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出腫瘤不治療活更久?這只是傳說,7旬肺癌患者放化療活過8年

2019-12-13     胡洋

86歲的宋先生8年前確診為中央型肺鱗癌,由於年齡較大且有縱膈淋巴結轉移,屬於肺癌局部晚期了,手術無法進行,但進行了局部放療,放療後多西他賽聯合卡鉑化療了四周期,化療過程比較順利,沒有出現明顯的毒副反應,於是後續多西他賽單藥維持治療了半年。令醫生和家屬驚訝的是,肺部腫瘤完全退縮,也沒有出現其他臟器轉移,而且度過了五年危險期,每年定期複查都沒有任何異常。


有人說,癌症晚期病人不治療才是最好的治療,有一定的道理,因為癌症晚期,病情重,治療效果差,體質不好,治療可能會使免疫力更低下,也有可能加速病情進展,使病人生存期縮短。但這種說法比較片面,並非所有的晚期癌症病人都適合,比如文章開頭的宋先生經過治療達到了臨床治癒,如果當初不治療,不可能獲得這麼長的生存時間。這裡說的治療是指積極的抗腫瘤治療,比如化療、放療、手術、靶向治療和免疫治療等等。像有些惡性程度很高,放化療不敏感,靶向藥效果也不好的惡性腫瘤,比如肝癌、膽囊癌、胰腺癌,如果廣泛轉移,體質比較差,經濟條件也不好,確實沒必要治療過於積極,醫生並不提倡過度治療,不希望家屬面臨短期內人財兩空的局面。所以現在的抗腫瘤治療理念是根據不同的病人實施個體化治療方案。不過有些惡性腫瘤雖然是晚期,治療效果比較好,貿然放棄是比較可惜的,比如四期淋巴瘤,有不少治癒的患者,比如絨癌,即便肺轉移,經過化療仍有可能獲得治癒機會。呼吸科比較常見的肺腺癌,口服靶向藥之後獲得五年以上生存期的晚期患者並不少見。所以,晚期癌症患者需不需要積極治療,需要整體評估後綜合判斷,最好由專業醫生和家屬共同來決定。


實際上,醫生眼中的治療涵蓋的範圍更廣,姑息手術、營養治療、止痛治療、抗炎治療等等都屬於姑息治療,晚期癌症患者會出現各種各樣的症狀,比如食欲不振、疼痛、消瘦、出血,這些症狀都需要一定的臨床干預,完全不管不顧是不現實的。姑息治療在臨床上越來越受到重視,可以在最大限度上緩解患者的任何不適症狀,改善患者的營養,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姑息治療還包括對病人及家屬的精神、心理進行全程的人文關懷。


對晚期癌症病人來說,放棄一切治療和不惜一切代價的治療,都屬於兩個極端,是不可取的。即便是終末期的患者,一定程度的姑息治療也是有必要的,只要把握好這個度,就能讓病人獲得最大的益處。

點擊加入圈子,一對一的諮詢,解釋疑惑,延長生命。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點擊了解肺癌診療知識,淺顯易懂。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M4KG_24BMH2_cNUgEpc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