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當年歐巴馬當選時,兩個女兒一個10歲,一個7歲,還是小學生,轉眼已經都是大學生了。
歐巴馬夫婦本身都是哈佛學霸出身的律師,可他們從不逼女兒進名校、讀法學。
他們甚至在多個場合告訴孩子:
擇校時不用太受學校名氣的影響,不要為想被某一所大學錄取而感到有太多的壓力。就算沒有入讀那些「著名的、昂貴的大學」,也能接受到良好的教育。
教育最大的成功,不是上名校,而是一個孩子的獨立性,他能成為自己。
最終,大女兒瑪麗亞選擇入讀哈佛,與老爸老媽做校友,小女兒薩莎則更鐘意美國三大公立大學之一的密西根大學。
很多人會酸:總統的女兒,大把的資源,能不優秀嗎!
「鐵娘子」柴契爾夫人因為工作忙,對兒子女兒的教育關注度不夠。兒子馬克長成了「廢柴」,成年後到處冒險撈金,2004年因資助幾內亞政變被捕,還是柴契爾夫人親自贖出了他。女兒則因為柴契爾夫人從小偏心哥哥而心生怨恨,和母親關係一直很淡。
作為知識改變命運的一代,歐巴馬夫婦深諳教育的重要性,他們的育兒理念也一直被大家津津樂道。
1
美國「虎媽」示範雞娃模式
歐巴馬的家庭是典型的"雙職工家庭",同樣面臨隔代教養問題。
老爸歐巴馬這時正值壯年,忙著拼事業,同時就職於州議會和芝加哥大學法學院。媽媽米歇爾也是個女強人,在芝加哥大學擔任學生事務處副處長。
忙碌的小兩口只好把她,交給丈母娘帶。
但隔代教養的問題,根本上還是父母的問題!
米歇爾是個高標準嚴要求的「虎媽」:她為兩個女兒制定了時間表,每天接送她倆上學和放學,兩姐妹下課後,要和不少中國孩子一樣上課外班。
但是她們可以完全依照自己的興趣學學跳舞、玩排球、橄欖球、練練鋼琴和網球,培養愛好就是為了多增長見識,媽媽也不會天天逼著她們,為了到處拿證拿獎而練習。
米歇爾還要求兩個孩子必須至少參加兩種體育訓練,一種是她們自己選的,一種是米歇爾選的。
你可以干自己喜歡的事情,但你也得知道怎麼做好已經安排好的,你不喜歡的事情,這樣才能不斷進步。
在爸爸歐巴馬成為總統之後,孩子們都還在讀小學,一夜之間從普通兒童變成前呼後擁、眾目睽睽下的公主,米歇爾很擔心女兒們在優渥的生活中日漸驕縱。
為了讓兩個女兒更好地適應新生活,媽媽米歇爾下決心轉換角色,她辭掉工作,在家「相夫教子」。
同時,她也會帶著女兒一起參與社會公益活動。比如在非洲小鎮上,母女三人念故事給當地孩子聽,媽媽會做各種表情吸引孩子。
父母言傳身教的樣子,才是孩子眼中最美的風景!
2
寵愛孩子的正確打開方式
老爸歐巴馬完全是個寵女兒狂魔,他曾說自己最驕傲的一件事是:
即使在長達21個月的總統選戰中,也從來沒有缺席一次女兒的家長會。
歐巴馬出生於單親家庭,被外祖父母帶大的他從小沒有父親的陪伴。因此,歐巴馬格外珍惜與孩子們的相處時光。
從議員到總統,無論身居什麼樣的位置,有多忙碌,增加了多少工作量,歐巴馬總會抽出時間,儘量陪伴在女兒身邊。
真正愛孩子的父母,都懂得給孩子立規矩。
歐巴馬和米歇爾害怕女兒們,沉溺在「第一女兒」的角色中養出公主病,定下五個規矩:
1.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愛孩子就要儘早教會孩子獨立生存的能力,要讓他知道自己是個有手有腳的人,要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扛。
米歇爾總是跟兩個孩子說:「世上好事不會來的這麼輕易。你們得自己整理床鋪,自己學會生活技巧。」
如果瑪利亞和薩沙,按時完成規定的家務,歐巴馬夫婦會多給孩子們1美元,養成習慣後,女兒們不拿錢也會主動做家務。
2. 每天晚上8點睡覺
歐巴馬經常突擊檢查,看看兩個孩子有沒有入睡,老爸is watching you!
此外,歐巴馬晚上常為孩子們讀睡前故事,讀完了整整7本《哈利波特》。
3. 嚴格限制看電子產品
歐巴馬夫婦覺得,玩電子遊戲和看電視,會浪費孩子學習和玩耍的時間,如果不是優質的電視節目,就不允許姐妹倆看電視。
根據兒科職業治療師、生物學家克里斯·羅安博士、兒科職業治療師安德魯·杜安博士等專家研究:電子產品還可能延緩孩子的大腦和身體的發育、引發肥胖症和自閉、焦慮等精神疾病,還會讓孩子產生攻擊行為。
比爾蓋茨規定自己的女兒14歲之前不能使用手機;喬布斯則禁止自己的孩子使用iPad,限制他們在家裡接觸電子產品的時間。
4. 吃健康食品
米歇爾自己就在白宮裡面種菜,她特別重視美國青少年肥胖問題,也跟兩姐妹約定平時必須吃完蔬菜,只有在家人過生日的時候才能吃蛋糕,冰激凌和零食也是偶爾解解饞癮。
5. 絕對不打孩子
歐巴馬和米歇爾的原則就是,我們可以約好,你做錯了事情我絕對不打,但是請你和我好好聊一聊,我願意和你討論事情的後果。
有一次大女兒的科學考試,只考到前27%的名次,對於成績一向優異的女兒來說,這也算是一個不小的挫折。
歐巴馬選擇了坐下來一起聊聊,他問女兒成績突然不佳的原因,女兒說自己沒有按照學習指導的內容進行複習。
他沒有立刻揪住錯誤不放,大批特批,而是問女兒,那你覺得接下來怎麼做比較好?
女兒說自己以後會仔細閱讀課本的全本內容,而不是只讀可能考到的內容。在之後的考試里,她的成績很快提高到前5%的名次。
3
和女兒一起成長
大女兒想做製片人,小女兒想當搖滾明星。
大女兒瑪麗亞現在在電影公司實習,賺取9美元/小時的最低工資。主要工作是在鏡頭開拍前打板,維持拍攝現場秩序,以及幫劇組買咖啡。
而小女兒上大學之後會為自己的夢想做哪些努力呢?我們拭目以待!
兩個孩子看來不太靠譜的職業規劃,歐巴馬夫婦不但不干涉,總統任職結束後,還轉行影視界,而且絕不是玩票性質。
夫婦倆去年成立了影視製片公司——高地製片(Higher Ground Productions),並與Netflix合作,計劃推出7部系列電影電視。
第一部推出的是紀錄片——《美國工廠》,已於8月21日上映,講述了一個中國老闆在美國俄亥俄州給予一間倒閉的工廠二次生命、中國人指導美國工人工作的故事,聚焦這一過程中雙方的文化差異和矛盾,最終雙方彌合分歧並因全球化而受益。難得的是,質量上無論中美都獲得不少讚嘆。
言傳身教,讓兩個女兒看到人生更多可能性。
他們曾是最忙碌的父母,但仍然可以在有限的時間,給予孩子們高質量的陪伴。
「我不會做一輩子的總統,但我一輩子都要做好一位父親。」
父母和孩子彼此尊重,重視陪伴,努力實現各自的夢想,這才是教育的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