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價罰單、下架警告……網約車進入下半場,滴滴何去何從

2019-08-22     阩旗一試

最近, 上海市交通管理部門對網約車的檢查力度不斷加大,分別向滴滴、美團開出累計550萬元和147萬元的「天價罰單」。在「吃到」罰單之後,滴滴仍繼續為無資質的車輛派單。上海市交通委數據顯示,8月10日至12日不合規網約車輛占比甚至超過82%。拒不整改的滴滴出行平台將面臨下架APP的危險。消息一出,滴滴又上風口浪尖。

執法部門約談網約車平台

執法部門對滴滴開具了兩張10萬元的罰單

面對輿情,滴滴出行回應道:正積極與主管部門溝通,持續推進網約車合規工作。不過,這樣的回應,有待進一步觀察。去年年底,滴滴出行創始人程維就立下flag,要清退不合格車輛,目前看來又是打了自己的臉。

滴滴出行創始人程維


滴滴成立七年,多次深陷輿論漩渦。去年5月到8月,滴滴順風車在三個月內連續發生兩起命案,順風車業務下架收場。與此同時,滴滴司機打人等不文明現象屢見不鮮。一鍵報警、行程錄音功能、設置緊急聯繫人等功能在滴滴平台上線,一定程度上對乘客起到了保護作用,但歸根結底,還是要提高准入門檻和加強車輛管理。

滴滴出行

早在2016年7月28日,交通運輸部聯合公安部等七部門公布出台了《關於深化改革推進出租汽車行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和《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管理暫行辦法》,新規於2016年11月1日起生效。各地也都紛紛出台了相應的細則。按照規定,網約車必須取得「三證」才能上路,首先是平台辦理《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許可證》,再者車輛變為營運車,即辦理《網絡預約出租汽車運輸證》,同時駕駛員獲得《網絡預約出租汽車駕駛員證》。

《網絡預約出租汽車運輸證》和《網絡預約出租汽車駕駛員證》

網約車平台和駕駛員取得相應資質並不算難,但私家車改變營運這一項,光保險可能交上萬元,比以前多交一兩倍。像北京、上海等城市,駕駛員還必須有本地戶口,讓網約車不再是低門檻的行業。一些司機心存僥倖心理,黑車上路,遇到運管部門罰款一兩萬,還有「先交罰款,公司報銷兜底」的操作。

不合規網約車

滴滴的底氣從何而來?作為資本市場的「寵兒」,2012年成立以來,滴滴在一輪輪融資、補貼燒錢大戰中脫穎而出,歷經13輪融資,累計融資額超過1400億人民幣,6年虧損390億又怎樣,依舊穩坐網約車「一哥」的位子。上海交通部門對其開出「百萬」罰款,對見過大場面的滴滴來說,也只是「虛心接受」。

打擊黑車漫畫

國內打車市場,美團打車、曹操出行、神州專車等平台雖分得網約車市場「一杯羹」,但滴滴依舊「一家獨大」。數據顯示,今年2月4日(大年初一)北京市平均叫車成功率僅為51%,相當於每10位乘客中只有5位打車成功,排隊時長超過10分鐘的超過27672人次。今年七夕晚間,廣州天河城滴滴快車有112人排隊,杭州西湖銀泰有48人排隊,成都春熙路步行街有118人排隊……如果滴滴下架,誰來填補真空?恐怕會加劇老百姓打車難、城市運力不足的難題。

不少城市存在市民打車難問題

儘管如此,天津、西安、德陽、柳州等地也都紛紛加入約談處罰滴滴的行列,發出了「滴滴,我勸你善良」的警告。希望這次,滴滴的回應不再只是公關套路。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Q7gLvGwBJleJMoPMGX-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