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妙黛
來源:育兒進化論(ID:yuerjinhualun)
養娃多費命,哈哈哈哈哈
有一首「育兒神曲」怎麼唱的來著?
最怕空氣突然安靜,最怕娃突然的關心。
如果孩子安靜了10分鐘以上,不要驚喜,等著你的可能是驚嚇。
如果孩子突然開始關心你,那你真的應該虎軀一震了。
最近,在微博上看到一個視頻,簡直是一言難盡……
孩子安靜了好大一會兒,緊接著一箱牛奶不知所蹤。要不來一場科學探秘?
哦,不。他們只是做了一個「大變活奶」的魔術而已。
太神奇了,奶倒在床上,竟然就消失了,你說驚不驚喜,意不意外?
啥也別說了,挽起袖子,伸出巴掌,展示一下降娃十八掌的威力吧。脫掉衣服,躺在床上,盡情享受這難得又奢侈的牛奶浴吧!
畢竟,這是孩子的一片孝心啊!
一位寶媽說:「我感到了快樂,和對比之後的滿足。」
終於有人說實話了!看到人家的娃都這樣,我終於笑出了聲……
不過也不要高興得太早,這位「滿足」的老母親,必然也是一位有故事的女同學了。
這是她朋友圈的一張照片,你品,你細品。
沒有見識過娃「想像力」的老母親,不足以談人生。
至於「見多識廣」的老母親,請主動聯繫我,如果還有幸擁有兩個兒子的,那我交定你這個朋友了。
快樂當然要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不然呢?
「欣賞」別人家孩子的創造力,簡直是老母親快樂的源泉。
比如這位電腦被娃塗鴉的壯士,凌亂的環境中,好不容易有這台電腦的容身之處。
然鵝,有人並不打算放過它,只想讓它與周圍的環境融為一體……
別看孩子打不開礦泉水瓶,打不開零食包裝。
但是,像奶粉、食用油、麵粉這種東西,他們能分分鐘打開。
那麼問題來了,一桶奶粉300塊,6桶奶粉應該挨多少巴掌?
還有這位英勇的老母親,一扭頭的時間,就喜提一部新手機。
讓我們一起恭喜她,喜提50年後可以打開的手機一部。
這是一部見證歷史,見證滄桑的手機,可以進入傳家寶系列。
「我媽已經三天沒打我了,三天沒打我了……」
廚房這種地方,千萬別放娃進去,容易把媽媽氣死!
一瓶醬油,保證他們瞬間變成靈魂畫手。
如果有幸擁有了兩個孩子,只需要一瓶醬油,就能讓他們安靜大大大大大半天。
自己霍霍的醬油,就算摔倒,也要爬起來。
「媽媽,你休想給我列印作業了, 一整盒墨都已經被霍霍完。
不用誇我,我就是一個小機靈鬼。」
話說,看小姑娘這個架勢,估計平時沒少挨打,儼然一副熟練工上崗的模樣。
看到別人家孩子,都這麼「多才多藝」,心情舒暢多了。
誰還沒氣死過呢,死去活來才是生活的常態。
在家辦公這一個多月,同事們都驚嘆我的工作效率,帶著娃竟然不耽誤辦公。
甚至有人開始懷疑,難不成我就是傳說中的「高情商媽媽」?
呵呵,請尊稱我一聲——「鐵肺公主」。
這世上沒有安靜的娃,只有氣不炸的肺。
當我耐心地做了一個報表,享受一下片刻寧靜的時候,有一個房間,正在受難。
請注意,這些並不是簡單的廢紙,裡面還有大寶的作業,以及,我家的出入證。
當我安靜地做了一頓午餐,客廳可能就變成了這樣。
白花花的是啥?
「媽媽,你看,下雪了!」
「看……看見了……」
小姑奶奶還拉過我的手,給了我一大把「雪花」,說是送給我的禮物。
說什麼來著,最怕娃突然的關心。
深呼吸,深呼吸,人生就像一場戲,因為有緣才相聚。為了小事發脾氣,事後想想又何必。別人生氣我不氣,氣出病來無人替……
後半輩子,估計靠這首詩和速效救心丸續命了。
為什麼我還沒有被氣炸?
育兒路上,不妨讓自己佛系一點。
因為我知道,他們畢竟是孩子,有一顆珍貴的童心。
從大人的角度看,覺得他們很氣人,可是從孩子的角度出發,就能夠理解他們了。
每當眼前一片狼藉的時候,我總是告訴自己:孩子需要探索,孩子需要試錯。
孩子的每一個行為背後,都有他們的行為動機。
我們應該去思考孩子的心理需求,而不是吼一頓,揍一頓。
有一位網友說:這要是我的小孩的話,我肯定往死里打!
這也是很多家長的選擇,覺得孩子「不懂事」,多半是欠揍了。
實際上,孩子不僅不覺得什麼是髒的,而且還不知道自己這樣做是錯的。
動畫片《小豬佩奇》中,佩奇喜歡跳泥坑,她和喬治經常帶著一身泥回來。可是,豬爸爸豬媽媽從來沒有罵過他們,還安慰他們:
「只不過是些泥而已!」
是啊,只不過是些泥而已。
洗個衣服洗個澡,泥自然會消失。可孩子在泥坑裡自由跳躍,釋放天性的感受,可能是一輩子的美好回憶。
生氣的時候,就告訴自己一句,孩子並不是「不長記性」,他們只是到了不可避免的塗鴉敏感期。
還有的孩子喜歡捅「洞洞」,喜歡摔東西,喜歡說髒話,喜歡剪紙,這都是不同階段孩子的成長需要。
大不了就是多收拾一會兒,大不了就是多洗一件衣服。在孩子成長與發育的必然之路上,不如多一些寬容。
要不然咋地?
氣出病來,治病也挺貴的。
妙黛,中科院心理學研究生,一手抱娃,一手工作,還有一顆心寫作的職場媽媽,一個集正經與逗比,美貌與才華於一身的90後姑娘。來源:育兒進化論(ID:yuerjinhual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