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故事,就說說幾千年前的秦國吧。
話說,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這是客觀規律,說明了不穩定性。但又是誰第一個穩定天下的?想必還是秦國的第一任君王,那個自稱為「始皇帝」的秦始皇了吧?
秦始皇,到底還是厲害,他那個年代,天下是四分五裂的。天下有許多個國家,但他要統一天下呀,要一統中原呀,於是,他施展了一系列措施,強大自身,而又侵吞其餘各國。面對秦始皇的侵吞,其餘各國都是憂心忡忡的。
時間還是公元前227年,秦國在秦始皇的手上,已然大展宏圖,滅掉了韓趙二國,而秦始皇的下一個目標,則是侵吞失去了屏障的燕國。兵臨城下,燕國太子丹當然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了,但一時間,他卻也想不出什麼良策。
秦國能夠滅掉韓趙二國,已然說明了它的實力,然後,滅掉韓趙二國又增加了秦國的實力,所以,燕國再厲害,也是無力掙扎的了。燕國與秦國的實力差距相當懸殊,秦國是碾壓燕國的存在,基本上,秦國彈彈手指頭,燕國就沒了呀!
也就是說,燕國若是正面與之抗衡,下場必然是慘烈的,是以被滅國而收場;所以,燕國不得不尋找一種其他的途徑。
什麼途徑呢?燕國要想躲避秦國之侵吞,最好的辦法不是將秦王給刺殺掉嗎?此時,燕太子丹遇到了一個叫做田光的隱士,此人向他推薦了一個人,名叫荊軻。荊軻是戰國末期著名的劍術高手,也可以說他是刺客,安排荊軻去刺殺秦王,這是最好的選擇了。
太子丹找到荊軻後,向他吐露了一番苦水,也算是打動並成功激發起了荊軻的憤怒。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終於,荊軻決定偽裝成使者走入秦王面前,找到機會便刺殺了秦王。
安排荊軻刺殺秦王,本以為是勢在必得的,畢竟,荊軻是戰國末期著名的劍術高手,而秦王,不過是個有點野心只會謀略的君王罷了?
真是如此嗎?我看不是這樣的。
看看荊軻刺秦的戰績如何吧!
荊軻,戰國末期的劍術高手,刺殺秦王竟反挨了8劍!為何?問題出在哪裡?看看秦王的祖輩是誰?
大家可能有所不知,秦始皇的祖上,他的爹爹秦莊襄王,他的祖父秦孝文王以及他的祖上那些人物,大部分都是戰死在沙場上的。這說明了一個啥?充分說明了秦始皇不是一個只會謀略的「文君」,他更是一個會武術的「武君」!所以,荊軻刺殺並不能成功,反而挨了秦始皇8劍。
但秦始皇懂點武術,就能解釋荊軻刺殺不成功了?扯淡嗎?荊軻好歹也是一個刺客啊!
刺客?好像只是我們對荊軻的認為吧!
荊軻雖是劍術高手不假,但這只是從理論上而言,就好比教練,荊軻就是一個教練——現今不是也有游泳教練不會游泳的嗎?荊軻嚴重缺乏實戰經驗,從《史記》與《戰國策》中顯示,荊軻在刺秦之前,似乎找不到任何他與別人實戰搏擊的經歷!綜上,荊軻才沒能刺殺成功,反而被會點武術的秦王給反刺了8劍。
不知大家怎麼看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RAlqEncBct9sAqDcPfF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