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百位老人聚集於此,都是為了這個事

2019-07-24     包頭新聞網



如今,

說到養老,

很多人腦海中第一個想到的是,

拿著積蓄找家養老院去頤養天年。

想法很美麗,

但到了真正交錢時,

一輩子精打細算的老人們,

怎會甘心將錢全部交給他人?

如果能吃、能住、能返利,該有多好。

真有這麼好的事嗎?


「還我公道⋯⋯」

「還我養老錢⋯⋯」

近日,青山區檢察院12309檢察服務中心內聚集了近百位老人,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曾經投資過一家由王某成立的養老公司。

王某的老年養生公司成立於2016年,採取預售的方式銷售老年公寓床位。銷售中,王某通過發放宣傳單、打電話、客戶推薦等方式在社區、銀行、超市、菜市場、公園等中老年人聚集的場所,精準鎖定客戶群體。宣傳中,王某抓住了中老年人「恐養老」的心理,並輔以高額返利的承諾,讓中老年群體「甘願」投資。

2018年3月,因資金鍊斷裂,這個養老項目無法繼續建設,王某在合同中承諾的高額返利已成為一紙空文,連投資人之前投入的本金也無法返還。這次上訪的近百位老人只是涉案群眾中的一小部分,因訴求不同,他們自動分化成若干個「小團體」。

針對老人們的不同訴求,青山區人民檢察院控申部門啟動「群體訪」預案,採取分組方式,與案件承辦部門聯合接訪。同時,考慮到涉案群眾多為老年人,對法律問題不了解,且法律意識不強的特點,青山區檢察院內的「律師服務工作站」以「第三方」立場為老人們提供無償法律援助。

當前一些機構打著「養老」名義,誘騙中老年人將養老錢投入所謂的高額回報項目,找准老人的軟肋,精準圍獵 「養老錢」。

那麼老年人應如何防騙呢?

1、在投資時,應特別警惕那些承諾「短期高收益」、「拉人掙提成」的項目,一旦項目資金鍊斷裂就會導致整體崩盤;

2、涉及錢財的事,一定記得給子女打電話商量決定。作為子女如果發現老人的資金變化很大,一定要主動及時了解情況;

3、在投資前要明確公司有無取得合法資格。如果發現被騙,應立即報警,並將所掌握的證據交由相關部門,力求最大限度地挽回經濟損失。

(記者:王璐)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Ovb_I2wBmyVoG_1ZYoOO.html


列車有變!

2020-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