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中學內部筆記曝光,掌握這些經驗,真的讓你少走很多彎路

2019-07-27     一隻小學弱

最近,改編自馬伯庸的同名原著《長安十二時辰》被拍成電視劇,並持續火爆網絡媒體。


其走心的「服裝化妝道具」,以及紮實的原著和劇本,還有演員們時刻在線的演技,無不挑動著粉絲們塵封已久的國產良心古裝劇的心扉。

而其中最打動觀眾的,尤其是這一句台詞:

人的一生就是不斷地做出選擇,並要為你做出的選擇負責到底。

回想我們的學習,其實也是這麼個道理。

除了極其個別天賦異稟的孩子之外,我們首先不得不承認一個殘酷的現實:

和生而為人,是逃不開世間的二八定律的,也就是說,我們和80%的同齡人一樣,基本都在同一個智商層次上。

換個好聽的說法,就是大家基本都是在同一起跑線上,你在學習方式和學習態度上的選擇,將決定著你未來在中高考以及個人成長中的差別。

之前分享過關於衡水中學孩子學習的一些技巧和經驗,衡水中學:哪有什麼天生學霸,只不過掌握了勤奮的方法!速收藏!很多人讀完覺得很受用。


這次,特意梳理出一些更加接地氣的細節,比如:關於作息時間安排、關於如何高質量上課和寫作業。

快拿好小本本準備記筆記吧:

一、關於作息時間的安排

關鍵詞:積極主動、科學高效

衡中學生其實在入校之前,和我們沒什麼兩樣,也是兩隻眼睛一張嘴,一個鼻子兩條腿。而之所以經過3年的魔鬼訓練能出來好的結果,原因就在於對時間的科學合理安排。

衡中學生在學習的時候,就抓緊一切時間學習,甚至連吃飯和走路的細碎時間都不放過,但在休息的時間,又特別高效,進入宿舍的入睡速度都很快。

一個衡中學生的普通一天,一般都是這樣度過的:

晨起5:30起床,5:40跑操,只有10分鐘穿衣服疊被刷牙洗臉(被子必須疊出角來,鋪面要平整,不能有任何褶皺,多餘的物品一件都不能放到外面),這要靠速度和精神。

早讀6:00跑操結束,到教室早讀(一三五給語文,二四六給英語。每個早讀老師都布置了明確的學習任務,列在黑板上,或是提前印出相應的資料下發。有了明確的任務安排,同學的學習目的性更強,尤其是在大腦還有點迷糊的清晨。)

早餐6:30-7:05是早餐時間(學生就餐後,自覺將碗筷送到回收的推車內,食堂沒有任何塑料袋、一次性飯盒,校內小賣部只賣文具用品,不賣任何食品,所以,校園裡也沒有什麼垃圾。)

早預備6點50分班主任會準時站在講台上,清點人數。然後進入早預備,主要任務預習上午上課的內容。

上午課程7:05-7:35第二次早讀開始,7:45開始1節課,每節課40分鐘,直到12:00放學。

其中12:00-12:20自習,12:20-12:45午飯時間,12:45-13:45午休時間(不允許聽歌、看書、學習、聊天,要保持絕對安靜。)

下午課程14:05開始下午課,又是5節,第三節下課還有第二次跑操。

下午課一直上到18:15,18:15-18:30吃晚飯,18:50-19:10看新聞(在離高考還有100天後,這個活動取消了,取而代之的是看理化生的試驗錄像。)

晚自習19:15上晚自習,直到21:50,三節晚自習,第一節和第二節是學科自習,學校有固定的安排——考試,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下課必須交,第二天必須出成績,然後進行全班排名。

晚休22:10熄燈睡覺!洗澡一周規定統一洗一次,平時只能擦擦身。

全天保持競爭狀態,既有速度又有質量。周六給40分鐘自由支配時間。


二、關於思想建設

關鍵詞:調動主觀能動性

當過老師的都知道,教育孩子,最好的狀態是:從「讓他學」變成「他要學」,讓孩子自己動起來。

所以,為了刺激孩子的主觀能動性,讓孩子積極行動起來,在衡水中學的校園角角落落里,都懸掛的是本校歷屆傑出的學姐學長照片,這些宣傳畫大部分內容是他們曾取得的優秀成績,包括當年高考的輝煌成績,以及他們學習口號和事跡介紹。

甚至連飯堂、廁所過道、班級走廊、教學樓的柱子等等物體上,也都懸掛著優秀學生的勵志誓言,如:清華夢,燕園情,九天攬月,前人真不朽;衡中人,赤子心,五洋摘星,我輩重複來。

一幅幅照片,一個個事跡,一句句話語激勵著衡中學子積極進取。

當然,為了達到這個效果,除了學校之外,家長也可以想辦法在家裡營造這種積極的氛圍。

三、關於聽課

關鍵詞:問課堂要細節,問細節要成效

衡中學生上課,就像是上戰場打仗,每一個細節都扣得很細,確保沒有夾生飯,沒有遺留問題。

比如,常態化的「課堂9力」,不僅是對老師的教學參照,也是對學生的聽課要求:

1.識記運用能力:老師所講,不僅要聽懂,還要掌握,在練習中掌握。

2.理解概括能力:理解並概括文本的能力是一個核心能力。

3.讀題能力:教學生讀題,弄清題目的知識點、提示點和考查點。

4.答案還原能力:答從題中來,弄清答案的來源。

5.技巧內化能力:內化方法然後形成思維習慣。

6.聽課反省能力:讓學生自檢,找出遺漏之處及時補救。

7.整理遷移能力:將某一類題的答題思路和方法遷移到類似題目中。

8.分析創新能力:讓學生模擬老師,如果這堂課你來講,你會怎麼切入讓大家更直觀地掌握?

9.書寫表達能力:眼到、手到、心到。


四、關於課後作業

關鍵詞:及時高效,查漏補缺

很多孩子之所以對課後作業不感興趣,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他們覺得這是再給老師完成任務。

而衡中學生對待課後作業的態度,會讓我們自慚形穢。

首先,絕對信任老師,也端正自身態度。

他們把作業分為課堂作業、課外作業和「自助餐」3大類:

課堂作業,顧名思義,就是為了鞏固課堂所學,是必須要完成的;

課外作業,必須人人都做,而且在規定時間內完成。

「自助餐」,就是選做試題,以自編或自組習題為主,題量適中。「自助餐」區別於學科作業,不准強制學生做,不准收交,不准採取強制措施變相檢查驗收,必須完全體現學生的自主性。

而且,衡中老師們一般也不採用市面上常見的練習題,而是學科老師自己編題。訓練內容凸顯訓練重點,富有針對性;訓練難度系列區分明顯,實驗班普通班要求不一樣;訓練效果明確,難度區分度事先有明確要求;每周檢測循環,重要考點、難點、疑點輪番檢測。

自編的輔導資料,一般都分為3大類:學案、作業、自助餐。

學案,就是一些基礎知識點的填空,梳理,是上課老師講課的基本思路,學生一般在課下完成。

作業,是精選的一些好題,題目設置有梯度,絕大多數是中檔題,題目的質量很高,老師都會精講。

「自助餐」,是為了滿足學有餘力的同學設置的,題目難度比較大,形勢很新穎,主要針對有衝擊名牌大學實力的學生設置,附有詳細的答案,老師不做統一要求,也不講上面的題。

三類資料每天一共下發15張左右,正反面都有內容。絕大多人是看不完這些東西的,都是有選擇的看、做,這也調動起了大家的效率,因為總想著「還有很多東西沒有做呢」。所有的資料都不需要學生自己準備,完全由老師摘選、提供。


五、關於記筆記和錯題本

關鍵詞:科學高效,細中求精

關於錯題本和筆記,大家都知道很重要,但是具體怎麼做呢?

很多人都是硬著頭皮和老師的要求,在開學前買了好幾個筆記本,規划著哪個做筆記,哪個記錯題,但遺憾的是,匆忙一學期之後,臨到複習了,才發現真正堅持下來的沒有幾個人。

為什麼呢?

因為記錄方式方法不對,增加了大量時間成本。

衡中學生記筆記,跟大家一樣,就是中規中矩把老師當堂課所講知識點回顧抄寫下來,加深印象。

這個聽起來很簡單,但是難就難在堅持,每周每天每節課的知識點,累積起來其實蠻多,真正能堅持下來的就已經贏了一半了。

衡中學生錯題本,方法和大家可能也一樣,就是各科目分門別類進行統計梳理,但是他們還做的更加細緻。

一般學生的錯題本,頂多是以學科為單位進行,但衡中學生常常是繼續細化,比如:

只數學一個科目,就會準備6個錯題本,以專題為單位,每個專題一個,分別為函數,三角,數列,立體幾何,解析幾何,機率與統計;在改錯與總結梳理時,不用抄題,拿小刀在資料上一划,粘到本上就行。

這樣做的好處很明顯,任何一張試卷的任何一道題目,只要做錯了,就可以迅速歸類到某個專題裡面,不用花費時間再去翻找冗雜的錯題本,更加高效和省時。

當然,很多人說,不要再神話衡水中學啦,他們是因為生源好,但是,真的就這麼簡單嗎?

把學習這個日常行為細化到極致,並堅持每一個細節的落實,這才可能是衡水中學能夠有如此成績的原因吧。

希望看到的家長和老師轉給身邊的孩子,幫助他在學習的道路上少走一些彎路。


註:圖片源自網絡,如侵告刪謝謝。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QtqZO2wB8g2yegNDn_O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