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向南自駕三小時,走進陝西的香格里拉

2019-12-07     百家旅遊媒體聯盟

水泉坪位於旬陽縣西北邊陲的仁河口鎮。一溪清泉自王莽山潺潺注入腳下的大坪,滋養著千餘畝縱橫交錯的水田,因而得名「水泉坪」。

當地人流傳著一個驕傲的故事。相傳,因水泉坪四面環山,如金盆聚財富,也似椅子聚人才,又因達仁河、旬河穿境而過,南接旬河去湖北,北連秦嶺去長安,東去小河、兩河關水道、騾馬古道通四方,西到桐木過金州(安康)。

為此,旬陽老縣衙選址時,最初定在聚人聚財的交通樞紐水泉坪,因城建破土時冒出一泉好水,掘之三尺,泉水奔涌,泉中竟跑出一隻羊來,人們尋羊到今旬陽縣城的太極陰魚島,不見了羊,便開挖尋找,最後將旬陽老縣衙建於太極城陰魚島至高處,取名「尋羊城」,後易音為「旬陽城」。

在距水泉坪約1公里處,一個叫崩雪峽谷的景區門前,一條巨龍持珠吐水,給水泉坪的水做著注釋。一彎過後柳暗花明,眼前豁然開朗,在地處海拔近千米的山巔呈現一處長8里,面積近1000畝的「平原」,令人賞心悅目,嘆為觀止。

這裡的房屋有延續傳統用石頭砌築的石板房,有磚石砌築的青瓦、紅瓦房,還有混合結構現代建築,整個小村傳統與現代共存,原生態與時尚融合,人們的理念與大城市相通,惟時間在這裡慢了下來。

有水就有橋,在水泉坪村唯一可以稱為「橋」的建築在村西,一旁立著「陝西省千村貧困人口搬遷工程——水泉坪村」石碑,其餘的橋要麼是臨時搭建的木橋,要麼是沒有護欄更像路的橋。村民胡榮華的橋上農家乍聽起來蠻有點味道——橋上,不禁讓人聯想起「小橋流水人家」的詩意般境地。

要到水泉坪,從旬陽縣城沿 211 國道(102 省道)到兩河關,入鄉道至仁河口鎮,再西行六公里達水泉坪。到了水泉坪,青山環抱下的平川陌阡,農家炊煙裊裊起,小橋流水人家。

步入農家,屋檐下晾曬的紅椒土菜,水泉坪的水泡出自采自製的茶,巧婦鐵鍋炊出的鍋巴米飯,亮晶晶、紅艷艷的臘肉,鮮嫩的小菜,帶著露珠的果子,甘醇的杆杆酒,誰憶今夕是何年?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HKKqEW8BMH2_cNUgRdd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