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護衛艦建造計劃因疫情原因被迫暫停,除了技術問題,主要是缺錢

2020-05-06   谷火平

由於感染新冠肺炎的人數激增,俄羅斯國內目前已經宣布進入緊急防疫狀態。而正在進行的23560型「領袖級」飛彈驅逐艦和22350M改進型護衛艦的建造計劃也不得不因此而中斷。

據悉,這兩艘戰艦都採用了核動力系統。其中23560型巡洋艦建成後預計排水量可達1.8萬噸,按照計劃,該艦將裝備64個3S14垂髮單元,預計可攜帶至少70枚反艦飛彈和巡航飛彈。此外,該艦還安裝有S-500遠程防空飛彈發射井,可用於發射近程防空飛彈。從其近1.8萬噸的排水量來看,該艦完全可以算得上是巡洋艦。而另外一款22350M改進型護衛艦的預計排水量接近8000噸,它是22350型護衛艦的升級版,為了提升該艦的火力,它將裝備72單元的垂直發射系統。這兩艘戰艦一旦建成將極大地提升俄海軍的遠洋巡航能力,同時也是俄羅斯海軍走向復甦的一個積極信號。

然而,在疫情影響下,這個計劃只能被無限期延長。除了疫情外,這兩艘軍艦的建造計劃更多的是受到技術缺乏和資金短缺兩方面的影響。由於蘇聯解體時大部分的造船廠都被劃分給了烏克蘭,導致俄羅斯失去了大量的船舶製造技術,加上相關的技術人才大量流失,使得俄羅斯的軍艦製造水平大幅下滑。在關鍵設備上,俄羅斯只能從國外進口。由於缺乏相應的製造技術,俄羅斯軍艦的發動機只能從國外進口。但由於近年來一些國家開始實行對俄軍備出口上的限制措施,導致俄海軍一部分艦艇的製造計劃泡湯。技術上的缺失也使得俄海軍的艦艇維護工作頻頻發生事故,去年12月份,「庫茲涅佐夫」號航母在維修過程當中就曾因為工作人員的操作不當而發生大火。

除了缺乏技術外,俄海軍面臨的另外一個重要問題就是資金不足。由於俄羅斯的經濟結構單一,出售石油和天然氣以及軍工產品就成了俄羅斯經濟的主要來源。而一旦國際油價出現較大幅度的下滑,俄羅斯的經濟也就會受到極大的創傷。再加上美國等西方國家還會時不時地對俄羅斯採取一些經濟上的制裁,所以,俄羅斯近年來的經濟狀況一直不容樂觀。從過去的兩年來看,俄羅斯的平均軍費支出只有400多億美元,已跌出世界前五的水平,只相當於美國軍費支出的零頭。而軍艦的造價卻異常高,一艘7000噸級的戰艦的造價至少在15億美元以上,這還只是造價,還不包括戰艦的保養維修等費用的支出。

而拮据的經費也使得俄羅斯自蘇聯解體後就沒有再建造過一艘大型的軍艦。唯一建造過的中型戰艦22350型護衛艦的首艦也在開工後12年後才得以完工,可見俄羅斯的船舶工業水平確實下滑得太嚴重。目前,俄羅斯海軍中排水量在5000噸級別以上的軍艦隻有14艘,而且它們的服役時間都已經超過30年,都是蘇聯時期的產物。雖然俄羅斯有著非常狹長的海岸線,但由於其大型軍艦長期疏於保養,真正能出海執行任務的戰艦少之又少,大多數時候俄海軍只能依靠一些小型的飛彈艇來執行近海防禦任務,然而這種飛彈艇的作戰能力卻非常有限。鑒於此,俄羅斯海軍提出了SAP-2027計劃,這個計劃之一就是提升俄海軍水面大型戰艦的實力,但就目前的總體形勢來看,俄羅斯要實現這個目標確實困難重重。(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