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胞胎集體「造反」:在學校門口給家長甩臉色,路人見怪不怪

2019-10-17     媽咪參考

「本文由媽咪參考原創,感謝支持,歡迎轉發分享」

人們經常用娃娃的臉來形容六月陰晴不定的天氣,的確,小孩子是不可理喻的,明明前一秒還笑得樂不可吱,下一秒就眼淚滾滾,哭嚎不止了。

從生理學的角度來看,小孩子的身體和心理發育還不夠健全,當脾氣上來時,往往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當覺得自己開心、難受、疼痛、不舒服等情緒時,都會用更為外化的形式表現出來。

如果發現孩子愛發脾氣,父母可不要上來就怒吼,企圖以暴制暴,那只會加重孩子的情緒化反應,更讓家長束手無策。

爸爸接3胞胎女兒放學,大爺表現淡定,看來是習慣了

多胞胎是很多父母都羨慕不來的事,可是相比於一個孩子,多胞胎的養育負擔顯然更重,需要父母承擔更多的精神壓力。

這不,前一段網上傳得甚廣一個視頻就講述了一個3胞胎父親的遭遇

3個小傢伙上同一所幼兒園,一天放學時,由於爸爸來得比較晚,結果其中一個寶貝就不高興了,抬手就把小書包扔到了地上。

這種情緒也同時傳給了其他兩個小姐妹,使得另外兩個寶貝也有樣學樣,扔掉了書包。爸爸一邊撿書包,一邊哄三個寶貝,把門衛大爺都看樂了

等好不容易三個小傢伙的情緒緩和了,寶貝們的注意力又被別的小朋友吸引住了,說什麼也不肯跟爸爸回家。

爸爸哄著這個,抱著那個,一時間忙得焦頭爛額,這一場面也引發了不少網友的同情:一個大男人生生讓3個女兒給折騰得毫無辦法,當3胞胎的爸爸真是太不容易了。

孩子愛發脾氣的原因

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那麼孩子為什麼愛發脾氣呢?總的來看,不外乎以下幾個原因:

1. 孩子覺得沒有受到關注

孩子擁有著最為敏感的內心,當他們覺得父母的愛有所缺失或者沒有得到他們想要的關注時,就往往會採取發脾氣的方式來表達不滿,以此博取父母的注意力。

2. 孩子覺得害怕緊張

很多父母都有這樣的體會,孩子對傷害的印象是很難忘記的

如果一個孩子被父母責打過,那麼當他再次面對父母的批評時,往往就會愛發脾氣,以此來掩飾他們內心的緊張和恐懼。

3. 孩子受到了不公平的對待

中國式父母總喜歡拿「別人家的孩子」來說事,總是被這樣比較和對待,孩子內心就會產生不平衡。因此,對於父母的反抗,孩子往往就會採用發脾氣的形式,來發泄內心的不滿。

如何糾正孩子愛發脾氣的問題

所有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心平氣和地面對生活,不要動不動就發脾氣,那麼當孩子的情緒到達一個頂點時,父母應該如何處理呢?

1. 尊重孩子的心情,不粗暴制止

很多家長看到自己孩子哭鬧不止時,會氣急敗壞地要求孩子立刻停止,否則就用「不帶你回家」、「把你自己一個人扔在這」、「我再也不管你了」等語言進行威脅,事實上,這只會加重孩子的不安心理,使他的情緒更加崩潰。

作為家長,一定要了解孩子為什麼要發脾氣,是不是遇到了什麼事情,同時也要站在孩子的立場判斷這件事的嚴重性。只有理解了孩子,才能尊重孩子的情緒表達。

2. 引導孩子用合理的方式表達情緒

當孩子總是哭鬧著發泄情緒時,是因為他們不知道還有更多表達情緒的方式。作為父母,要教會孩子正確表達,哭鬧這種行為不僅於事無補,還會給別人造成不好的影響。

這就要求父母平時要跟孩子多多交流溝通,讓孩子對父母產生信任感和歸屬感,這樣遇到問題時,孩子才會及時告訴父母,而不是只會哭鬧。

3. 父母也要以身作則,做心態平和的家長

如果對待孩子的錯誤,家長只會謾罵或者批評,孩子也理所當然地學會了發脾氣。只有看到父母對待什麼事都能心平氣和地解決,孩子才會耳濡目染,學會不亂發脾氣,並及時控制自己的情緒。

媽咪嘮叨:

弄清孩子愛發脾氣的原因,遠比粗暴制止孩子更重要。只有走進孩子的內心,才能做到教育及時,教育對位。


媽咪參考,用科學的育兒經驗,給你絕對的乾貨分享,用專業知識為孕媽和寶寶護航~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OC5VIm4BMH2_cNUgOlD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