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這4招,有效減少暴力影像對孩子大腦的消極影響

2019-12-18   少兒腦科技小課堂


​自1984年美國電影開始分級以來,流行的PG-13級電影中出現的針對兒童和青少年的槍枝暴力片段增加了一倍多。螢幕上不斷增加的槍枝暴力引起了人們的關注,人們擔心這會引起模仿,尤其是當它被描述為「正當」行為的時候。

到目前為止還不清楚的是,正派的暴力和反派的暴力是否會引起不同的大腦反應。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賓夕法尼亞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電影中正派和反派的暴力場景激活了青少年大腦的不同部位。

這項研究首次表明,當電影中的角色從事被認為是正當的暴力行為時,觀眾大腦中參與道德評估的部分——腹正中前額皮質(vmPFC)——會出現同步反應,這表明觀眾認為這種暴力行為在保護自己和家人時是可接受的。

研究人員對20多名觀看電影暴力鏡頭的青少年進行了fMRI掃描,發現反派的暴力鏡頭在大腦的不同部位誘發了同步反應。激活大腦的這個區域,即眶額部皮質外側(lOFC),與對暴力的不贊成反應是一致的。

這項研究由賓夕法尼亞大學安納伯格公共政策中心(APPC)的一個團隊領導,發表在《行為神經科學前沿》雜誌上。

APPC研究室主任、資深作家DanRomer說:「這一反應表明,並非所有的電影暴力都會產生同樣的反應。青少年不贊成反派的電影暴力,這與之前的研究中父母所報告的一致。但是,當暴力行為看起來合理時,青少年的大腦似乎認為,暴力行為比非暴力行為更容易被接受。」

Romer說,電影暴力的增長,特別是電影中對正當槍枝暴力的描述,引起了人們的關注。「通過在電影中將槍枝使用合理化,好萊塢可能正在培養對這種娛樂的認可。」

使用核磁共振掃描儀得到的發現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招募了一組26名年齡在18到22歲之間的大學生,分為男性組和女性組。這些參與者經常看暴力電影,70%的人玩主動射擊類遊戲。

研究人員在參與者觀看電影片段時對他們進行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掃描。

每位參與者觀看8組90秒的PG-13級或R級影片。這些片段都是一個角色談話的場景,接著是角色參與暴力的場景。其中一半的片段展示的是正派的暴力場景,一半是反派的暴力場景。場景的順序各不相同。

正派的暴力場面顯示主人公在捍衛朋友,家人或自己,而反派的暴力則表現出人物出於殘忍或惡意傷害他人。父母和青少年對這些場景的預先評估證實,這些場景在暴力的正當性方面存在差異。

研究人員對R級影片中的場景進行了編輯,移除了血腥和痛苦等暴力效果,從而使這些場景更直接地與PG-13電影中描繪的暴力相一致。

正派的暴力場面來自於PG-13電影《虎膽龍威》(2007)、《驚天危機》(2013)、《終結者2018》(2009)和《颶風營救》(2008)。

反派暴力的片段來自PG-13電影《007:大破天幕殺機》(2012)和《俠探傑克》(2012)以及R級電影《邊境殺手》(2015)和《訓練日》(2001)。

同步大腦反應

研究人員發現,在觀看電影片段的同一時間點上,參與者的大腦活動產生同步反應。但當受試者觀看正派或反派暴力場面時,大腦活動有所不同。

「我們在研究中發現,大腦對這些電影片段時產生了同步反應,」該研究的主要作者、安納伯格公共政策中心博士後Azeez Adebimpe說,「我們的研究結果清楚地表明,暴力電影對觀眾的影響類似。」

研究人員發現,反派暴力場景在大腦對厭惡事件做出反應的區域誘發了更大的同步性。他們還觀察到島葉皮層的同步性,該區域對自身或他人的疼痛體驗作出反應。這一發現符合對此類暴力受害者所遭受痛苦的同情反應,再次表明該種暴力被視為不可接受。

正派暴力和電車難題

腹正中前額皮質是當一個人面臨道德困境(如電車難題)時被激活的部分。這個問題造成了一個道德困境:一個瘋子把五個無辜的人綁在電車軌道上。一輛失控的電車朝他們駛來,並且片刻後就要碾壓到他們。

幸運的是,你可以拉一個拉杆,讓電車開到另一條軌道上。然而問題在於,那個瘋子在另一個電車軌道上也綁了一個人。考慮以上狀況,你是否應拉拉杆?

大多數人會認為應該拯救這五個人,而且腹正中前額皮質也會做出反應。

在另一種情況下,你可以通過把無辜的旁觀者推上鐵軌來阻止火車殺死這五個人,而大多數人都不願意這樣做。研究表明,腹正中前額皮質控制能力不足的人更願意為了挽救生命而將無辜者推向死亡。

該研究結果與目前這項研究的結果一致,表明當暴力行為看似正當合理時,相同的大腦區域會做出反應。

青少年前額皮質發育與他們的決策和情緒有著巨大的關係

成人的額葉皮質能夠穩定部分邊緣系統(該腦區與情感有關)的活動;在青少年的腦中,邊緣系統已經全速前進了,而額葉皮質還在絞盡腦汁看說明書呢。

這一失衡導致青少年的情感更強烈。

你可以把成人和青少年塞進腦掃描儀,給他們看錶達強烈情感的面部圖像。成人的杏仁核(一個重要邊緣結構)首先激活,而不久後額葉皮質也開始活躍,從而削弱杏仁核的反應:「夠了,快冷靜點,這張憤怒/悲傷/快樂/驚懼的面孔只是照片而已,又不是真的。」

學會這4招,有效減少暴力影像對孩子大腦的消極影響

紅色部分為杏仁核

而在青少年這裡,額葉皮質的反應減弱,杏仁核的反應增強。這意味著他們情緒高漲的時候特別高漲,低落的時候特別低落。對釋放多巴胺的邊緣通路的研究也表明了這一點;多巴胺是對獎賞和愉悅的期望至關重要的神經遞質(古柯鹼就是作用於這一邊緣多巴胺系統)。

給腦掃描儀里的成年人一個小獎賞,你會看到多巴胺迴路輕度激活。中等獎賞,中度激活;大獎賞,高度激活。如果換成青少年呢?中等獎賞,中度激活,與成年人無異。當你給他一個大獎賞,多巴胺信號的增加遠遠超過成年人。小獎賞則使多巴胺信號減少。對青少年來說,小獎賞如同懲罰。他們的神經化學羅盤嚴重偏轉。

額葉皮質的延遲成熟還可以幫助解釋青少年最顯著的特徵:他們詭異地喜愛蹦極。在做出冒險決策時,青少年額葉皮質某些關鍵子區域的激活水平低於成年人;在青少年群體內部,這些區域越不活躍的人,其風險評估能力也越差勁。

這一發現也與一種基於評價行為人的性格和動機的倫理形式相一致,即美德倫理。美德倫理認為,當行為人有道德動機時,人們會傾向於認為該行為是可接受的——即使在其他情況下可能被視為禁止行為,比如傷害他人。

在有正派暴力的電影場景中,研究中的年輕觀眾認為主角使用槍枝更容易接受,他們的大腦也顯示出類似的反應。

目前的研究與APPC之前的研究一致,之前的研究發現,比起那些沒有拯救社會情節的暴力電影片段,父母會更願意讓孩子看那些有正派暴力的電影片段。這項研究還發現,父母在觀看連續出現的暴力鏡頭時,會更容易接受正派的電影暴力。

正當的電影暴力會引起模仿嗎?

在這項核磁共振成像研究中,研究人員得出結論:「大腦同步性在正派和反派暴力之間的區別表明,即使是被這些暴力內容吸引的年輕人也對其道德含義十分敏感。」

我們所觀察到的對合理電影暴力的大腦反應是否助長了模仿的傾向,有待於未來的研究來確定。研究發現,正當合理的電影暴力可以鼓勵對挑釁的主動回應。不太清楚的是,在描述正當暴力的電影中使用槍枝是否會鼓勵人們獲取槍枝並將其用於自衛。」

我們應該怎麼辦?

通過對改善媒體暴力對青少年攻擊性或恐懼感的影響研究,研究人員為家長和老師提供了一些有用的建議:

具體做法

和孩子討論你在電視(或視頻網站)上看到的內容。不要在播放暴力畫面時保持沉默,因為這可能被你的孩子視為默許

讓孩子參與到問題中來,並通過從幾個角度來看待暴力的影響來提高孩子的同理心。例如,受害者和行兇者的家人現在是什麼感受?對於青少年來說,這似乎比簡單地陳述你自己的觀點更有效

• 家長和學校可以發揮積極作用,直接向青少年展示有關媒體為操縱輿論而使用的方法,教孩子們如何辨別假新聞、騙局和宣傳

幫助青少年發展批判性思維和適度的「憤青精神」。要做到這一點,可以鼓勵孩子跳出來想想那些報道或播放暴力畫面的人的動機何在。

如果你注意到青少年在受到公眾關注的暴力行為後,其行為發生了重大變化,例如害怕乘坐公共運輸工具,晚上檢查門鎖,隨身攜帶武器或者突然變得充滿攻擊性和/或更焦慮,這時你就要向學校輔導員或醫生尋求幫助了。

參考:

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9/12/191210111653.htm

http://nautil.us/issue/72/quandary/dude-wheres-my-frontal-cortex-rp

https://theconversation.com/a-guide-for-parents-and-teachers-what-to-do-if-your-teenager-watches-violent-footage-113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