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女權的錯誤示範,都在《乘風破浪的姐姐》里了

2020-07-10     貓影文娛

原標題:對女權的錯誤示範,都在《乘風破浪的姐姐》里了

作者 | 千水

編輯 | Amy Wang

在這個特殊的夏天能有《乘風破浪的姐姐》這樣的節目挺好的,在於它開始開發起30+女藝人的商業價值,與同期青春美少女女團形成鮮明對比,讓綜藝市場和娛樂圈都有了一些新鮮感。

這個節目的正向意義有幾點:1、引導綜藝市場開始重新關注中年女藝人的商業價值;2、打破年紀在女性審美的桎梏;3、對於女性來說,有關性格的消費正在追趕對顏值消費;4、隨著節目熱播,社會關於「女權」的認識也正在深入。

強調年齡不該限制女性是有意義的,但過分宣傳外在性吸引力的大基調下去談女權,歸根到底是擰巴的。觀賞幾期節目及節目衍生的娛樂話題後,節目哪些「偽女權」正在泛濫,哪些優秀女性正在被埋沒已經昭然若揭。小影(maoyingtv)今天來掰扯掰扯。

寧靜、張雨綺是「彪」不是「酷」

這兩位姐姐都是火辣型的性格,容易產生爭論和話題,也更容易被打上「女權」的標籤,但是絕對是當今田園女權的代表人物,絕不是普通女性學習的好範本。

張雨綺在前幾年就以「女權」為人設,其霸道女總裁的角色和人設深入人心。三段感情生活也是鬧得沸沸揚揚,煽汪小菲、砸王全安、砍袁巴元,張雨綺被營造成了一位不依賴男性並手撕「渣男」的獨立女性。

在節目中,張雨綺被塑造成了一位「鐵憨憨」的可愛模樣。她與其他和氣的女藝人對比起來確實有些獨特,比如在場上的過分活躍鬧騰,表情誇張,說話快言快語;易立競訪問時也不刻意迴避「剪八爪魚事件」,大方承認擇偶第一要義是「帥」,在團隊訓練時跟隊友溝通也是一個不拘小節想說什麼就說什麼的耿直girl形象。在營銷號的塑造下,張雨綺從之前的女總裁秒變傻白甜,圈了一波粉,成為《浪姐》話題TOP榜的前三。

但是拋開對張雨綺的美顏濾鏡,這樣的姐姐在生活中,一定是不討人喜歡的,這些對於普通人惡言,張雨綺式的行為舉止與性格,如果沒有美麗的皮囊來承載,是萬萬不會可愛的。如果張雨綺不是張雨綺,那麼她作為一個30多歲的中年女性,就只剩下「彪」了。

寧靜,跟張雨綺很像,但也有不一樣的地方,在美顏濾鏡下還有作品的濾鏡。但是寧靜表現出的高傲、特立獨行也並不是普通女性可以學習效仿的。在近幾年寧靜參加的綜藝節目裡,幾乎所有節目的剪輯都不約而同地放大了寧靜「不好惹」、「暴脾氣」、「定時炸彈」的標籤。

在《乘風破浪的姐姐》里,「霸氣」、「耿直」、「真性情」成了她的新人設,大姐大派頭十足。尤其是伊能靜「翻車」後,「雙靜」經常被拿來作對比,踩得越低,捧的就越高,寧靜成為觀眾最喜歡的姐姐之一,原地C位出道成為最大呼聲。寧靜似乎非常想展示自己「不裝」的一面,但是不管是在節目中自己想怎樣就怎樣,還是採訪中直言不諱等,都讓人每時每刻都得記得她是資歷最老、最拽的那個。「做自己」的背面實際上是缺乏共情能力。

這種霸氣的性格很容易讓大眾懼怕女性,而女性本身的柔美,溫良似乎成了成規陋習,而不是本性的力量。對於個人來說,彪一點無可厚非,但是公眾人物過分宣揚誇大這種性格拿來賣人設,還是會有不妥。

總之,這兩位最像獨立女性該有的樣子,實際上是真正的獨立女性最怕的誤解。

伊能靜的表演型人格,是對女性的過度包裝

有句很出名的心理學名言,人缺什麼就炫耀什麼,恰恰是伊能靜從一手好牌打爛的真實寫照。

她很懂得一個成功女性、好妻子、好媽媽、好媳婦甚至好藝人該具備的所有樣子,知道用什麼動作、語言去完成這樣形象的塑造。但因為她太希望別人眼中的自己是完美的,所以需要照顧的地方就很多,紕漏的機率就多。比如在節目中,一方面不避諱自己是年紀最大的一位,另一方面又說自己一年花七位數保養皮膚,如何自律的保持年輕貌美,她最享受的不是大家稱讚她52歲依然有著年輕人的奮鬥精神,而是52歲的年紀依然有著25歲的少女容顏。

此外,備受關注的家庭生活也是伊能靜的重頭戲,在以往的真人秀里,每當有人質疑他的丈夫不愛她時,她就會在微博上寫小作文說服網友,她在接受訪問時,非常確信自己是幸福的,以及需要找梅艷芳等其他外人來對比體現,然後還沒等主持人追問,就開始剎不住車的分享自己的生活細節來佐證。在作為妻子和母親的角色上,伊能靜更享受的不是大家羨慕她有多幸福,而是52歲的她,竟然具有將二婚、姐弟戀等具有難度的家庭現狀打造成旁人羨慕的幸福生活的能力。

52歲的伊能靜,有著寫小作文的感性,有著高於大多數女藝人的故事講述邏輯,但她在本質上仍是一個沒有安全感的少女,有著小聰明,但很難讓人看到成熟女性的大智慧。

很難定義女權,但承認不完美是獨立女性的第一步

女權主義在西方已開發國家都還沒有發展成熟且充滿著爭議,到底何為女權主義、男女平等的界限在哪等問題還沒有被解決,女權主義來到中國這個有著幾千年封建社會歷史的國家難免遭遇水土不服,容易被群眾單純地理解為,不靠男人、敢於撕逼、渴望成功等這些粗暴的標籤。

西方女權發展200多年,從演變來看,女性意識的進步早就不止於去和男性對比了,張雨綺式的「彪」之所以不討厭,是因為人家漂亮有演技,換個普通女性你再試試看。

節目中,鍾麗緹、丁當、阿朵、陳松伶等表現出的對團隊的包容與共情,對一個任務的竭盡全力,對她人才華的真誠讚揚,對自己過往遺憾的認真反思和坦然面對等,這些能力雖然不太被八卦媒體所關注,但卻是最容易外化給生活中普通女性的能力。

除了顏值以外,這些女藝人將歲月沉澱的女性品質發揮到了極致。在第一期里,鍾麗緹跳的《舞娘》被很多網友嘲笑動作笨拙,體型臃腫,但是她自始至終的認真、刻苦和團隊配合很容易讓大家接受這種不那麼完美的表現,開始看到她身上散發出的女性內在力量。這種力量是不是女權不重要,但真的是可愛又可敬啊。

藍盈瑩雖然因為要求隊友吳昕學習樂器被網友吐槽太強勢、太想贏,但小影(maoyingtv)也並不覺得她就不是獨立女性,反而她是年輕女孩最應該有的樣子。想贏且為了贏去爭去付出,這多有生命力啊。藍盈瑩是女演員中最努力的小花了,精通表演、樂器、唱歌、跳舞,多才多藝,是藝人中的學霸。學霸的角度就是不存在困難的,在她們的價值觀里,什麼都是可以克服的,學渣來酸就是出於一種逃避的共情。雖然說有些許「霸道」,但不可否認藍盈瑩是一位值得學習的優秀女性。

優秀不等於完美,如果鍵盤俠們拿著完美的尺子去丈量每一位女藝人,那跟封建社會有什麼區別,更遑論女權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MhFiNnMBnkjnB-0zbmP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