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陽縣古代嘉陵江水運十分繁忙,嘉陵江畔,千帆競發,縴夫、船夫雲集,南商北賈,魚貫穿梭,是一處重要的水運碼頭。
唐宋時這裡曾建州,可見其地理位置的重要及經濟、文化的發達。江神廟位於陝西漢中略陽縣城環城西路,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中國長江流域保存最為完整的古氐羌族風格戲院建築群。江神廟整座院落依據地勢高差而建,占地2000餘平方米。
但從其建築規模和部分遺物上看,時間要早得多,因其建築特色具有羌族風格,其木雕裝飾和人物彩繪,有明顯的羌人遺風。
這座江神廟最大特色——這是一座古羌族文化的遺存,最顯著的特徵就是「由外見牆不見木,由內見木不見牆」,十分神奇。廟內有反映古代民俗民情、神話傳說、傳統禮節、戲曲故事的彩繪與木雕板繪近400幅,具有極高的文物考古研究價值和極強的民俗旅遊吸引力。
走進江神廟中,會發現這是一個利用地形高差形成三進式院落,分建有前院、過廳、江神殿、後殿等建築。其中,最有特色的建築是「戲樓」。
大家都知道,中國古典建築講究中軸對稱,但這座戲樓卻是「歪」的。古人為何有這樣的設計,據說是因為戲台對面供奉的江神的塑像,「真假不可對視,神人心可相通」的緣故。
新中國成立後,朱德、劉少奇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路過略陽,曾參觀江神廟,對江神廟建築體現出的民族智慧,大加稱讚。
近年,各級政府撥專款徹底維修江神廟,使江神廟的破敗景況徹底改觀,既煥然一新,又古色古香。使這一不可多得的經典之作,得以有效保護。
走近江神廟,面對古戲樓的精美浮雕,一定會有宛若略陽「清明上河圖」之感……
那鮮活溫暖的煙火人間,正從歷史深處向我們款款而來。我們的耳邊,似乎又響起那深情、原始而遙遠的山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