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傷逆流成河》這個片段如果這麼改

2019-10-14     傑森娛樂

一部電影,一個平行世界的故事

來自:石墨社(smshe189)

這真的是一篇好正經的研究電影藝術的文章啊···

怎麼也想不到,被看作是下半年綜藝之光的《演員請就位》第一期,是以一場爭論,成為輿論焦點的。

無論是從內容形式還是嘉賓陣容來看,《演員請就位》本身自帶的光芒也足夠閃瞎眼了。

因此,這場知名導演郭敬明「非」著名演員李誠儒大爺之間關於影視作品質量之間的爭論,都更像是一場宣傳炒作。

你看,李誠儒大爺,首先放炮:

我覺得你這個內容很膚淺。

如果這是暢銷書,那中國的孩子前景堪憂啊。

於是,導演席上的郭敬明突然感到「如坐針氈「」如芒刺背「。

(畢竟上演的這個片段,就是改編自郭敬明的原著《悲傷逆流成河》,台上的這組演員也是選了自己這一隊伍的,演員的表演自己也是親自指導過的)

他順勢搶下陳凱歌的麥克風,開始有理有據有情的現場回應:

1、主要責任在我,我應該背鍋。(樹立正義形象)

2、你沒看過書,所以沒資格評論。(樹立對方野蠻的形象,從而襯托自身無辜受害者形象)

3、這個作品主題是關注校園暴力。(從社會話題著手,進一步將對方陷入不義的處境)

4、你不喜歡,但別人喜歡。你不能阻擋電影藝術的多樣化。(總之一句話,你最好別說話)

論點清晰,邏輯順暢。所以老炮李誠儒大爺被說懵了。

咱不是在聊作品的質量嗎?

65歲的李大爺還是不敵36歲的辯論界資深辯手郭導,這與年齡無關,與經驗無關,這大概與誰有話語權有關。(最後一句可以做多重解讀)

關於這場爭論,網上有各種各樣的解讀。

我們今天呢,就不去討論誰勝誰敗,換個角度。

看看這個被李誠儒大爺破口大罵,而受到郭敬明的極力維護的片段,到底怎麼改,才能符合兩位口味。


《演員請就位》中,郭導戰隊首先出場的是郭俊辰與董力

上演的,正是電影版《悲傷逆流成河》其中一個片段。

不得不說郭導是眼光卓越。

這個片段可是自己的親生作品,在第一期節目中,還沒有哪位導演戰隊出現這個情況。

而且,相對來說,第一期所有的片段中,也只有這一組的片段,最沒有情緒爆發力。

但是有發糖啊。

這也是整場節目中,唯一兩次觀眾在表演期間尖叫鼓掌的瞬間。

片段中郭俊辰飾演的顧森西作為校園霸道總裁,愛慕著易遙。

為了讓易遙不再受欺負,發揮腦洞出主意,易遙選擇水噴校園傳謠者。

不信謠不傳謠,從我做起。

而董力飾演的齊銘,是易遙的青梅竹馬,得知易遙在校園做事出格,於是來質問顧森西。

這一場景最大的情緒爆發點,就是兩位男主差點柔弱的打起來。

然後就是顧森西和易遙開始撩妹示愛了。

顯然導演喜歡這樣的的情緒爆發場景。

而且還是兩個長相清秀的演員。

所以,這個場景對於表現演員演技,展現郭導說的「校園暴力」問題的點在哪呢?

為此,我覺得應該可以這麼改。


<友好的分割線>

首先,燈光師就位。

請給教室打上早上7點左右的陽光(為什麼是早上7點多,後面解釋),打在男主顧森西的臉上。

光線要柔和,但是一定要溫暖。

顧森西就不要擦桌子了,說實話,片段里顧大哥擦桌子顯得漫不經心,這和他霸道總裁的形象不符,不夠自信啊。

因此,顧森西應該在看書,不能坐在桌上,而是靠著牆的那種。

白色的襯衫,白色的窗簾,微風輕拂,自信中帶著典雅。

這符合顧森西的個性。

而齊銘則不一樣。他作為易遙的青梅竹馬,其實也是愛慕著易遙的。

得知易遙在學校里做了難以置信的事情,他不知道易遙怎麼了,這讓他更加惱火。

衝進教室,質問顧森西?

不對!


<分析劇情分隔符>

情節設置的背景是高中。

高中的孩子,一來沒那麼多時間談戀愛,二來,會談戀愛的孩子,可沒有想像中那麼文雅。

本質上來說,高中的孩子,處於青春期荷爾蒙爆棚的時期。

他們不會像歷經社會的成年人一樣,懂得克制。

遇到不開心,那就干。

因此,當齊銘走進教室時,不要像一對情侶吵架質問「你為什麼分手」一樣,而是充滿憤怒的指著顧森西:

是你教的?(不要太廢話,此時他很憤怒,沒必要講太多話)

顧森西呢,稍微側了一下身子,霸道總裁的自信依然在。

抬頭看了一眼齊銘,慢慢說出一句:

你管那麼多。

這一句話徹底激怒了齊銘,想想易遙現在的變化,想想曾經青梅竹馬的女孩,現在可能愛上了其他人。

齊銘怒不可遏,隨手抄起身邊的東西——書,向顧森西砸了過去。

然後自己跟上去,一記掃堂腿,左手準備掐住顧森西的脖子,右手再補上一個耳光。(請腦補《天龍八部》等名著)

顧森西也不甘示弱,霸道總裁不只是總裁,也很霸道。

沒有躲過掃堂腿,但是關鍵時刻顧森西不忘拿出手裡的書,擋住顧森西的進攻,為自己贏得戰略反攻時機。

而因為顧森西靠著牆,戰略施展空間不足,一個踉蹌摔倒了。

齊銘見狀,立馬將顧森西騎在身下。擒住顧森西的雙手。

這樣看起來,有點校園暴力的樣子了。

(錄音老師,麻煩將兩位演員問候對方的台詞處理下)

正在此時,易遙進來了。

因為兩人躺在地上,最開始進門時,易遙並沒看到。

等到他聽到兩位的聲響,走到這邊時,才認出是自己認識的兩個人。


<分析劇情分隔符>

首先說下,這裡為什麼是走。

因為,易遙此時的心情不一樣。

易遙作為一個家庭支離破碎,從小受盡折磨,在校園又遭受暴力的孩子,內心其實是孤立無援的。

這樣的孩子,容易對周遭事物產生自動的隔離與疏遠。不至於好奇到什麼都去看一下。

而且,《演員請就位》中有一個片段,易遙衝進來開始勸架。

這個不妥。

因為此時的易遙,不僅僅是一個孤立無援的孩子,還是一個剛剛做了突破常規的事。

用水噴了造謠的同學。

這樣的事,對易遙來說,是報仇。

但是對社會大眾來說,是作惡。

因此,易遙此時正處於內心矛盾的時候。

我們都說勸架,有沒有想過,勸架的那個人能上去,是因為他是第三者,是不帶情緒的。

不僅不能站在打架雙方某一邊產生個人情緒,此時的自己也不能有心事。

很難想像,一個剛失戀或者家中有人離世的人,會積極地上去勸架。

因此,易遙應該冷靜地走上去,看到是兩個自己認識的人後。

呆住了。

然後大聲喊了一句:別打了。

緊接著補上,求你了。這一句其實帶著哭腔,很弱。

這一強一弱的聲音,正是此時易遙的內心矛盾呈現。

兩人也被嚇住了,齊銘不再騎著顧森西。

狠狠的摔了一下顧森西,起了身。

顧森西起來之後,保持著固有的自信,拍了拍身子。用挑釁的眼光和動作指向齊銘。

齊銘意欲再度發作,被易遙瞪著哭紅的眼睛攔下了。


<精彩台詞分隔符>

易遙問:你要做什麼?

齊銘說:我還想問你,你到底怎麼了?

易遙回覆:沒什麼,我挺開心的。

說著,鼻子一酸。易遙轉過身子,低頭準備抹眼淚。

這一幕被顧森西看到了,順手遞上紙巾。

齊銘見狀,白了他一眼。

繼續追問:你現在變得讓我陌生了,我認識的那個···

還沒說完,易遙打斷他:這就是我。我就是一個壞女孩,你眼中的我又是什麼樣?

這句話其實是憤怒之下說的,易遙也不是要得到什麼回復。

因為她已經覺察出,齊銘其實不懂自己。在自己最需要人支持的時候,作為青梅竹馬的人,卻還在質問自己。

齊銘一時語塞,準備伸手去拍拍易遙的背。

易遙轉身面對他,齊銘馬上把手縮回去了。

易遙看著他:我沒事。真的,你先走吧,求你了。


<分析劇情分隔符>

關於易遙與齊銘兩人在節目中的片段,有一段對話讓我很費解。

齊銘一上來就問易遙,你噴同學的事,跟老師解釋了嗎?

這句話問得很直白,但是完全不符合齊銘的性格與角色設定。

體現的,是齊銘與易遙兩人之間多麼的陌生。

這也是為何陳凱歌導演會評價,齊銘不像是易遙青梅竹馬的人。

而後,齊銘與易遙兩人開始了文藝模式。

易遙在回復齊銘,自己為什麼會變成這個樣子時,用了一段相當文藝,而且長的話,來形容自己現在有多慘。

這個完全沒必要,易遙其實此時也沒有心情和力氣去說這些。

過於直白的表達,對於易遙個人遭遇的塑造也不能達到引起觀眾共鳴的結果。

而且,節目組為了配合情節感染力,在易遙開始文藝的時候,終於想起來可以放音樂了。

易遙那句:仙人掌做不了花,沒辦法讓人捧在手心裡。

初次聽,我天,這也太美了這句話。

再回想,我天,這也太有道理了。

多次回想,這到底在幹嘛。易遙有這麼文藝,就不是這樣了。

而且,誰受了很大的傷害,面對不理解自己的人時,還能有心情吟詩作對呢。

齊銘有。

他回覆:

我媽說,燕子再渴也不會喝地上的髒水,體面的人就算斷了手腳,也不會去乞討。

又是一句一看好有道理,再看這到底是啥的台詞。

齊銘說這句話,就是為了補上一句,你活該。

所以,齊銘同學,聽導演的,你先下去。

好了燈光老師,麻煩把七點多鐘的陽光去掉。(什麼不合理,這個你想辦法)

接下來,教室的氛圍不需要那麼溫暖。

齊銘走後,易遙有點奔潰了。

她慢慢蹲下身子,把頭埋手臂里哽咽。

為什麼是哽咽,而不是嚎啕大哭。

易遙這個人確實經常受委屈,而這樣的人也更容易讓自己變得心硬,在別人看來是堅強。

而且,她剛剛完成報復,所以不至於哭得跟個小女孩一樣。


<精彩台詞分隔符>

顧森西見狀,伸手過去放在易遙肩膀上。

易遙的肩膀因為被欺負,所以感覺到疼痛,不自覺彈了一下。

顧森西趕緊縮回手,慌忙道歉。

易遙不說話。

顧森西說:去看了嗎?

易遙回答:沒事,反正都不如心痛。

易遙起身,坐在身旁的一個凳子上。

接著說:心痛大概是常有的吧。

說完,她望著顧森西。

但是為什麼,我的心,特別痛呢。

說罷,眼睛又紅了。但她很快仰起了脖子。

據說這樣,眼淚就流不下來。她順手抹去眼角的淚。

此時的易遙,不怎麼相信眼淚了。

顧森西蹲下來在易遙的身邊,準備牽她的手。

不是感情戲,而是他想要找個安慰對方的法子。

顧森西問,釋放出來,有沒有感覺好點。

問的是,易遙水噴同學的事。

易遙頓了一下。

我不知道。真的,那一刻我可能什麼都不在乎了。可是···

易遙盯著顧森西,繼續說道:

假如有一天,我是那個被別人當眾噴水的人,我會得到同情嗎?

這句話有點殘酷。

因為,她剛剛被自己的青梅竹馬質疑。

顧森西說,至少我一定會支持你。

這句話很暖心,比齊銘的話要舒服很多。

可是,易遙說,我不是一直在被人噴水嗎?

聽到這,顧森西趕緊抱住易遙。


<分析劇情分隔符>

再次強調下,不是感情戲,此時的易遙情緒很奔潰,這是安慰。

這個場景的變動,基本上將節目中的那些台詞全部更改了。

因為節目中的後半段,完全變成了撒糖戀愛的戲碼。

這也是李誠儒老爺子如坐針氈的原因。

好好的女孩受傷戲碼,被顧森西一頓甜言蜜語就給哄騙了。

這種情節,對於現場觀眾撒糖,很奏效。

因為從現場來看,似乎沒人關注易遙到底怎麼了,卻對兩人貼胸膛聽心跳和差點接吻的戲碼,搞得尖叫。

這就不得不說下,郭導在駁斥李誠儒老爺子時,一直強調的,這是關注校園暴力的故事。

從節目呈現來看,這個片段跟校園暴力確實有聯繫。

具體體現在片段開始時,校園廣播里提了這麼個詞。

接下來的易遙,本應該是事件中心的主角,卻作為助演角色,陪著兩個精緻男孩,表現他們的情緒。

不得不說,郭導這是有個人審美趣味啊。

而關於所謂的校園暴力問題,被撇的一乾二淨。

乾脆上演校園愛情。

大哥,易遙此時哪有心情談感情,跟你調皮。

而在片段中,易遙確實就被顧森西的三言兩語給哄過去了。

所以,易遙你到底受傷不深啊。

顧森西,你似乎更關注易遙跟你談戀愛,而不是她的遭遇啊。不然,你怎麼會唆使易遙親自去報仇,而自己跟沒事人一樣。

易遙真慘。

因此,從這個片段是絕對看不出來什麼校園暴力的。

郭導強調的這個主題,讓自己占據了輿論正義。


然而,這個節目的創新,就在於它是對於既有作品片段的抽取。

演員的功能,不是就原有的劇情進行重現,而是在自己的發揮下,進行挖掘和延伸。

台上的這個片段,說是節選自電影版《悲傷逆流成河》,但是,最後呈現的,其實只有人物名字、場景以及角色背景有關聯。

只有這單一的片段,卻已經不能強制關聯原作品了。

而且,這個片段,也確實沒有關聯到原作中少有的一些校園暴力。

這一點,李誠儒老爺子罵得不冤,郭導強行拉上原作的所謂主題立意,其實是偷換了概念。

而且,立意高大上,可不代表作品的優質。

《小時代》還在批判浮華社會的紙醉金迷以及情義冷暖呢,作品目前還在低分排行榜里躺著。


最後,要來解釋下,為什麼讓燈光老師打上早上七點左右的陽光。(燈光老師辛苦了)

因為,就片段來看,這個情節應該是發生在早上。

讀過書的人都知道。高中的孩子,基本上都是長在教室里。

所以不存在教室里空無一人,只有主角三人在這裡大吵大鬧,還沒有老師來管的情況。

而且,顧森西還在提著水桶擦桌子。

這種教室衛生一般是在早自習完成之後,大家用餐的時候,由值日生親自動手。

即使這樣,也不可能教室里什麼人都沒有。

所以,為了讓劇情合理,暫且相信這是學生們自覺去吃飯,騰教室給主角演戲吧。


最後的最後,一直沒搞明白,齊銘在易遙和顧森西走後,那靠牆帶著意味深長卻又毫無意義的眼神,是想表達什麼?

可能有深意,所以不敢貿然改。

以上,純屬個人愛好,如有當真,那也無所謂。

-END-

一部電影,一個平行世界的故事

看完這部電影,你有什麼想說的?

來自:石墨社(smshe189)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MolWym0BMH2_cNUgUAI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