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老師可以多有趣?他「收廢品」收出鄭州唯一的電子科技博物館

2019-07-05     有趣鄭州


這是有趣鄭州第363篇原創文章

全文字數: 2800

閱讀時間: 7分鐘

每天10:10,多愛鄭州一點點

逛博物館是有趣君最大的愛好(吃喝已融入靈魂,單說),尤其是夏天,沒事兒找個博物館一鑽,又涼快又漲知識。

鄭州的博物館快讓有趣君逛遍了,這麼說吧,凡是鄭州市內完整開放的博物館,沒漏過。

話撂那沒兩天,就被輕院(現在叫輕工業大學)畢業的朋友打了臉:「俺學校里有個電子科技博物館知道不?」

丨鄭州輕工業大學電子科技博物館位置示意圖

好吧,第一次聽說。不過鄭州地界上怎麼允許有趣君沒去過的博物館存在?

第二天立馬就去探了這家藏在鄭州輕工業大學科學大道校區里的博物館,這也是有趣君在鄭州探訪的第10個博物館。


不太顯眼的博物館


去之前,有趣君做了個簡單了解。

這個電子科技博物館是鄭州輕工業大學的校辦產物,主要為豐富校園文化、增加本校學生的專業興趣而創辦,同時也對外開放。因為內容豐富、展品有趣,吸引了很多校外人士的目光。

博物館內的展品將近4000件,絕大部分都是學校工程訓練中心退休教師劉智宏的個人收藏,博物館的日常工作也是劉老師在打理。

嗯,想多了解也沒了,能找到的信息就這麼多,甚至博物館詳細坐落都查不到。沒關係,去看看就知道了。

丨電子科技博物館隸屬於工程訓練中心,入口在校內這個星空眾創空間大台階的右手邊

根據上次去自然博物館的經驗,高校里的博物館不一定好找。

果然,進校門時詢問保安,保安說不知道;來到工程訓練中心所在的辦公樓,門口沒有任何博物館的線索;進到電梯廳,才在樓層示意圖發現了博物館的位置,三樓355、356室。


丨網上無從查閱,到地方才知道來的時間不對,這個博物館每周只有周四下午和周六全天開放

博物館沒開門,門前走廊上半天沒人經過,有趣君來回走了一遍,發現側門口地上放著一個SONY牌大箱子,研究半天也不知道幹什麼使的。

再走回大門旁的電梯間,迎面過來一個大學教授模樣的大叔,一打聽,正是博物館的館長劉智宏老師。


丨校園裡的博物館很安靜

說明了來意,劉老師很熱情:「今天不是開放日,不過既然來了也別白跑一趟,你稍等一下,我去拿鑰匙,帶你簡單看看。」

這是要享受博物館的VIP參觀待遇嗎?謝過劉老師,有趣君一陣竊喜。


有點好玩的博物館


果真是VIP,在參觀博物館的一個小時中,劉老師從開辦博物館的初衷到展品的分類、從每件展品的功能到如何互動操作,一一給有趣君講解,細緻到像上了一堂電子科技發展史課。

博物館共有5個展區,分別是通訊發展史、收音機發展史、電影及文化發展史、照相機發展史和民俗用品及文化發展史。

丨通訊工具發展史從烽火台開始


丨收音機發展史展廳里的老式收音機展示櫃


丨電影及文化發展史展廳里的大型電影放映機


丨照相機發展史中展出的老式照相機


丨民俗發展史中展出的各種糧票

讓有趣君最感興趣的,還是講解中會穿插的那些藏品故事,以及這些藏品當年是怎麼從全國甚至世界各地淘換來的。

全館展示出來的數百件藏品,絕大部分都是劉老師的私人收藏,說到有意思的地方,他開心得像個大男孩。

好玩的東西太多,有趣君挑自己喜歡的說。

丨半個鐵路子弟,有趣君小時候沒少玩右邊那個信號燈


丨最早期的電子管時代,一個電子管大得像保溫杯和酒壺


丨電影《永不消逝的電波》同款電子管收發報機


丨從國產T-59坦克上拆下來的電子管電台


丨國產軍團級基地電台,多出現在電影中後方作戰指揮部


丨1958年生產的磁石電話


丨這個太熟悉,100張301電話卡就是這麼打沒的


丨變化最小的還是對講機,幾十年的樣子大差不差


丨又見著有趣君同款了,曾攢錢買過左側中間的摩托羅拉和波導


丨原河南省委書記劉建勛用過的東方紅收音機


丨近處這兩部收音機,曾是周總理贈送給外國元首的國禮


丨鄭州無線電廠生產的黃河牌收音機,半世紀前鄭州輝煌工業的代表作


丨聽說早年間浪擺青年甚至會扛著它出街


丨又一波回憶殺,有趣君也有這裡面的同款愛華


丨左側的農夫牌電影攝像機,希特勒情婦最愛拿它拍攝


丨上世紀80年代出版的大眾電影雜誌,女星很漂亮,有趣君一個也不認識


丨這種電影類的小人書不好找了,圖中的《列寧在1918年》市場價3萬以上


丨博物館最後一組展品,輕院建校以來的校徽

像這樣讓人大開眼界、滿是情懷的展品,這個博物館裡多得是。

以上這些,只占了展品的1%,有興趣的話一定自己過來看看,你能找到很多回憶。


收廢品的劉館長


參觀完畢,還是難以想像這麼多藏品都是他一個人搜集,不說數量,單說把幾十年的愛好堅持到開起了博物館,有趣君就佩服得不行。

劉老師1981年來到輕院控制系任教,平時搜集一些電器產品在課堂上講解,感覺很實用,隨著教學時間的增長,劉老師的收藏也越來越多。

這些藏品中,一部分是家裡用過一直沒捨得扔的家當,一部分是親戚朋友委託修理家電,時間長了留下來的廢棄件,還有一部分是他在全國各地的舊貨市場、古玩城、廢品站淘來的寶。

而博物館裡展出的,還不到劉老師所有收藏中的三分之一。

丨這部二戰時期的美軍軍用電話,劉老師花了8000塊錢從北京朋友手中買來

劉老師看出了有趣君的意猶未盡,從博物館出來,又帶著去看了博物館旁邊的倉庫間和他的辦公室,所到之處,全堆著他這些年的戰果。



丨倉庫里各種老物件堆得滿滿當當,不敢仔細研究,不然一天都走不出倉庫門

說實話,倉庫里的東西甚至比展廳里的展品還要有趣,有趣君跟著劉老師轉了轉倉庫,嘴裡光掉重複「牛X」、「太牛X」、「這個牛X」了,在大學老師面前非常失態。

讓有趣君失態的,包括且不止於以下物件:


丨這一盒車標,涵蓋了當年全國各地叫得上名字的廠家




丨1960年發行的《人民日報》創刊首年度合集影印版



丨80後小時候最愛的自動步槍,裝上電池會出聲,劉老師竟然還收藏了一件帶包裝盒的




丨我能說以上所有的鐵皮玩具我都有過嗎?



丨竟然還有活字印刷機,有趣君初中時曾幫語文老師印過全年級的期末試卷


一萬點暴擊的情懷


看到這兒,有趣君已經不只是覺得這裡好玩兒了,看過的想再看看,沒看過的還想找,沒準下一秒又要被兒時的回憶暴擊。

這裡跟之前所有的博物館都不一樣,沒有大歷史的說教,沒有曲高和寡的疏離,所有的展品都是這幾十年來發生在我們每個人身邊的故事。

與其說是為了方便學生學習和理解電子科技發展史,有趣君覺得,這更像一個普通市民眼中的理想生活變遷史。

丨這裡的展品,最多的還是生活日常

劉老師講得收藏故事非常有意思,但這裡的展品,第一眼就能落進心裡,你甚至可以隨時變身講解員,把自己和展品的故事講給別人聽。

並且,在每周的開放時間內,暑假也不休息。

電子科技博物館TIPS

公交:市內乘坐182路、B28路公交車到科學大道水杉路下車,即到鄭州輕工業大學科學校區南門。

自駕:任意地圖APP搜索「鄭州輕工業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即可導航到達。校內允許外來車輛停車,每次2元。

位置:高新區科學大道與水杉路交叉口,鄭州輕工業大學科學校區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3樓355、356室。

開放時間:周四14:00-17:00,周六9:00-17:00,團體需提前預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PODfA2wBmyVoG_1ZMs0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