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簡單的「口號」,讓好多人上當了

2019-10-10     央視社會與法

「投入低、回本快、收益高!」

2018年7月,大學生小張通過微信群獲取消息,一家電商交易平台可以通過註冊會員、發展下級會員的方式,享受消費全返的福利。被利益蒙蔽雙眼的她不斷發展下線,瘋狂購物,投入的數萬元至今還沒有著落。
2018年8月,王女士被同事拉進了一個叫「國際醫藥聯盟」的公司,該公司稱只要購買其公司任意產品滿5000元即可成為公司會員,並獲取公司原始股票500股,向朋友推薦還會獲取「推薦獎」、「鼓勵獎」。王女士和同事被這樣的高收益誘惑,已投入資金數萬元,還在持續拉攏同事、好友進入。
2018年9月,姜先生被一則廣告吸引,開始參與一場傳銷活動。短短1個月內,他已經在該平台充值10萬元,直到警方介入,他才知道自己被傳銷組織套路了。

相信你在看社會新聞時經常能看到這種事件

這些受害者被各種各樣

低投入、時間短、回報高的宣傳口號誘惑

而這種口號

往往就是傳銷組織試圖將你

一步步拉下水散出來的誘餌

對於傳銷行為我國法律有明確處罰規定

根據我國《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條之一:組織、領導以推銷商品、提供服務等經營活動為名,要求參加者以繳納費用或者購買商品、服務等方式獲得加入資格,並按照一定順序組成層級,直接或者間接以發展人員的數量作為計酬或者返利依據,引誘、脅迫參加者繼續發展他人參加,騙取財物,擾亂經濟社會秩序的傳銷活動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傳銷組織的這些套路,你心動過嗎?

除了案例中涉及到的幾種傳銷行為之外,還有許多傳銷人員的慣用套路我們也應當加強警惕,看看有沒有哪一個是你險些中招的呢?

1、誘惑陷阱:傳銷者往往以「高薪」、「高收益」等極具誘惑性的條件吸引群眾加入。
2、套路殺熟:為了提高發展下線的成功率,往往先把自己的親戚、朋友、同學等作為首先吸納的對象。
3、精神領域:宣揚「成功案例」。從精神上潛移默化地灌輸「傳銷致富」的理念。
4、暴力控制:採取扣押身份證件、重要財物,或派人跟蹤等惡劣手段對「潛在下線」進行人身威脅。
5、噱頭傳銷:以「善心救助」、「國家工程」、「連鎖經營」等噱頭,為傳銷活動披上一層掩飾的外衣,增強傳銷欺騙性。
6、網絡傳銷:一種是藉助網際網路推廣產品,不斷發展下線;第二種是靠發展下線會員增加廣告點擊率獲取佣金回報;第三種是傳銷組織設立網站,參與者通過交納入門費加入網站,再通過發展下線獲取積分。

面對這些傳銷欺騙行為,我們應該樹立勤勞致富、傳銷違法的意識。不要為了小私小利就掉入傳銷組織的陷阱。如果不幸被騙參與了傳銷活動,要注意保存匯款帳號、匯款憑證、交費收據、介紹人及更高級上線人員的姓名、電話、網際網路帳號密碼等相關證據線索,及時提供給執法機關,以便於及時、準確地打擊違法犯罪,保障自身的權益。

溫馨提示:走上人生巔峰的方式有很多,但不管哪一種,都只能腳踏實地、努力付出,切勿被利益蒙住心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MoPHxm0BMH2_cNUgbUI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