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底層父母,是放任孩子;中層父母,是讓孩子負重前行;高層父母,是讓孩子放飛自我。
從這句話我們不難看出,父母的層次決定了孩子的未來走向。
一般來說,層次越低的父母,越是有以下這幾個壞習慣,影響孩子的一生。
1、拿孩子和別人比較
在很多父母的眼中,一直存在這樣一種生物:
小時候,他們學習好、成績優秀、不玩手機、愛讀書;
高考後,他們上清華北大、拿獎學金、考研;
畢業後,他們奔國企、考公務員、有房有車、婚姻幸福。
他們集所有優點於一身,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做:別人家的孩子。
於是很多父母總是喜歡在孩子面前訓斥道:「你看看誰家孩子都厲害,再看看你」等類似的話語。
父母希望以此來激勵孩子的上進心,讓孩子變得更好。
但是,父母這樣做其實是在嚴重的傷害孩子。
綜藝節目《少年說》中有一期,有位女生站上了天台。
她對媽媽說:「你能不能別總是拿我跟別人家的孩子比較,你自己的孩子也很努力,你為什麼不看一下?」
媽媽說:「我覺得你的性格需要打擊,不然你會飄。」
女生說:「我說了,我的性格不適合激將法,你們卻總是打擊我,我就會覺得自己很差。」
媽媽說:「當你很強的時候,我覺得我要拍一下你。當你很弱的時候,我要推你一把。」
……
這位媽媽甚至對女兒說:「你這麼差,學霸怎麼會和你做朋友?」
在這位媽媽的眼中,女兒永遠不如別人家的孩子。
在父母的眼中,壓力就像彈簧,孩子會越挫越勇,可是很多時候並不能如他們所願。
經常拿孩子和別人比較,孩子只會養成習慣性的自我否定。
不管自己多努力,不管自己付出了多少,都永遠不肯誇獎下自己,只會看到別人比自己強。
不會肯定和認可自己,孩子的未來能走多遠?
其實每個孩子都有其成長的軌跡,也都有發展的優勢和不足。
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霍華德·加德納博士說:「每個兒童都是一個潛在的天才,只是表現的形式不一樣。」
為人父母的責任是不打擾孩子自然的自我發展,在尊重成長規律的前提下給孩子一些適當的助推力。
不拿孩子和別人比較,讓孩子跟自己比。
不斷肯定孩子一點一滴的努力和進步,提高孩子的自信心,讓孩子越來越強大。
2、不捨得讓孩子吃苦
孩子都是父母的心頭肉,每個父母都想把最好的給孩子。
父母呵護倍加,生怕孩子吃一點點苦頭。
有些父母甚至打腫臉充胖子,寧願委屈自己,也要富養孩子。
於是,事無巨細,父母都代為包辦,讓孩子過著小皇帝般的生活。
但是,恰恰是這種無微不至的愛,傷害了孩子的一生。
記得曾看過這樣一則新聞:
山東濰坊的七旬李阿婆,在酷暑的夏日,天天奔走於街頭。
她不斷找陌生人搭話,懇求他們幫自己的兒子找一份工作。
據了解,李阿婆的老伴已經去世,兒子在家裡待了整整二十多年,平日裡兩個人的生活都靠李阿婆每個月3000元的退休金過活。
自從老伴去世後,李阿婆深感人生無常,害怕自己死後兒子無法養活自己,心急的老人只能出去為兒子找工作。
記者採訪了李阿婆,有這麼一段對話:
記者:那是你養著他?
李阿婆:嗯,我養著呢,那他不幹,我也沒有辦法。
記者:他是不願工作,還是想好好工作但是不願找?
李阿婆:他能工作,他能幹的,但是他沒有特長。
短短几句話,不難看出,李阿婆的無奈。
李阿婆為兒子操心操勞了一輩子,事事包辦,臨到頭還在慣著兒子的臭脾氣。
曾經望子成龍的最後,竟是把孩子養成了一個巨嬰。
正是父母的溺愛和包辦,讓孩子習慣於享受,變成愛里的寄生蟲,喪失了獨立生存的能力。
所以從小讓孩子吃點苦,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未必是壞事。
真正愛孩子,不是為他遮擋一切風雨,而是放他去經歷人生的逆境。
只有這樣,孩子才能快速成長,甚至脫胎換骨。
漫漫人生路,你不能養孩子一輩子,就不要從小就嬌慣他。
父母給予孩子最好的禮物,是讓孩子適當地吃些苦。
3、一味袒護和縱容孩子
在生活中,我們經常可以聽到這樣一句話:「他還小,不懂事。」
很多父母在孩子犯錯後,總是拿孩子小不懂事為由,一味地袒護縱容孩子。
看似「護犢子」的教育方式,其實是變相地害了孩子。
曾看過這樣一則新聞:
有一個小男孩想要玩年輕姑娘的手機,姑娘不給,他就往姑娘的火鍋里吐口水。
姑娘告訴孩子的父母,希望可以教育一下孩子。
誰料孩子的父母說:「孩子小,不懂事,你讓一讓他就好啦。」
在姑娘要求老闆更換湯鍋後,沒得到手機的小男孩惱羞成怒,趁著姑娘不注意時,將滾燙的湯鍋對著姑娘的臉潑了過去。
所有人都驚呆了,姑娘哭都哭不出來。
火鍋店老闆說姑娘的半邊臉嚴重燙傷,一張臉蛋算是毀了。
小男孩全程搗亂,父母不但沒有管,反而還說「他小,不懂事,讓一讓他。」
結果呢,小男孩更加肆無忌憚,硬是把好好的一個姑娘給毀了。
不要以為孩子還小,就可以做任何事情,而且可以不用付出任何代價。
一開始任由孩子小打小鬧,他們就會變本加厲。
因為小孩子其實是最聰明的,一味地袒護縱容他們,他們會覺得這不是你的底線。
於是他們不會收斂,才會肆無忌憚,所以他們只會越來越熊。
正是因為知道即使自己犯了錯也會有父母出面擺平,他們才無法無天。
古語云:子不教,父之過。
家長不教育孩子,那麼總有一天社會會替你狠狠地教育他。
讓他疼,讓他哭,讓他悔恨終身。
所以家長千萬不要以「孩子還小,不懂事」為由,阻止孩子正確三觀的養成,謀殺孩子原本優秀的一生。
如果家長想要把孩子教育好,首先就要做到不袒護孩子的過錯,要讓孩子學會為自己的行為承擔責任。
不袒護、不縱容,才能成就孩子的一生。
教育學家有句話說得很好:「孩子都是好孩子,就看你怎樣引導他。沒有不稱職的孩子,只有不稱職的父母。」
每個孩子生下來都是一張白紙,父母就是作畫的人,白紙變成什麼樣子,關鍵靠父母。
孩子的一生很長,父母肩上的責任重大。
————————
圖文來源於網絡,侵權聯繫刪除
親子派,專注0-8歲孩子成長!有其他問題,請關注親子派微信公眾號:qinzipaidu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