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門螺桿菌治療成功,是很好的事情,但是治療成功後,又出現胃部不適的情況正常嗎?
其實對於這個事情,一方面,幽門螺桿菌感染是導致胃部疾患的風險因素之一,但並非是幽門螺桿菌根治了,胃部的問題就全部解決了;
另一方面,幽門螺桿菌根治成功後,如果不注意飲食衛生,不改善不良的生活習慣,幽門螺桿菌的重複感染率是很高的。
如何確認幽門螺桿菌「治好」了?
通常幽門螺旋桿菌的根除治療,都是經過西藥的四聯療法,服藥2周為一療程,在停服所有相關藥物後1個月,複查幽門螺旋桿菌;
比如用C13/C14呼氣檢查法、糞便HP抗原檢查法等,確認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已經是陰性,可以確認幽門螺旋桿菌的根治成功。
幽門螺桿菌根治成功,並不代表所有的胃部疾患都解決了
無可否認,幽門螺桿菌是引起胃部疾病的罪魁禍首之一,50%~80%的慢性胃炎患者,都是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者;
90%以上的十二指腸潰瘍患者都是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者,因此,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的根治,對於有相關適應症的患病人群來說,是有一定的健康獲益的。
但是幽門螺桿菌根治成功了,並不代表徹底解決了胃部的疾患。
比如說,十二指腸潰瘍的患者,檢查屬於幽門螺桿菌感染陽性的情況,成功進行根除治療後,可以有效的減少幽門螺旋桿菌分泌毒素對胃黏膜刺激性;
但並不代表潰瘍面就可以癒合,通過進一步的抑酸治療、胃黏膜真正的自我修復了,才算是「治癒」了。
因此,幽門螺桿菌根治成功後,如果還是出現反酸不適的症狀,並不奇怪。
飯後出現反酸燒心症狀,通常是由於胃酸分泌過多,而食管賁門部位的防止胃酸上行的括約肌出現鬆弛而導致的胃酸反流進入食道的情況所致;
在這種情況,服用相關的藥物,如奧美拉唑,泮托拉唑,雷貝拉唑等,進行有效的制酸治療,是減少這種狀況的好辦法。
除此之外,對於有胃部問題的朋友,除了服藥之外,生活上一定要注意保養,幽門螺桿菌根治成功了,減少了疾病進一步發展的風險;
但是仍然要注意養胃,規律飲食,細嚼慢咽,少胡吃海塞難以消化的食物,戒煙限酒,不熬夜,減少刺激胃部的相關生活因素;
慢慢的才會把胃部養好,對於一些輕症的胃部疾患,完全恢復也是指日可待的。
(文章內容圖片來源網絡,侵權刪)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QAaWfHQBd8y1i3sJQkX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