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Fi RTT真成導航通信融合突破口嗎?

2019-11-29     上海科普

WiFi往返時間(RTT)高精度測量,給導航通信融合找到了突破口!高精度大眾化應用的日子很快會來到,是這樣嗎?近在咫尺,還是遠在天涯?這裡介紹用安卓智慧型手機,主要通過WiFi RTT技術達到一米精度的案例,以饗讀者。這是《GPS World》雜誌剛剛發布的一篇文章《How to achieve 1 meter accuracy in Andriod》,談到了這一問題。這就是說,由於硬體技術標準和應用程式編程接口(API)同時發展,才可能使得一米定位精度成為現實。尤其是可以形成室內外融合定位解決方案。

我們可能在不知不覺中發現,在購物中心和辦公大樓內時,你的智慧型手機導航似乎比幾年前更準確了。這是因為人們在穩定地改進了針對Wi-Fi定位的Android算法和機器學習。在智慧型手機中提供一米的定位精度,其關鍵技術是:Wi-Fi RTT(往返時間),與GPS雙頻和載波相位測量。

Wi-Fi 的RTT及其工作原理。通常人們通過接收Wi-Fi信號強度指示(RSSI),將距離作為信號強度的函數,來計算確定室內位置。顯然這種方法的定位精度不會很精準,且容易受環境因素的影響。Wi-Fi RTT測量所使用的是傳播時間而不是信號強度,它測量的是Wi-Fi RF數據包從接入點發送到手機並再次返回所需的時間,如果將Wi-Fi數據包的總往返時間乘以光速並除以2,就可以獲得兩者之間的距離。事實證明,如果能多次執行此過程,實際上會獲得更高的精準度,因此協議允許這樣做,從而啟用一系列FTM數據包。通常會對這些交易中的大約八個數據包進行觸發,系統可以計算測距統計數據,例如均值和方差。從而能夠更準確地繪製地圖上的位置,由於精準度的提高還允許人們更容易地計算運動軌跡。如果對終端附近的多個WiFI接入點進行距離測量,用來進行位置計算。如果測量距離次數越多,所計算得到的位置就越精準。如果可以使用至少四個接入點的距離測量量,那在大多數建築物中,能夠實現大約一到兩米的定位精度。2018年開始在Android運用Wi-Fi RTT,基於IEEE 802.11mc測距協議,在Android P中發布公共API。此外,還將此協議的各個方面集成到融合位置提供應用中。在不久的將來,任何時候手機附近都有若干個可用於獲得RTT的WiFi接入點,所得估計位置精度會更高。

利用RTT與其它技術的融合實現定位精度達到1米。一旦獲得距離測量量,就可以進行定位。類似於GPS定位,可以將四個獨立的接入點所得的四個距離利用起來;如果這些距離是準確的,他們將定義在單個點相交的四個圓。實際上,由於每個距離中存在誤差,使用最小二乘法多重定位算法計算最大似然位置。接著,可以通過重複該過程來進一步精化此位置,尤其是在手機移動時。然後使用濾波技術(例如卡爾曼濾波)計算軌跡以優化位置估計。像任何新技術一樣,存在挑戰。發現有時會有恆定的、可能高達半米的距離校準偏移。還會看到明顯的多路徑效應,其中從接入點到手機的非視距路徑上的數據包被接收,而不是在視距路徑上,使得距離看起來更長。這個問題可以通過提供商使用稱為天線分集的技術來解決,但所有這些問題都與算法有關,提供商正在改進這些算法。真正的實用的解決方案,如下圖所示,是RTT與智慧型手機上的其它技術實現集成融合。

把RTT功能集成到融合位置提供商(FLP)的API中。這就是說,還要使用GNSS、蜂窩基站定位和Wi-Fi RSSI(射頻信號場強指示),以及來自加速度計(AC)、陀螺儀(GYRO)和磁羅盤慣性導航,並將所有這些信息融為一體。現在我們將Wi-Fi RTT添加到該組合中,只要附近有RTT功能的接入點,它就會提高融合位置提供商的服務精準度。

RTT API。RTT測量的是兩個Wi-Fi設備之間的往返時間,因此行動電話和接入點都需要支持802.11mc協議。如您所見,RTT可以提供精確的位置估計,精度優於1米,因此在應用程式時需要聲明ACCESS_FINE_LOCATION權限。這就需要在移動設備上啟用位置和Wi-Fi掃描。從RTT測距結果中獲得的信息列表:距離,距離標準偏差,它是多個FTM中多個範圍的標準偏差,FTM測量的嘗試次數和成功測量的次數。同時,智慧型手機上必須增加新的系統功能,名為FEATURE_WIFI_RTT。

GNSS和智慧型手機的GNSS API。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載波相位精度一直存在於商用GPS接收機中。最新手機會逐步採用這些載波相位測量和雙頻測量的可能性。目前,無處不在的智慧型手機,大多僅擁有GNSS一個頻點。通常是為L1。但是GNSS兼容互操作很快會有個新頻點,名為L5,它得到了GNSS系統廣泛支持,包括GPS、Galileo、BeiDou、QZSS和IRNSS。第二頻率的可用性意味著可以更快地收斂到載波相位精度。在智慧型手機API中,必須支持GNSS測量API。應該需要ACCESS_FINE_LOCATION權限,並且需要啟用位置。其中最相關的方法有以下三種:一是getConstellationType,告知特定衛星屬於GNSS星座中的哪一個;二是getCarrierFrequencyHz,告知特定信號是否在L1或L5頻段上;三是最為重要,getAccumulatedDeltaRangeMeters,告知接收機自開始跟蹤信號以來跟蹤載波所獲得的距離。

這裡紹介的這篇文章所提出的方法,及其所提供的安卓軟體定位用WiFi RTT 的API,和與其它技術集成融合解決方案,都正在,或者很快會付諸實施。這種多模導航通信融合技術,將為保障一定精度的室內外融合定位,打開了一種誘人的局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OB0-t24BMH2_cNUgRTT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