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內最大二次元視頻網站里玩「頁游」

2019-07-16     BB姬Studio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BB姬」(bibiji300)

原創不易,喜歡我們就請多多關注吧~

加鹽 | 文

「選A」

「BBBBBBB」

「遇事不決選C」

你以為這些話出現的背景是考試或者心理小測驗?

其實是在B站的彈幕里。

讓大家紛紛開始做選擇題的,正是B站前段時間新推出的視頻類別——「 互動視頻 」。

顧名思義,擁有互動功能的視頻, 允許我們在看視頻的同時,通過選項和視頻互動,從而改變故事的發展路線。

和文字冒險遊戲的系統設計相似,互動視頻中不同的路線將會導向不同的結局。

所以只「玩」一遍的話,你我看到的內容,很可能會不太一樣。

有人調侃自己不務正業,跑視頻網站不看視頻,卻玩上了UP主們製作的「網頁遊戲」。

好在大家多少願意嘗個鮮,使得部分互動視頻的播放量甚至衝上了全站日榜前三。

還有不少人專門看好多遍,就為試出視頻的所有結局。

從彈幕和評論的密集程度能感受到,大家對這個看似新穎的視頻形式有著濃厚的興趣。

在視頻里玩遊戲,這操作有點意思。

01

「雲玩家拯救計劃」?

說到在視頻里玩遊戲,我想起來B站之前還因為用戶給互動電影遊戲《底特律:成為人類》打分的事,被很多網友戲稱為「 中國最大雲玩家聚集地

不少人並沒有真正上手玩到《底特律:成為人類》。

而互動電影遊戲的玩法相比其他類型的遊戲明顯要簡單,簡單到做做選擇,看看播片,完成一些QTE,就差不多結束了。

它們的遊戲性核心說到底還是在於選項帶來的多個劇情走向。

這使得部分B站用戶在看完UP主上傳的實況或者攻略視頻後,就在B站的評分系統里給它打了分。

即便遊戲劇情確實還可以,評分中給遊戲劇情打高分的也占多數,但「 沒有真正玩過它 」這個前提條件還是引發了不小的爭議。

一種比較主流的觀點認為,在視頻里把遊戲「通」了,那不能叫玩過它,自然也就沒資格評判。

沒玩過還大聲說話,便是雲玩家的原罪。

而B站在做的這件事,給我的感覺就像是在「 拯救 」雲玩家。

沒玩過?不要緊,你看視頻的同時還得和它互動,怎麼都算是經歷過的人了。

人人都不再是雲玩家,討論也就不再有門檻。不過,問題隨之而來。

讓大家自己來做互動視頻,怎麼做? 真的好玩嗎?

02

探索路上

距離互動視頻功能上線B站已經過去一周多。

我們點開互動視頻這個標籤,可以發現已經有了多達五十頁的互動視頻內容。

看得出來,UP主們的創作熱情高漲,各種題材都有。

願意「折騰」的拍個小劇場,有模有樣的道具服飾,加上不怎麼五毛的特效,這樣一個看起來有些高大上的真人互動視頻便誕生了。

如果沒條件拍真人,從遊戲或者影視作品扒出來一些片段,也能夠拼湊出一部有趣的視頻。

而在創作過程中最重要的,便是對情節路線的安排。

視頻哪裡出現選項,選項是什麼文字,以及會帶來什麼樣的後續發展,都需要up主仔細斟酌。

理解它們的重要性,我們就要 先了解互動視頻是怎麼製作出來的。

B站的製作邏輯比較簡單易懂,我們就拿它的視頻上傳後台做個例子,類似的互動視頻就可以舉一反三了。

製作和發布一部互動視頻的過程和普通視頻有著明顯的不同,互動視頻更複雜一些。

普通視頻可能你在現實中用Pr等視頻剪輯軟體剪輯好,上傳到後台,加好標題、簡介等信息,就可以發布了。

互動視頻則 需要二次加工 。在互動視頻的製作過程中,每個我們觀看到的片段,都是一個單獨的「 模塊 」。

將事先剪輯好的小段視頻加入模塊中,便會變成一個 場景

然後這個場景若是能推動故事繼續前進,那就給它設置幾個選項,比如「 給兒子來一拳 」和「 阻止出生 」,這些選項會帶來新的 場景

如果給兒子來一拳不能讓故事繼續,那便達成一個結局「 兒子死了 」,這個劇情分支結束。

當然了,這只是最基礎的製作思路。

還有個高級玩法是給選項設置數值,這樣你在選擇之後就會產生類似電子遊戲的效果。

比如像戀愛養成遊戲那樣,選項會積攢好感度,好感度達到一定數值就觸發特殊結局;

或者某選項有一定幾率觸發隱藏結局之類的操作,這樣就有額外的樂趣了。

目前B站的視頻中,涉及高級玩法的還不多。在玩了十幾款後,我總體感覺質量是 參差不齊

按視頻的標準來看確實挺新鮮,腦洞和梗的歡樂都被可互動這個特點放大了。

而按遊戲的標準來看的話,可互動的選項不多。 說白了就是不夠玩,一般半個小時之內就能體驗完所有結局。

這確實沒辦法,各種條件都會限制作品。

個人想做出類似《隱形守護者》那樣的好劇本和分支,實在是太困難。

B站那邊也存在不足, 一是UI簡陋到沒法和up主的視頻風格相匹配。

比如這個《亮劍》互動視頻里的選項,視頻里的選項UI倒是有點文字冒險遊戲的感覺,然而B站給它配的選項UI就有點low了,讓人有點出戲。

二是互動的形式僅限於做選擇題。

如果能像《底特律:變人》里那樣,在場景中找到一些東西,產生新的互動,就更有意思了。

所以目前給人的感覺更多是形式大於內容,看上一兩部創意十足的帶製作還是蠻有趣的,多了就感覺有些無聊。

這就要求up主們在劇情和分支上多下功夫,硬體條件不達標,只能把軟性的劇本水平抬上去。

講道理,我還是期待未來能在B站玩到一部腦洞大的「曠世頁游」。

03

理想形態是什麼

在互動視頻領域,B站不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去年年底,國外的網絡視頻公司Netflix就給自家的電視劇《黑鏡》拍了一個互動版:《黑鏡:潘達斯奈基》

我們一邊看劇,一邊動動手指,就能決定劇中人物的命運。

播出之前,人們都以為按照《黑鏡》那超高的素質來做互動視頻,成品的效果怎麼說都應該不賴。

但現實沒有如想像發展,《黑鏡: 潘達斯奈基》沒有達到前輩的高度。

給差評的人的觀點大多集中在《黑鏡》原本出彩的劇情風格和節奏,被互動劇中很多需要選擇的選項給消磨殆盡。

互動版的形式固然新穎,但劇情分支不得勁,還是像吃了一大口翔。

就如網友評論所說, 理想中的劇本分支應該是開啟新的故事探索,而不是只有一兩條主線,剩下全是bad ending支線的敷衍套路。

如果只為引導我們選擇某個事先安排的「正確」選項,那互動這個詞就失去意義了,選擇其他選項只是在試錯而已。

今年年初,騰訊視頻推出的一部國產互動劇《古董局中局之佛頭起源》,就引入了更多的遊戲元素,比如大家來找茬之類的解謎玩法,相對來說會更有代入感。

但在劇本的量上,這部國產互動劇還是沒能脫離劇本故事短小,互動帶來的世界線變動不大的問題。所以還遠遠不算是視頻遊戲化的理想形態。

還有打破次元牆的彩蛋

視頻和遊戲二者的界限,如今正變得模糊。

視頻遊戲化這種發展方向究竟對不對,我們都不好說。

而新的形式需要更多的人探索,B站的這個新玩法,就讓我們看到了全民貢獻新創意的可能,未來說不定就會湧現出一批專攻此方向的大神或者團隊。

視頻有趣,還能玩,豈不是美滋滋。

部分互動視頻圖片分別來自B站up主:@采紫葳的凌霄子 《亮劍》第一集@某幻君《當爸爸?當英雄?當惡魔?你來決定》@森納映畫 《這絕對是最真實的遊戲畫質》@神奇的老皮《操控廣場大媽拯救B站》

-END-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BB姬」(bibiji300)

原創不易,喜歡我們就請多多關注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Qt6Z-2sBmyVoG_1Zs43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