公園?這時可能需要根據天氣情況來規划下一步的行動。


以上就是利用計算性思維來解決一個實際問題了,如果孩子能夠熟練掌握這種思維方式,他將可以獨立解決很多學業或生活中遇到的問題。

如何訓練孩子的計算性思維?

「計算性思維」歸根結底是根據孩子的思維發展規律,培養數理邏輯能力。

我們可以先利用一些玩具和實物進行培養,再過度到編程的學習上,這樣會更加自然。

1

塗鴉、串珠、玩拼圖——形象思維第一步

學齡前3-6歲的孩子主要以培養形象思維為主。

比如,問孩子「3+2等於幾」,對於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其實並不那麼容易,但若問他們「3個珠子和2個珠子放在一起是幾個珠子」,大多數孩子會覺得好算很多。

因此,這一階段「玩」實物能夠有效的訓練孩子的思維。


我們可以用:

串珠子,讓孩子研究串成有規律、間色不同的圖案;

塗鴉填色,比如在一組直線排列的三角形填上的順序為「紅、黃,紅、黃,紅、黃」的顏色,或是推測下一個圖形的顏色;

拼圖,讓孩子對具體的形象、結構產生認識。


2

數學遊戲、棋類——抽象邏輯逐步養成

6-11歲是培養孩子抽象邏輯思維能力的關鍵時期。讓孩子通過觀察分析,逐步學會對事物進行概括、抽取出事物的特性,形成概念,並進行推理及判斷。

數學遊戲是典型的計算思維與邏輯的練習方法。

除此之外,棋類、魔方也是有效提升兒童思維能力的方式:


3

日常對話—邏輯是計算性思維的重要部分

千萬不要忽視了與孩子的日常對話,這對訓練孩子的思維能力是有很大影響的:

1、強調日常對話中的因果關係

明辨因果關係是邏輯思維的基礎能力之一。比如,去公園的時候告訴孩子:

因為今天天氣很熱,所以你現在口渴了;因為你口渴了,所以你需要喝水。

孩子並不一定能理解這裡的因果聯繫,但如果父母在表達的過程中注重邏輯,也會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孩子的思維方式。


2、教孩子區分事實和觀點

教孩子區分事實和觀點是美國小學課堂上教孩子思辨的重要課題之一,就是「fact or opinion」(事實還是觀點)。


平時有意識地引導孩子,區分Ta 表達的是感情、觀點,還是道理、依據,這對於Ta 以後分析問題和做判斷是非常有用的,同時也是日後思維發展的基石。

通過在生活中不斷的積累,培養孩子的理性分析和邏輯思維能力,當孩子的計算性思維得到充分訓練時,「數理化」這些課程基本都是小case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RSkNu28B8wMrh2LiIuZ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