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行業。
有人看好,有人反感。
看好的人,因為看到政策紅利、大環境趨勢、從業良莠不齊,亂,有機會。
反感的人,多是被前面一些不靠譜的人坑過,留下了一些刻板印象。
那麼在談這個話題之前。
我先推薦大家幾篇文章。
給一些通用參考標準,用來幫助你篩選代理人、經紀人是否靠譜。
遇到哪樣的保險業務員,你應該儘可能躲遠點。這些東西純屬親身經歷加總結。
也有不少網友找到我,留言說,得虧看了那些文章,在臨入坑前救了他一把。
如何識別不靠譜業務員系列文章:
條款都不懂,你賣個什麼的保險!
你只管賣保險,誰來管我理賠?
為什麼賣保險,不應該是你的第一份工作?
1.結果導向有副作用
無論是經紀公司、還是代理公司。保險業務員的本質,還是銷售。
企業文化再佛性,最終衡量你個人的還是兩個字:「業績」
對於剛從學校畢業,沒有經過社會歷練,沒有去企業待過的人,在這種結果導向的模式薰陶之下。
久而久之會產生兩種心態:
- 只要夠努力,就能像他們做的一樣好
- 只要能做好,有業績就可以了
各個行業都會鼓勵新人努力,但其實,這是一句再沒用不過的廢話。
怎麼努力?從哪努力?
做成了的人,事後總結,總會告訴你自己是一路怎麼逆襲的故事。
最初怎麼一窮二白,過程怎麼艱難困苦,逆商多麼高,最後才做成了這樣的成績。
於是你會誤會。
沒有資源,不要緊;沒有人脈,不要緊;只要努力就可以。
但其實,他究竟是怎麼成功的?
是靠自己買的,賣親戚朋友的,還是靠行業紅利。
也許他自己也說不清楚。
小番茄早年在多個行業有跨界的經歷,深知一個大時代背景下,行業如果是處於上升期,行業紅利對個人的發展有多麼大的正向促進作用。
這種紅利就是所謂的,豬都能飛,因為你在風口。
哪怕你不努力,只要堅持,時間槓桿作用下,也不會太差。
所以,努力,也許真的沒啥用。
如果你是一個剛從學校畢業的人。
如果是因為聽別人忽悠,做這行,賺錢多,輕鬆,時間自由。
我勸你,先別來。
因為以這種心態和資歷進來,在現在,你撐不了多久。
另外一個可怕的心態是。
只要能做好,有業績就可以了。
這是為什麼前一個時期,很多業務員、代理人最終沒有辦法贏得行業尊重和認可的原因。
結果導向可悲之處在於,一切向錢看。
這個行業,想要做長、做久、得到尊重和認可,還真心不能只是看錢。
這裡我跟大家講一個故事。
真實的。
我覺得保險業務員模式上多少和房產經紀人有一些像。
我曾經在買第一套房子的時候,遇到了一個剛從大學畢業的房產經紀人。
小伙子初出社會,來到北京,身邊的同事經理、總監都是年薪百萬,有車有房。
他不止一次跟我說,這單成了,我下個月可以升級;年底,我也可以像我經理那樣怎麼怎麼樣。
然鵝,不幸的是。
小伙子挖空心思的想要結果,要要簽單,卻忽視了他做房產經紀人最重要的東西。
信任感!專業度!和人品!
在跟我對接的過程中,不止一次犯低級錯誤,為了出單甚至冒風險違規操作,最後我的單子沒有跟完,圖加薪就跳槽了,丟下一堆爛攤子。
可笑的是,最後竟然還敢來找我要轉介紹客戶。
妥妥被我拉黑。
在他的身上,我看到的是一種被結果導向沖暈的了年輕人,對於金錢的盲目崇拜。
金錢是物質基礎,立身之本。
但做一切事情都是衝著它去,丟失了你從業的初衷和底線,對於年輕人,多少是可悲的。
你還年輕,有的是機會賺錢。
但是人品丟了,口碑砸了,就很難再找補回來。
很多人都追求財富自由。
但是要多少才是財富自由;得到了這些財富,你真的就可以自由了嗎?
這是為什麼不建議保險作為你第一份工作的原因。
2.說是年輕,其實是沒有啥同理心
為什麼很多人說,年齡大的適合做銷售。
我不覺得這個行業是一個倚老賣老的行業。
但是這是一個真的需要和人深度打交道的行業,不像你對著計算機編程,有情緒使勁亂敲幾行代碼,電腦對你沒有任何意見。
做銷售,需要同理心和共情。
什麼是共情?
你能一口說出一個五十萬年薪,一線城市有貸、有房、有娃的人,最擔心什麼,最渴望什麼。
對待他擔心的,可以給出一些有建設性的意見,對於渴望的,也可以敞開心扉一起探討。
因為他經歷的這些東西,你可能正在、或者經歷過。你的建議和想法對於他來說,有用有價值。
同理心,不是諂媚。
是你真的可以放下你的成見,設身處地的站在對方的角度和立場上去體會他的情緒和擔心。
這個東西,沒有在社會和企業里待過的。
想做好,難!
3. 是在消耗你,還是在成就你?
最近不少加入了一些知名保險公司的人,找過來吐槽。
說自己加入的時候,保險公司說多掙錢,一年幾百萬年薪。但是實際自己做下來,發現根本不是那麼回事。
基本的生活費都解決不了。
我覺得資源這個東西也是遵從馬太效應的。
你越是出色,想要找你的人就越多。也就是所謂的資源互換。
但你越是白板一個,啥也沒有。你想獲得一個東西,一個機會,就比別人難一些。
為什麼很多人會說銷售是一個越來越吃香的行業。
其實我覺得不是銷售這件事情本身吃香。
是做銷售的人,因為長期的行業積累和資源積累,從最初的銷售商品到最終的銷售自己。
到最後,賣的是,人品。
但對於剛入行的人,沒有資源怎麼辦?
可能這些公司會用成功銷售理論,積極心理學告訴你,去找啊!
上街拉,網上找,電話拜。
每天完成KPI,出去給我見3個客戶!
可是,你有雞血有時間,客戶為什麼要見你呢?
這種結果導向到最後,你沒有那麼多陌生人可以拜訪了,你只能開始騷擾你的身邊人。
比如像詐屍般出現的小學同學。
但其實,真正有資源和積累的人。從來不會主動出去找客戶,而是因為得到了各個行業和領域的認可,有之前的經歷和人品做背書。
客戶,是主動找上來的。
所以,對於沒進過社會的人,選擇這份工作,你需要留心去衡量。
公司,到底是在消耗你,還是在成就你。
是把你當成韭菜,能割的都割乾淨,最後消費地連骨頭都不剩,把你踹出去,朋友圈被你騷擾了個遍,朋友見你就躲。
不覺得,很虧嗎?
這個行業和任何其他的行業一樣。
需要付出和專注、長期的耕耘,有自己獨立思考能力,可以堅持持續不斷地挑戰自己和學習。
考慮想要做這行的朋友,如果你的自主學習能力不好,需要持續的雞湯、洗腦才可以提高積極性。
同時對於價值觀搖擺不定,不介意推薦給客戶的產品是好是壞。
那麼我勸你再想想。至少保險經紀公司,不適合你。
如果你價值觀正,也有獨立思考和評判是非的能力,在意客戶的利益,能夠為客戶爭取,設身處地站在客戶的角度想問題。
那麼,也許你可以試一試。
這個行業是能夠在專業、成就上給你帶來自信的。
感興趣的,可以在頭條私信,和我聊聊。
《中產家庭如何買對保險》
本堂課程,不推薦任何保險產品,而是給你一把標尺,教你一步步明確自己的需求。
為中產家庭普及正確的保險觀念,用保險守護家人,和自己辛苦積累的財富。
全面拆解重疾險,輕鬆設定保額預算。
從重疾到港險,從年金到美國壽險。
手把手教你規劃理財做好家庭資產配置。
讓你不再焦慮,輕鬆實現人生目標。
這門課程不會推銷任何保險產品
給你一把標尺,教你明確自己的需求。
讓你不走彎路,一次買對保險
作者Kris,R&F創始成員,資深保險經紀,金融碩士,簽約作者,終身學習者。
閱讀更多,關注微信公眾號:「番茄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