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產生人生,愛情產生快樂,快樂消滅了,婚姻依舊存在,且誕生了比男女結合更可寶貴的價值。故欲獲得美滿的婚姻,只需具有那種對於人類的缺點加以寬恕的友誼便夠。——巴爾扎克
曾經,婚姻對於每一個人的意義大致相同,父母包辦的婚姻缺少愛情和激情,都是為了後代的延續而草草結合。
當婚姻自由,適婚人群掌握了婚姻的主動權後,婚姻的花樣也就多了起來,而婚姻對於每個人來說,意義也變得不同。
有的人認為婚姻是愛情的墳墓,面對婚姻總是如臨大敵;有的人覺得婚姻是愛情的升華,是愛情的最終歸宿,對待婚姻總是抱著一種溫情的態度,小心翼翼地守候與呵護;而有的人卻認為,婚姻中的夫妻就該如君子之交,清淡如水但卻刀斬不斷。
人食五穀雜糧,就難斷七情六慾。
情感發自內心,有時候我們無法收放自如,即便是有婚姻自身,也有很多人很難按捺心中的悸動,做出了背叛婚姻和家庭的事情。
婚姻中,有的人眼睛裡揉不得沙子,對於背叛婚姻和家庭的人堅決不予原諒;而有的人,放下最初的執念後,發現有些「背叛」或許並不該被永遠「銘記」,兜兜轉轉之後發現,原來最初那個自己認為不可原諒的人,最後心裡突然就釋懷了,不再那麼恨了。
陸遠跟妻子是在90年的時候,通過媒人拉紅線才走到一起的。
那時候,鄉下的交通很不便利,離得四五公里遠的村子之間幾乎很少有大規模的交流。
這也就造成了,二十二歲的陸遠與二十歲的妻子只隔著八里地,但卻從未有過接觸。
即便在30年後的今天回首,也很難說那時候陸遠和妻子的結合到底是感情因素多些,還是物質條件占了主導。
可要論起來,陸遠也是個窮小子,唯一值得稱道的是,他是個有手藝的人。
夫妻兩結婚後,相繼生下一兒一女。
在兒女都嗷嗷待哺的時候,陸遠不甘心只做一個整天頂著太陽埋頭幹活的瓦工,開始像他師傅一樣學著承包工程。
但他低估了包工頭的門檻,好工程沒人脈接不到,接到的都是一些個人建房這樣的小活,而且往往辛苦一兩個月,主家還拖欠項目款。
一到過年,來陸遠家的人就絡繹不絕,大都是陸遠手底下幹活的工人,都是上門來催債的。
結不到款的陸遠一到過年就一個頭兩個大,有時候實在沒辦法了只能躲出去,到年三十才敢回家。
這樣的日子過久了,老婆心裡就有些嘀咕,對陸遠的信任也在日漸減少。
沒有衝突的婚姻,幾乎同沒有危機的國家一樣難以想像。
造成多數夫妻之間矛盾的原因無外乎兩方面,一是物質,一是感情。
這兩樣,無論短缺哪一樣,都會造成婚姻獨木難支的局面。
這樣的日子,陸遠堅持了十多年,妻子也跟著忍受了十多年。
十年期間,陸遠承包工程經常奔波在外,家裡就剩下了妻子和兩個孩子,及至孩子上學後,就只有妻子守著那個空空蕩蕩的家。
維持婚姻的動力不是愛情,而是親情——在婚內對愛情依然有強烈的渴求往往是造成婚姻破裂的重要原因。
當風言風語傳到陸遠的耳朵里時,陸遠選擇了冷暴力。
孩子還年幼,需要一個完整的家庭,他不能離婚,但他又無法原諒妻子的背叛,最後只能冷處理。
陸遠反思自己這十多年的婚姻生活,發現除了兩個孩子外,夫妻之間空空如也。
婚姻不是一張彩票,即使輸了也不能一撕了事。
陸遠告別了熟系的建築行業,開始在老家做起了養殖。但事情不是那麼如意。
那些誇口到期回收的賣給他幼苗的人,等他養成時,一個個杳無音訊。
陸遠的投資幾乎都打了水漂。
就在這個時候,妻子向他提出了離婚。
兩個孩子,妻子帶走了閨女,給他留下了兒子。
妻子臨走時說:「這些年,咱倆的夫妻生活一片空白,有與沒有基本沒什麼區別。我要的你給不了,那我只能自己去找!」
妻子離開後,並沒有回娘家,而是帶著女兒投奔了在南方打工的哥哥,自此音訊寥寥。
陸遠先後做了許多嘗試,但不甚成功,最後又干回了老本行。
他眼看著孩子升初中,戰高考,從大學校園出來走向工作崗位。
陸遠前後也談了幾個對象,但都無法真正融入到對方的生活里。
最長的一個跟他湊合著過了四五年,最後人家的孩子考上大學後,跟著孩子去了他大學所在的城市。
兜兜轉轉,離離散散,這個跟他生活了四五年的伴離開後,他突然意識到,盤桓在自己身邊的這些二婚女人,沒一個是衝著重組家庭來的,都是別有所圖。
有的希望借他的手為她帶大孩子,有的只是想從他身上揩點油,而有的乾脆左右逢源,像釣魚一樣釣著包括他在內的好幾個大齡男人。
有時候,他還是會想起前妻。
兒子結婚的時候,前妻帶著女兒回來了。
這些年,在大城市生活的前妻多了點都市范,淡妝素雅著裝得體,舉手投足之間比以前自信了許多,也從容了許多。
女兒已經是一個孩子的媽了,她跟自己的母親挽著手,有說有笑。
而已經年近五十的陸遠滿面風霜,雜亂的頭髮叢里總有那麼一兩根白髮桀驁不馴地挺立著。
時至今日,陸遠當年心中的怨憤早已煙消雲散。
他已然明白,婚姻並不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也不是那一紙婚書,更不是由兒女帶來的那一絲羈絆。
婚姻就好比橋樑,溝通了男女兩個全然孤寂的世界。
婚姻中,人們很難把握物質生活和感情生活的尺度,總是在某一時段偏向於某一方,這樣最容易造成婚姻失衡。
兒子婚後,去了兒媳所在的城市。這完全在陸遠的意料之中,畢竟兒子一個大學生,再回到這個山窩窩裡簡直是屈才了。
兒媳是兒子的大學同學,是大城市裡的人。
生活了近30年的家裡,獨留下陸遠一個人。
平日裡有個頭疼腦熱,也沒有人問候一聲,陸遠突然意識到,自己奔波忙碌了一輩子,到老了卻落了個「妻離子散」。
兒子結婚時,陸遠把這些年攢的二十來萬塊錢全部作為彩禮給了兒媳,原本他還打算把老家的房子重新整修整修,起個二樓好給兒子結婚生子。
自打上次前妻回來參加過兒子的婚禮後,陸遠跟前妻再次建立起了聯繫。
陸遠得知前妻目前是單身後,心裡的某根弦動了。
他只身前往前妻所在的城市打工,拾起了自己曾經的手藝,在當地干起了裝修。
沒想到歪打正著,砌房子沒賺到錢的他,裝修倒是乾的有聲有色。
陸遠跟前妻開始重新了解對方,而且在女兒的撮合下,兩人也越走越近。
當初妻子背叛了婚姻和家庭,人到中年,早前的那些恩怨早已經不重要了,現在的陸遠想的是,以後老了有個一起說話的伴就好。
與其把婚姻當做是一種約束彼此的契約,倒不如把它看作是彼此感情的具化。
感情融洽,則婚姻美滿,感情不和,婚姻自然也千瘡百孔。
在婚姻的最初,沒有經過歲月的洗禮,我們往往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也不知道對於一個家庭來說什麼才是最重要的。
我有個忘年交,今年五十多歲,我們相識的時候,我還在上大學,而她才剛40齣頭。
前兩年,她身體出了點問題,需要做一個比較複雜的手術,在送進手術室之前,她已經做好了出不來的準備。
不過手術還是比較順利的。
她對我說,當她在病房裡醒過來,看著圍在身邊的兒女和坐在一邊焦躁不安的丈夫時,突然真正明白:相較於生死,其他都是小事。
那些她曾因為丈夫冷落她而流淚的夜晚,現在想想簡直不值一提。
有些事情,在當時愁腸百結,但等到經歷過更多的事、更多的人之後,才發現當初的那點小齟齬算不得什麼。
有比較才知道,什麼才是最壞的結果。
年輕時,心裡受不得一點氣,眼睛裡揉不得一點沙子,等老了才發現,有個人陪著比什麼都重要。
文/愚慧,圖/網絡,圖文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