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6個月左右,就可以開始準備吃輔食啦。很多媽媽知道「1歲前不額外加鹽」,不過吃油這個事,還是有點摸不清楚。
寶寶多大能吃油?哪種最適合孩子吃?兒童專用油那麼貴買不買?今天咱們就來說說寶寶吃油那些事兒。
>>>先了解:油對寶寶的重要性
脂肪是寶寶的生長發育不可或缺營養元素,不但為身體提供熱量,當中的脂肪酸對寶寶大腦細胞發育有關鍵作用。
6個月前,寶寶的脂肪攝入來自母乳或配方奶中,6個月後通過食物,如奶蛋魚肉中獲取。
>>>不同月齡攝入油量推薦
根據《中國膳食指南》中的建議,不同月齡每日攝入油總量建議:
0~6個月,純母乳或配方奶中的脂肪已經足夠滿足寶寶生長發育需求,不需要額外添加。
6~12個月,要看寶寶的飲食習慣:
如果寶寶每日奶量600ml左右,且偏愛葷菜如肉、魚等,可不用額外加油。
如果寶寶多吃穀物、蔬菜水果等植物類食物,可以考慮添加5~10g的油。
1~2 歲寶寶每日推薦攝入5~15g油;
2~3 歲寶寶每日推薦攝入10~20g油;
4~5 歲寶寶每日推薦攝入20~25g油。
Ps:10g油大概就是1湯勺量
注意上面提到的是總攝入量,媽媽們根據寶寶的輔食、奶量、烹飪方式適量添加,不要為了吃油多而選擇煎炸。
>>>先來認識油成分
平時吃的食用油,最大差別是單不飽和脂肪酸、多不飽和脂肪酸和飽和脂肪酸,這三種脂肪酸構成的比例不同。
大多數的植物油富含不飽和脂肪酸,而部分不飽和脂肪酸中含有的α-亞麻酸有助於寶寶大腦發育,所以優先推薦富含α-亞麻酸的植物油。
另外,不同植物油的脂肪酸比例不同,經常換著吃,才能吃到不同營養。
>>>寶寶可以換著吃這些油
目前市面上常見的幾種植物油,各有優缺點,媽媽們可以根據烹飪需要來選擇:
1、橄欖油、山茶油
富含豐富的單不飽和脂肪酸,α-亞麻酸含量較少,對成人來說有利於降血脂,但寶寶並沒有降血脂需要,可以不作為長期用油。
推薦吃法:橄欖油適合涼拌,山茶油適合涼拌、炒菜、煎炸
2、大豆油、玉米油、葵花籽油
這幾種油雖然α-亞麻酸含量較少,但含有的不飽和脂肪酸也能滿足寶寶對脂肪的基本需要,價格比較親民。
推薦吃法:炒菜
3、亞麻籽油、紫蘇油
亞麻籽油、紫蘇籽油含α-亞麻酸較高,可高達50%以上。不過兩種油的價格較高,而且有味道,寶寶不一定都喜歡吃,可以小瓶讓寶寶嘗試。
推薦吃法:涼拌
4、核桃油
核桃油α-亞麻酸的含量較多,高於大豆油,低於紫蘇油和亞麻籽油,沒有特別味道,寶寶接受度高,但價格略貴可以換著吃。
推薦吃法:炒、煎
1、動物油
常見:豬油、牛油、黃油等
動物油中多含有的飽和脂肪酸,攝入過多會引起肥胖甚至是脂肪肝、糖尿病等問題。
2、棕櫚油
棕櫚油當中含有過多的飽和脂肪酸,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3、自榨油
很多人覺得自家榨的油,天然安全,但實際上因為加工過程的衛生風險性,很容易滋生黃麴黴菌。黃麴黴毒素屬於一級致癌物,即使高溫加熱後也依舊存在,最好不要給娃吃。
除了上面提到的適量加油,換著吃油,還需要注意:
油溫不要太高
過高油溫會破壞食物中脂溶性維生素,也會產生有毒物質。(油溫控制100~120℃,或用筷子插入油中,筷子頭冒泡時)
買小桶油
開封后的油容易氧化酸敗,一般超過3個月的過氧化值就會高於國家標準,所以最好購買小桶油。
最後,媽媽們好奇:兒童專用油那麼貴,有必要買嗎?
我國目前對3周歲以上兒童的食品沒有專門的安全定義,也沒有「兒童食品」的標準,最重要的還是看營養成分、脂肪酸比例才是。
媽媽們記住:首選植物油,少吃動物油,不吃自製油,市面上的植物油比例有差別,買小瓶換著吃更營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