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目跟風早教班真的會害了娃!父母常陪孩子做這些事更重要

2019-06-10   孕媽學堂

『本號原創內容,未經授權任何平台不得轉載,違法必究』

寶寶現在兩歲了,周圍大部分同齡的小朋友都去上了早教班,我也想給寶寶報名,但是家裡對這件事分歧很大。上早教班到底有沒有必要呢?

來自老母親的焦慮@壹壹麻麻

相信許多剛生完寶寶頭幾年的寶媽們都會有這樣的困惑和迷茫,對於嬰兒期的早教,我們該做一些什麼呢?

TIPS:

在這裡,芽芽媽先要糾正一個誤區哦~

早教和早教班是兩回事,在《早教班真的好嗎?種類花樣那麼多,老母親該如何選?》這篇文章中有詳細的介紹,建議大家仔細閱讀。

其實要不要去上早教班得看孩子的情況,這個真的因人而異,如果寶寶對陌生的環境和陌生人特別敏感,無論玩什麼樣的遊戲,和老師、小朋友們接觸都不能令寶寶「見面熟」,爸爸媽媽再盲目跟風,結果不但得不償失,反而非常危險。這種心態其實是被社會的浮躁和攀比控制了。

美國伊利諾州立大學心理教授Laura E.Berk在權威教材《伯克畢生發展心理學》中提出:對於0-3歲階段的孩子,過早培養技能發展可能並不重要。

她經過多年發展心理學的研究發現:對孩子好高騖遠的期望會破壞大腦潛能,過度的早期學習會傷害大腦,損害神經迴路,減弱大腦對日常經驗的敏感性,給孩子呈現他們還沒準備好接受的東西,比如識字卡片、早教課程等,會削弱孩子的學習興趣。

相反,父母的鼓勵、陪伴和情感的投入都有助於0-3歲孩子語言和智力的發展。

在寶寶嬰兒時期,學習並不是以學習知識的形式出現,更多的是以啟蒙的形式,而啟蒙教育不應該和生活脫節。

不同階段的寶寶,需要採用不同的早教方法

1

0-6個月寶寶要建立安全與依戀

在寶寶還不會說話只會咿咿呀呀的時候,我們也要用言語對他做出回應,告訴寶寶我們一直都在寶寶身邊,陪伴著他。為孩子提供穩定、可靠的照顧,與孩子身體接觸,比如溫柔地抱著孩子,愛撫親吻,經常注視這他們...

寶寶乖~媽媽會一直陪在你身邊~

2

7-9個月寶寶好奇心初步萌發

這個時期寶寶在視覺、聽覺和觸覺上有了進一步的提高。他能夠分辨物體的遠近,初步產生了深度等空間感;而且也產生了客體永久性的觀念,明白那些突然不見的玩具並不是消失了;而且詞彙對他來說也已經不再是單純的語音,他知道其中包含著相應的內容。並且試著主動模仿大人說話,此時家長可以用重複來幫助寶寶學習語言。

寶寶的手變得很靈活,開始進入了用手來感受世界的階段。

我們可以和寶寶一起觸摸房間裡的各種物品,說出它叫什麼?什麼顏色?什麼形狀...

芽芽你看,這是小豬,小豬,粉粉的,軟軟的哦~

或者我們還可以經常給寶寶讀繪本,一起討論書上的內容...推薦明天出版社出版的《棕色的熊、棕色的熊,你在看什麼?》系列繪本。

孩子們通過韻律的感知使自己識記語音,然後將語音與面前的事物聯繫起來。這是孩子在幼年時期認知世界、與世界建立聯繫的方式。

因此,一段美妙的、極具韻律的文字極易引起他們的注意,也容易幫助它們認識這些可愛的動物們。

3

10-12個月探索精神進一步激發

我們可以給孩子提供感興趣的玩具和日常遊戲活動。比如捉迷藏,睡前洗澡遊戲...

這裡推薦《遊戲力》這本書,從中可以學到怎麼玩,孩子能更聰明。同時在父母的陪伴下多去戶外活動。

4

1-3歲寶寶體質增長的黃金時期

1~3歲是寶寶體質增長的黃金階段,骨骼、肌肉、免疫以及消化系統等都將進入全面發育的關鍵時期。進入這一階段,我們開始對寶寶的運動能力、精細動作能力、認知能力、語言能力、社會交往能力等進行培養。多選擇一些動手操作性強、充分開發大腦的遊戲,比如樂高積木、自由繪畫,多多接觸大自然,陪寶寶盡情的玩耍,盡情的奔跑...

芽芽媽寫在最後:

早教班的優勢在於教會家長如何讓孩子在玩中學,給孩子提供穩定的社交環境和各種器材,道具。如果沒有預算,家長在家裡也完全可以做好早教,用心地去陪伴孩子,遠遠勝於只依賴早教班而不從日常生活做起。

『本號原創內容,未經授權任何平台不得轉載,違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