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疫情下的時間被放慢,武漢的愛卻日益彌深

2020-04-06     武漢三鎮吃喝玩樂

兩個多月的封城時光,武漢人可能從未想過,宅家的日子會如此漫長。


但這場突如其來、漫無目的的假期,反倒成許多人了最閒適的時光。日子變得慢下來,我們更能感受到生活里關於愛的真實樣子。



又一次爭吵的早晨,滿滿起床氣的程式設計師小張,打開房門卻看到媽媽為他親手準備了前幾天隨口一提的苕面窩……似乎自己在媽媽心目中,永遠是那個長不大的孩子。


疫情爆發的這兩個月,小張開始重新審視這個家,更深刻地感受到了家人無微不至的愛。原來最簡單平凡的事情,就是生活中莫大的歡喜。



陪伴父母、好好生活、善待身邊的每一個人……


因為疫情,這些稀鬆平常的日子,反而顯得愈加彌足珍貴,那些曾經被疏忽的愛也變得格外清晰和濃烈。


經此一役,更加珍惜生命、熱愛生活


同樣是被病毒困在家中,「畫筆女孩」許娟選擇用畫筆記錄心情,擁抱生活。


1月23日武漢封城,她畫了幾株金燦燦的向日葵和幾朵盛放的牽牛花,並將這幅畫命名為《為心情著色》,用畫作默默為這座陰雲籠罩下的城市祈禱。



疫情期間,復地公司發起一場才藝大比拼雲社團活動,號召大家「莫慌睡起來嗨」,愛好繪畫的許娟一下找到了釋壓的出口,隨即她就加入了書畫組,這給她枯燥煩悶的生活增添了不少歡樂,也帶她慢慢走出了疫情籠罩的陰霾。


「陽光的心態,就是此時此刻我們能擁有的強大武器。經此一役,我更加珍惜生命、熱愛生活。」 行走在精神世界的人不會感到孤獨。



壯士斷腕般自我隔離的900萬平凡武漢人,都是像小張、許娟一樣的普通人,宅在家中享受著來自家人親友的溫暖。


至暗時刻,病毒無情,人間有愛,還有一群人選擇逆行而上,給留在這座城市裡的人以重生的信心。


衝鋒的路上,還有無數同行者


「我這條路,應該跑的快一點。」


在武漢「封城」後的第二天,復星外灘中心渠道總經理馬征便加入了志願者隊伍,成為了武漢分之一。


馬征一天除了睡覺,十幾個小時都在車上,他開著車充當起武漢的臨時動脈,將急需抗疫輸送往前線,對接各個慈善基金會,配發生活及醫療物資給醫院和社區。


跑得越快,物資抵達越及時,得到救治的人就更多。馬征相信,這條路上,還有無數同行者,他不會落單。



面對危險的疫情,馬征很坦然:「恐慌是源於未知。有很多像我們這樣的人都在儘自己的綿薄之力,希望這個城市會更好。」



在一次志願服務中,馬征的衣著暴露了他英超球迷的身份,讓他也收穫了一份幸運。曼聯電視台轉發了他拍攝的短視頻並為他送上了「簽名球衣」。


這也讓他更相信,全世界都在看武漢,自己不是一個人在戰鬥,每一個武漢人,都是英雄。



撐起這座城市的毛細血管,與病毒死磕


「只要需要,我們可以不停的干。」


2月24日,90後女生計晶聽聞公司正在組建一支「陽光抗疫物資小隊」,二話沒說就報了名。


從酒精和防護用品,到水果、蔬菜。數不勝數的物資從她的手裡經過。她小小的身體里,蘊藏了用不完的力量。


「陽光抗疫物資小隊」,是他們的統稱,儼然成了勇氣和擔當的化身。


疫情期間我們也許接受過他們的援助,或曾在網絡流傳的圖片里看過他們的身影,卻不知道他們叫什麼名字,但我們都知道,他們就在我們身邊。



計晶每天在武漢各個城區間穿梭十多個鐘頭,吃飯、睡覺不規律,常常一天下來,就吃一份自加熱盒飯。


付出背後的期盼,無疑是疫情早日結束,江城恢復如故。



如今,計晶仍然在路上,她帶著這座城市為數不多的發動機聲逆行而上。


當每一份物資送達一線,她都感受到這座城市與病毒死磕的勇氣,對這座城市的愛也愈加深沉。


疫情面前,沒有一個人是旁觀者


3月7日這一天,復地東湖國際社區志願者張敏特別的高興。


他所服務的復地東湖國際三期作為「無疫情小區」的先進代表,登上了央視《新聞直播間》,被點贊所做的「一系列嚴謹細緻的工作,確保了無疫情小區的實現,是武漢保衛戰的重要一環」。


張敏常常在接到愛心捐贈的派發任務後,顧不上吃飯,就趕忙聯繫車輛先去搬菜。來來回回奔波好幾趟,只想能快一些把社會愛心傳遞到居民的手中。



「我們的業主都很有愛,領物資都非常有序,對我們的工作也很配合。「在提及小區被央視點贊的事時,張敏感到很自豪,也十分感謝小區內業主們的積極配合。


疫情面前,沒有一個人是旁觀者。在這場看不見硝煙的戰「疫」中,無數逆行者挺身而出,生活中也有一個個熟悉而又陌生的身影,活躍在我們身邊,向我們證明在這場戰鬥中,我們每個人都算數。



風雨同舟、守望相助,君安即我安


和多數因疫情沒法回家過年的「漢漂」相比,陳先生很幸運。1月中旬他就回到了老家,趕在武漢封城之前與家人團聚。


3月14日,陳先生收到了一個順豐包裹,打開後發現是一封信和一盒n95口罩。令陳先生沒有想到的是,寄信人是尚未交付新房的置業顧問。



信中寫道:「由於八期尚未交付,但與子同袍,我們也急於解決您的燃眉之急,因此我們以快遞形式為您送上口罩以及心的挂念。」


雖然身未在武漢,但被人記掛的感覺很溫暖。他第一次認識到:這是一場「戰爭」,忠於職守,守護一座城,他們都是「武漢分之一」。


八千里路星和月,武漢分之一在路上


「不怕夜路有多黑,只怕武漢人民心裡有多急」


疫情期間,武漢也成為全國各地的馳援目的地,復星啟動了全球醫療物資調配計劃,參與復星醫療物資運輸的司機,內心唯一信念就是:搶救生命!搶救生命!多爭取一秒,就是多爭取一個生命。


城市停擺,但是逆行者回到工作崗位上,他們沒有被病毒嚇到,沒有因為疫情而退縮,無論是否身在武漢,他們都以自己的方式,給這座城市以關愛,給這座城市中的人們以信心。是他們,陪武漢一起走過。



八千里路星和月,復星一直在路上。


自1月23日武漢封城,復星集團以各種形式集結物資貢獻愛心,在第一階段將全球各國調集資源馳援中國,把馳援一線和履行社會責任作為踐行初心、擔當使命的「戰場」。


1月28日,復星全球調撥物資首波抵達落地就捐


三月初,全球抗疫的關鍵時刻,復星又再次啟動了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第二階段行動,向疫情嚴重的海外國家調配醫療防護物資。


義大利醫生喬瓦尼在收到緊急捐贈後,感慨「友誼和愛沒有邊界,非常感謝大家所做的一切!」


3月26日,喬瓦尼醫生收到復星捐贈的口罩並寫下感謝信


在這場戰疫中,我們看到了志願者撐起城市的「毛細血管」,看到了社區鄰里守望相助的默默堅守,也看到了復地與這座城市「同呼吸共抗疫」的大愛擔當。


疫情雖未完全結束,但武漢的春天已經來了,在幾百萬人經歷了恐慌、焦慮、無助、悲痛之後,這座城市的曙光正在初現。



闊別2個多月,武漢又回來了,復星不辱使命,重新啟程,投身到城市復興的建設中,與大武漢一道溫暖同行,向陽而生。



- end -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MI5TUnEBrZ4kL1Vi4WW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