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大避母,女大不避父」,這句話真的是有道理,家長:長知識了

2019-12-12     母嬰說

俗話說的好,孩子是父母在這個世界上最深的羈絆,所以父母也是孩子最親近的人。可是現在越來越多的育兒專家認為,父母應該重新審視一下自己與孩子之間的關係,掌控好和孩子之間的距離。

但是我們也應該聽過這樣的一句話"兒大應該避母,女大不用避父"相信很多的人在看到這句話的時候一定會感到很奇怪,孩子大了不管是男女父母本身就應該要知道避嫌,怎麼還分男女呢?

那這裡我就有告訴大家,兒不避母百害無一利,女大不避父卻是好處多多:

兒子與母親關係之間的弊端

1. 容易造成孩子心理扭曲

台灣女星狄鶯,相信大家應該都不陌生,即使對他陌生,那麼對於她的兒子孫安佐想必大家就更熟悉了,2018年因為在美國做交換生期間被搜出來1600發子彈、槍、防彈背心和面具等違禁物品被美國警方以涉恐罪逮捕。

這一消息一出網友大感吃驚,一個星二代,擁有大好的前程,這不是自己把自己往死里作嗎?

後來,在網友的深入了解之下,大家才明白孫安佐之所以變成這個樣子,和自己母親的教育是分不開的。

據狄鶯自己透露,自己的孩子從小就和她一起裸睡,一直到了孩子10歲都沒有分床睡,這個時候她自己都還是穿著內衣抱著孩子入睡,知道孩子的腋下開始長腋毛兩個人才分床睡的,這樣的教育方式根本就是變態啊!

但是她自己卻是沾沾自喜的說到:"他喜歡跟我玩",試想一些這樣的教育方式下,孩子心理不扭曲才不正常吧!

2. 容易造成孩子性早熟

青少年犯罪率在現在一直是居高不下的,而強姦罪在犯罪率裡面占的比例又是最重的。孩子在身體發育的階段會對女性的身體產生一定的好奇感,而母親要做的就是要和孩子保持一定的距離,注意在家時的言行舉止和穿衣打扮,不要誘導孩子犯罪。

3. 容易把孩子養成媽寶男

這一點應該是很多女性深有體會的,應該不少人都遇見過媽寶男,造成孩子這樣的根本原因就是媽媽在教育孩子時管的太多了,孩子在小的時候對他進行管理教育是應該的,但是到了一定的年齡,就要實行"放手政策"自己的事情自己去做,不要有事沒事都找媽,這樣也是能鍛鍊孩子的獨立意識,讓他們將來面對社會時能夠獲得更加輕鬆。

女兒和父親之間不能太過生分

當我說這句話的時候肯定很多人都不能夠理解,男孩應該和母親避嫌,那女孩不應該和父親避嫌嗎?

其實我這裡說的不能太過生分指的並不是生理上的,而是心理上的。作為生理上父女避嫌本身就是應該的。但是在心理上父親多和女兒親近對孩子的成長卻有很大的幫助。

1. 父親會帶給孩子充足的安全感

女性本身就會過於的敏感和缺乏安全感,所以女孩子出生就會依賴自己的父親,從父親身上所獲取的安全感是從母親身上感受不到,有著父親在身後為自己的女兒保駕護航,孩子干任何的事情都不會有後顧之憂。

2. 孩子會把心事說給父親聽

我們會發現這樣的一個規律,女孩子喜歡把自己的一些小秘密講給自己的父親,而並非母親,有一個很大的原因在於做父親的一般會比較寵愛自己的女兒對他們會很少黑臉,而母親在家庭中扮演的角色一般就是,愛嘮叨、愛批評、喜歡教育孩子,這也就導致了女孩不太喜歡和母親親近。

面對這樣的情況父親總能心情氣和的和孩子叫道理,開導孩子能教給孩子正確的處事方法。

3. 父親會教給孩子一個沉穩的性格

男性的性格一般情況下都是比較沉穩,不急不躁辦起事來僅僅有條,孩子多跟父親接觸肯定也會形成這樣的性格,這樣的性格對於孩子將來步入社會這有好處,沒有壞處。

看到這裡做父母的的就應該知道如何避嫌,不要讓父母的無知,最後是用孩子的一身來買單。

而對於"兒大應該避母,女大不用避父"這句話大家就應該有一個正取的認識。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PH5y_W4BMH2_cNUgP_P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