閨蜜小紅前段時間給我打了個電話,說孩子一直不願意喝奶。
她們家孩子5個月了,一直都是喝母乳的,這兩天也不知道怎麼回事,突然就不喝奶了。
她剛開始以為是孩子不餓,但是隔了很久再喂孩子也就是象徵性地吃兩口,就不吃了,和之前的奶量不能比。
小紅愁死了,問:「兜媽,該怎麼辦啊?」
我說:「你別急,你先觀察觀察,孩子精神好就沒事,你先換奶瓶喂奶試試。」
小紅半信半疑地給孩子換了奶瓶,但還是不行,就這樣過了四五天,孩子又奇蹟般地恢復到了從前。
小紅接著給我打電話:「兜媽,孩子又重新喝奶啦。」
從電話這頭我都能感受到小紅的開心,畢竟孩子不喝奶大人都跟著著急。
那為啥,小紅家的孩子會突然不喜歡喝奶,過了幾天又恢復如從前了呢?
因為小紅的孩子到了厭奶期。
厭奶期就是孩子突然不喜歡吃奶了,就像我們大人有時候會突然沒胃口不想吃飯一樣。
孩子一般在2-3個月,或者4-6個月時候出現厭奶現象。
如果你的寶寶身體是健康的,精神狀態也不錯,也沒有發燒等症狀,但是你發現寶寶出現以下的情況,就說明孩子開始厭奶了。
1、吃奶的次數減少
寶寶喝奶的次數比以前略有下降,比如寶寶本來一天吃8次奶,現在吃5、6次就夠了。
2、吃奶的時間減短
以前寶寶15分鐘才能吃飽,現在10分鐘或者更少的時間就吃飽了。
3、拒絕或者不吃奶
到了喂奶的時間,寶寶拒絕吃奶,比如把奶瓶推得遠遠的。
1、身體負擔較重
《鄭玉巧育兒經》敘述過寶寶厭奶的原因:
一是因為寶寶在3個月之前,寶寶腸胃無法完全消化奶中的蛋白質,如果寶寶吃多了,這些蛋白質就會通過大便排泄出去。
寶寶3個月以後,隨著寶寶吸收能力的增強,他能吸收更多的蛋白質啦。但是吸收蛋白質不能僅靠腸胃,肝臟和腎臟也是同時工作的。
寶寶如果吃的奶過多,肝臟和腎臟會有些疲憊,想休息一下,於是寶寶就會本能地厭奶。
就像我們成人吃多了,希望通過輕斷食調節一下一樣。
2、產生逆反心理
寶寶的身體在長大,他的心理也在慢慢成長。
小寶寶也是有逆反心理的,之前他就像一個玩具一樣,你讓他喝奶就喝奶,他是沒有自主選擇權的。
當他長大了一些,厭煩了這樣的情況,希望有一些自主選擇的權利,便會厭奶。
除此之外,他們隨著月齡的增加,視力也逐漸清晰,聽力也會有所發展,各種大運動的發育也讓孩子體會到了不一樣的世界。
於是他們會喜歡探索新鮮的世界,吃奶的注意力也會下降。
就像我們成人買了新車,不吃不喝都想在車裡待著一樣。
3、不愉快的經歷
如果厭奶之前出現過一些不愉快的經歷,比如被奶嗆到了、剛剛生過病,那孩子厭奶也是非常正常的。
家長們也不要逼著給孩子喂奶,否則會適得其反。
4、寶寶成長的轉變
寶寶在4個月以後會陸續吃上輔食,所以對於奶量的需求是會有所降低的。
而且隨著寶寶的成長,他更加耐餓了,以前三小時就餓,現在可能四小時還不會餓。
這是正常現象,家長們不需要太過擔心。
1、換一個安靜的環境喂奶
上文說到,很多寶寶長大後,會出現被新鮮事物分散吃奶注意力的情況。
所以我們可以把孩子帶到一個安靜的環境喂奶,沒有新鮮的玩具,沒有嘈雜的聲音,沒有外人的干涉。
最好只有媽媽和寶寶,這樣寶寶吃奶會集中注意力,奶量也會相應提高。
就像我們大人吃飯時別看電視,別看手機一樣。
寶寶也需要這樣的環境。
2、給寶寶做排氣操
平時我們可以給寶寶做做排氣操,幫助寶寶排氣的同時,也是在按摩他的腸胃。
蛋白質太多確實不利於消化,所以我們做一些排氣操,能夠幫助他消化。
排氣操的做法:
1、順時針揉肚子,揉6圈。
2、兩手從胸到肚子交替撫摸。
3、將寶寶的雙腿交替運動,像騎自行車一樣,也可以上下一起運動。
4、將寶寶的一側手膝交叉相處。做完一側更換另一側。
5、將寶寶垂直抱腿,垂直抱起寶寶的雙腿,擠壓腹部。
家長可以每天做兩次排氣操,幫助寶寶消化和排氣。
3、少食多觀察
如果判斷寶寶到了厭奶期,家長們可以適當減少喂量,增加一下喂養次數,多多觀察寶寶。
如果寶寶一個星期後恢復到了以前的奶量,那就不用擔心了。
如果寶寶精神不好,很長時間也沒有恢復奶量,還出現了體重的降低,那請及時就醫哦,看看寶寶是不是生病了。
4、不要逼迫喂食
上文也說過,寶寶可能會產生逆反心理,如果這時候你非要逼迫喂食,那可能會加劇厭奶的情況。
家長們何不試試延長喂奶的間隙,等寶寶真的餓了可能就更好喂奶了。
5、選擇合適的奶瓶
很多家長都忽略了換奶瓶的奶嘴。
3個月之前奶嘴要選擇s號的,3-6個月奶嘴要選擇m號的,6個月以上奶嘴要選擇L號的
很多寶寶厭奶不是其他原因,正是因為奶嘴出奶孔太小了,已經滿足不了他的吸吮量,他吸得太累,肯定會厭奶的。
以上就是寶寶厭奶期的相應做法,寶寶出現厭奶情況後,家長們不要著急,及時觀察,做出調整策略,就可以幫助寶寶平穩度過厭奶期哦!
我是兜媽,一位母嬰作者,也是小小兜的母親,每天記錄和分享有溫度、有高度、有深度的育兒經驗與趣談,為您提供科學靠譜的育兒乾貨!如果您有感興趣或想了解的話題,歡迎留言或評論區告訴我們,也歡迎來評論區分享您的觀點,期待參與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