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過創業嗎?」
這是今年過年時表弟問我的問題,我能感受到他的言外之意和那顆蠢蠢欲動的創業心。
我當然想過,試問哪個年輕人從來沒有做過「創業夢」?
騰訊企鵝智庫就曾對20多個省市的5萬多網民做過創業意向調查。
結果顯示:從沒想過創業的人,僅僅占3%。
40%的人經常有創業衝動、或者經常在琢磨這件事;30%的人偶爾會想一下;19%的人已經在創業的路上。
創業者雖多,成功者卻寥寥無幾。
常言道:不能只看賊吃肉,不看賊挨打。
創業成功的例子一個個擺在我們面前,但我們看不到的,是這些創業者在背後一次次的跌倒與起立。
(1)創業者沒有假期
打工者總是嫌假期短,休息不夠,但創業者往往有過之而無不及。
對於打工者來說最無法接受的996,在創業者那裡卻是家常便飯。
在《燃點》這部電影里,記錄了14位創業者的創業故事,其中錘子手機的羅永浩和「新氧」的創始人金星的創業經歷最讓我印象深刻。
羅永浩自從做手機以來,頭髮快掉光了,體重增加了20%,膽結石大了一倍。
有人說他像頭驢,吃很少,乾得多,恨不得24小時拉磨,幾乎沒有私生活。
而金星呢,因為太長時間沒有回家,連女兒都不願意與他親近。
但對我來說,錢很重要,夢想也很重要,但比起這些,我覺得家人和健康更重要。
(2)創業者風險大
去年十月份,我最愛的美劇《矽谷》完結了,主角小分隊經過了長達六季的努力後最終華麗失敗。
很多觀眾表示不滿,為什麼不給他們一個圓滿結局?為什麼努力過後等來的還是失敗?電視劇有必要這麼殘酷嗎。
但我卻覺得,這個結局格外真實。
現實中沒有哪個企業可以一片坦途地走下去,也沒有哪個人可以只靠對夢想的堅持創業成功。
數據顯示,近 5 年來,大學生創業人數近乎翻了一番,創業率已達到 3%,而已開發國家只有 1.6%。
那這3%當中有多少成功了呢?
數據顯示,真正活下來的,只有5%。
就拿這次的疫情舉例,很多小微型企業都沒能熬過常漫長的假期,就連很多線下大型公司也因為損失過於慘重只能宣布破產。
北京K歌之王,這所王思聰曾經一晚上消費250萬的超大型KTV,已經宣布破產關店。
在老鄉雞最近發布的視頻里,董事長透露已經至少虧損了5個億...
創業很難,不是一般的難,就像馬雲說的:「今天和殘酷,明天更殘酷,後天很美好,但大多數人死在明天晚上,看不見後天的太陽。」
(3)創業者壓力更大
網上有句話我印象很深:打工者只用向老闆負責,而創業者要向所有人負責。
我不是創業者,所以我不需要承擔公司生存壓力,我只需要每天例行公事地上下班,寫出幾篇質量還過得去的稿件,這樣無論公司盈利與否,我都可以在月中領到一份還不錯工資。
如果公司倒閉,我也可以沒什麼壓力地馬上尋找下家。
但老闆不一樣,整個公司的運作他都得盯,每個環節都得懂一點,防止被渾水摸魚,最重要的是,必須想盡辦法盈利。
而那些突如其來的天災人禍,就能將一個大企業打擊得體無完膚。
近期,整個中國的餐飲業正在接受史無前例的大考。
西貝餐飲董事長賈國龍在1月31日接受採訪時表示,如若疫情不能得到及時控制,西貝就算貸款給員工發工資也撐不過3個月。
創業的艱難,或許只有真正經歷過的人才有切身體會。
成功人士的創業故事總是好聽的,不過這往往是因為失敗者沒有機會講故事。如果你真的想要創業,先想清楚,你是否能做到以下幾點。
(1)高度自律
很多人覺得創業的優點之一就自由,沒有天天催你上班,自己想開工就開工,想休息就休息。
然而現實很殘酷,沒有哪個創業者的創業生活是在休假中度過的。
正因為創業時無人監督,所以創業者更要高度自律,然而世界上最難做到的就是自律。
我有一個正在創業中的同學在朋友圈曬出了自己定的鬧鐘,每天起床時間在五點左右。
雖然我不知道他具體要幹嘛,但這種自律強度還是把我狠狠嚇到了。
就像趣學車的CEO劉老木說過的那樣:創業是反人性的,要創業就不要像地球人一樣去生活。
(2)保持高度學習力
很多在職場打破了幾年的小年輕都有這樣的誤解:既然我自己就有技術,那為什麼不自己創業,還要給別人打工?
事實上,一個成功的創業者不可能只對某一個領域很精通。
人一旦開始創業就會碰到非常多從前沒有想過的麻煩,在這種情況下,應變能力和學習能力就顯得至關重要。
拉丁人有一句諺語叫:提防那隻念一本書的人。
單一的知識不僅僅無法滿足創業的需求,更會將一個人的眼界變得狹隘。
真正能把企業做得風生水起的大老闆,一定是一個會學習而且持續學習的人。
(3)有預見性
雷軍有句話:站在風口上,豬也能飛起來。
問題是,大多數人找不到這個風口,或者在找風口的路上先掉進了「坑」里。
這是因為,能夠目光毒辣得看見風口的人往往都有很強的預見性。
柳傳志曾經講過:企業家要吃著碗里的看著鍋里的瞄著地里的。
預見性就是要比其他人更早看到未來,當然,這不僅僅是指商機,也指危機。
那麼,我們該如何培養自己的「預見力」呢?
拿破崙曾說過:如果說我對一切胸有成竹的話,那是因為我一直在思考。
想要培養「預見力」,就要在終身學習的同時保持終身思考。
創業是充滿激情的,也是充滿痛苦的。
選擇夢想的同時,你也選擇了一條艱難,孤獨的道路。
雖然不是所有人都能成功看到「明天的太陽」,但這段奮鬥的過程同樣可以成為自己人生中難得可貴的一段回憶,畢竟你奮鬥過,失敗過,哭過,也笑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