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是市場寵兒,如今淪為雞肋,這種果子被廢棄,果樹在綠化界失寵
金秋時節,各地的風景連成片,各種果子也到了成熟的季節。為什麼說秋天是金色的,因為樹葉變黃了,成熟的果實也多為金黃色。此時,有一種果子已經成熟,聞起來有一種臭臭的味道,不知道的人還以為是果子壞了。這種臭果落了一地,不管是是在農村還是在城市裡,都很常見,它就是銀杏樹,而這種落地的臭果就是銀杏果。
銀杏是一種古老的樹種,也是珍稀植物,它的樹葉像小扇子,結的果實圓圓的,果實為綠色有點發白。到了秋天銀杏果變成黃色,風一吹就落地了,被摔爛的銀杏果散發出一種奇怪的臭味,而且經久不散。銀杏果雖然很臭,但是卻有著很高的營養價值,關於這一點很多人還不知道。銀杏果又叫白果,有微毒,但是它有神奇的潤肺作用,秋季乾燥容易咳嗽,吃銀杏果可有效緩解症狀。另外銀杏果還有美容、抗衰老的功效,對血管也有好處。
在銀杏果成熟的時節,識貨的人會拿個袋子在地上撿,撿來的銀杏果可以賣錢,也可以自己吃。現在不管是農村還是城市,很多大爺大媽們沒事了就出去撿銀杏果。以前銀杏果是很值錢的東西,市場上賣二三十元一斤,加工製品的價格更高。現在銀杏果價格下跌,不過老人們撿來的銀杏果一斤也能賣好幾塊。因為是白撿的,能賣點錢他們都是高興的,不過也都是一些農村人會專門撿了賣錢,城市裡最多也就是一些生活節儉的老人撿來自己吃的。
銀杏樹的種植很廣泛,農村的山野間、道路旁,城市的街道兩旁、公園、小區都有這種樹,主要為了觀賞,也有一些經濟林、用材林。過去銀杏樹可以說是高端樹種,在經濟方面可發展木材、果實加工等;在綠化方面,銀杏樹曾經是綠化市場上的頭牌,早些年需求量非常大,供不應求,很多人靠種植銀杏樹發財,但是今天種植銀杏的農民卻說「難賺錢」,這是為什麼呢?
在綠化苗木中,銀杏樹不僅樹形優美,葉片形態獨特,而且它的葉色還富於變化。銀杏樹春夏季節葉片是綠色的,深秋葉色變黃,而且是及其靚麗的金黃色,這在眾多綠化大喬木中是獨一無二的。銀杏樹的樹幹直立,樹冠飽滿能遮陰,可用作行道樹和景觀樹。
早些年的時候銀杏樹非常流行,全國各地的綠化工程都有很大的需求。當時一些大規格的優質銀杏樹價格動輒就是成千上萬,甚至是幾十萬一棵,種植利潤非常高。種植銀杏樹的苗農都有印象,10年前誰家裡種植了銀杏樹苗,那基本上就穩賺了,在當時供應不足的情況下,根本就是有多少賣多少,而且價格相當高。
正是因為銀杏樹需求旺盛,所以後來種植的就越來越多,全國形成了一波銀杏效應。而在跟風種植的同時,苗木市場也遭遇低谷,銀杏樹的行情突然間就一落千丈,一直到現在,銀杏樹的行情才開始逐漸平穩。原來幾十萬一棵的苗子,現在幾乎是沒人要,而農民培育花了十多年的功夫,希望打水漂。中小規格的苗子價格也比之前降了很多,因為不流行了,賺錢也難。很多銀杏樹苗難以滿足當前市場的要求,工程對接不上,所以苗農們也是舉步維艱。
曾經的市場寵兒,如今淪為雞肋,銀杏樹還有未來嗎?銀杏果雖有大作用,但現在這種果子基本被廢棄,落地無人管。關於銀杏樹為什麼在綠化界失寵,你還有什麼看法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