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上朝,大臣內急怎麼辦?不吃飯、喝神水、碰運氣三大解決方法

2019-09-16     李夫子說史

俗話說得好,人有三急,不能憋,否則很難受,可能很多人都有過想上廁所,但憋著的情形,那滋味想想就受不了。不過還好的是,如今滿大街都是公共廁所,看一個城市的文明建設程度就看公共廁所有多少,所以我們現代人出去逛街啥的,如果真內急了,那很方便就能找到地方解決,即使是在一些比較嚴肅正式的場合,比如說上課、考試、開會等等,關鍵時刻也能開個綠燈,怎麼都不會讓人一直憋著,只不過,如果這個事要是在禮制森嚴的古代,那就不一樣了。比如上朝!皇上正在跟一群大臣在朝堂上商討國家大事的時候,突然有人尿急,那能不能請個假先去蹲個茅房?那自然是不行的,那古代大臣又該怎麼防止自己上朝時內急呢?

人有三急

古代上朝為啥不能上廁所?

在古代為啥上朝時不能突然請假去上廁所?原因其實很簡單,就一個字「怕」,古代跟現代不一樣,古代、尤其是明清時期,那是中央高度集權的皇權至上社會,大臣們一個個在中央和地方各部門任職當官,拿著朝廷每月下發的俸祿,表面上看跟現代公務員一樣,他們跟皇帝之間是普通的上下級關係,但實際上,皇帝他老人家是九五之尊、高高在上,尤其是手中還掌握著所有人的生殺大權,大臣們面對他時不僅要畢恭畢敬、俯首帖耳,更得時刻哄皇上開心,畢竟伴君如伴虎,稍有不慎就容易吃不了兜著走。

古代是皇權集中的社會

大家可以試想一下,在莊嚴隆重的朝堂上,所有人都在那緊張的商討著國家大事,這時候突然有人向皇上稟報說我想上茅房,您說皇上聽了會是個什麼心情?估計也不用多說,大家也都能夠感受到皇上內心那股濃濃的殺氣了,就為了去趟廁所,從而惹的皇上龍顏大怒,嚴重的甚至被拖出去打個幾十大板,這能划算嗎?所以,對於大臣們來說,上朝時就算真有尿急也必須得強忍硬憋著,打都不能跟皇上說。

古代大臣上朝

當然,誰都有憋尿的時候,如果你只是偶爾這麼憋一下,那也沒啥大不了的,只要你膀胱受得了就行!但問題在於上朝可不比上墳,一年去個幾次也就夠了,上朝那是要隔三差五5就得到皇上跟前報道,比如說漢朝時,皇帝和大臣們是5天上一次朝,而唐代則是連著上朝10天才能休息一天,另外如果你遇到一位勤政的皇帝,那估計連休息日可能都會被剝奪了,比如康熙皇帝在位的61年就是天天上朝,數十年如一日,而一場朝會要開多長時間?這個不確定性就更大了,往少了說得一兩個小時,若是碰巧要商議的事情特別多,那從早上一直開到晚上都有可能。所以說動不動就得體驗一回膀胱要爆炸的感覺,換做是誰估計都會覺得受不了,那該怎麼辦呢?於是在如此艱辛的和屎尿做鬥爭的過程中,朝中大臣們也開始痛定思痛,逐漸掌握了一些防止自己憋出內傷的辦法。

大臣有內急要憋著

防止內急妙招之一:防患於未然

大臣們首先想到的方法就是防患於未然,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由於歷代朝會都是從早上開始的,因此大臣們上朝前基本都是能吃乾飯就不喝粥、能少喝水就儘量少喝水,甚至有的大臣比較絕,乾脆餓著肚子,等到下朝之後再跑回家吃飯,《清史稿》中就有記載:「大臣們上朝之前,屎尿排盡、不飲不食、空腹上朝!」這一招雖然標本兼治,但卻是拆東牆補西牆,以明清為例來說,早朝一般在凌晨5點正式開始,而大臣們必須在凌晨3點就要到午門口候著,起這麼早還什麼都不能吃,估計這飢腸轆轆的滋味也好受不到哪去,不過也有個別有條件的大臣會在上朝前口含一片人參,提神養元,應對飢餓!但這畢竟是少數人,所以還是有很多年紀大的官員因為早上沒吃飯導致低血糖,暈倒在大殿之中。

古代大臣上朝不吃飯

防止內急妙招之二:止內急神水

雖然不吃東西是下策中的上策,但在古代有一樣東西非常神奇,大臣們卻是個個都想吃了再去上朝,傳說古代有一種特殊的鳥,它的口水滴在金絲楠木上,用火燒過之後便會產生一種神水,將它含在嘴裡可以有效抑制內急,也就是想上廁所的衝動,這聽起來有點天方夜譚啊,真不真實暫且不能判斷,但是李夫子知道在古代金絲楠木非常珍貴,一直都是皇宮貴族的御用品,因此如果哪位大臣能用得上這麼高級的「止內急神水」,那估計他不是位高權重就得是家裡十分有錢才行啊。

金絲楠木很珍貴

防止內急妙招之三:有事啟奏、無事退朝

不過這話說回來,大臣們總結的這兩個方法都有些極端,不是損害身體就是非一般人能用。其實對於古代來說,還有還有一種辦法也可以最快解救那些想要上茅房的大臣,就是碰運氣!如果此時此刻皇上也正好內急,那這個時候就皆大歡喜了,因為他是老大他說了算,關鍵時刻通常都不會去忍,所以遇到這種情況他都會偷偷給身邊的太監使個眼色,太監們平時揣摩聖意揣摩的多了,也很容易就心領神會,於是他們便會立馬尖聲尖氣的喊一聲:「有事啟奏、無事退朝!」不得不說看了這麼多年的古裝劇,直到今天才能明白這句話背後原來還暗藏著這麼大的玄機。

皇帝也內急

如果這皇上都去上廁所了,朝中的大臣也總能鬆一口氣了吧,事實上還真不是,因為古時候的皇宮,尤其是後來的紫禁城裡,壓根就沒有給外臣們上廁所的地方,如果你想要解決內急,對不起,你還得先以百米衝刺的速度跑到宮外去解決,所以在當時民間就流傳了這麼一個段子:「上朝來時,香風一路、下得殿來,臭氣一街。」這個段子就是專門用來調侃大臣上朝的。

李夫子說上朝

當然了,在古代也不是什麼人都能享受這種非同一般的憋尿體驗的,畢竟因為歷朝歷代對官員上朝一事都有著嚴格的規定,比如明代的京官不論品級高低,都得上朝,而清朝的京官則必須四品以上才能上朝,四品以下必須有皇帝傳召才能入朝稟事,所以從另一方面來說,朝堂上憋尿還象徵著身份和地位,也算是一件令人痛並快樂著的事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M7L2N20BJleJMoPMDH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