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員殷桃說「少女感」,對顏值的過度追求,一步步毀了我們

2019-10-06     迪迪乾貨

01.「少女感」這個詞反覆被提起,是因為我們對顏值過分執念

前段時間,演員殷桃的一句:什麼時候女演員只有少女感。這句話上了熱搜,立刻引起大家的爭論。

最近這幾年,我們對顏值的評論越來越多,從女明星的少女感,再到對普通人的顏值加以評判,這當中也出現了很多金句,比如顏值就是正義,這是一個看顏值的時代,顏值不好工作都找不好,顏值好就是一塊敲門磚……

我們對顏值有過分的執念。

我們希望永遠年輕,永遠臉上都有膠原蛋白,覺得做一個獨立女性,第一步就是顏值要高。

為了顏值,我們喪失很多人生樂趣。

我們不允許自己有大幅度的臉部動作,不允許去玩皮划艇、戶外運動、潛水,這些運動也許中國女性喜歡,但害怕皮膚曬黑,所以不敢。

美國夏威夷有一個60歲奶奶,她叫奧德麗薩瑟蘭,別人在這個年齡段說的是兒孫滿堂,而她可以很自豪地說:「她的一生就是圍繞著充氣皮划艇進行孤身長途旅行。

這張臉布滿了皺紋,卻寫滿了故事

1980年到2003年這23年間,奧德麗就沿著阿拉斯加和加拿大的不列顛的哥倫比亞海岸線航行了12800多公里,其中大約12400公里是獨自完成的。之後她還在希臘群島、蘇格蘭、夏威夷航行了幾千公里。

她給自己規定:每年夏天必須在荒野中冒險一次。

她的臉布滿了皺紋,皮膚黝黑,但她享受這種快樂。

我們外表不斷被外界評價,我們就不能自在地生活。

我們會覺得所有的成功和幸福都取決於外界對顏值的評價,這些評價就像一面「鏡子」,一直擺在我們面前。

我們太過頻繁照鏡子,就會不斷被「美麗問題」所困擾。

美貌夠用就好,過分講究,會讓我們變得不自由,不自信。

真正的美是要有滋味的,只有一張空洞的皮囊,這是低級的美。

02. 病態下的審美文化,暴露出女性用男性視角看待顏值

有句古話叫做「女為悅己者容」,意思是說女人打扮漂亮是為了自己,為自己而活。但在中國,這句話別說男性認不認同了,很多女性自己都不認同。

因為她們潛意識裡長著一雙男性的眼睛,這雙眼睛不斷提醒她:「你想要當一個獨立女性,就要比別人更美,不能老,不能喪。

直播平台上有很多網紅臉,很多人都吐槽這種網紅臉太醜了,沒有辨識度,但這種聲音很快就被壓住了,因為這張網紅臉有無數的男性願意買單。

還記得今年8月份,某直播平台出現的一個囧事嗎?

18歲蘿莉變成58歲大媽,在平時做直播的時候用圖片擋臉,展示甜美聲音和性感傲嬌的身材,給粉絲幻想,她是一個美貌天仙的小姐姐。

抱著這種幻想,很多宅男會花錢,有一個土豪,在直播間刷過10萬人民幣。

這樣的例子不會就此止步,每天都在發生,只是現在還沒有曝光。

你能說這到底是誰的錯嗎?

沒有一個標準的答案。

再往前推,歷朝歷代都有獨特的關於審美標準,如「英雄的秦代,博大的唐風,端麗的宋代,清秀的明清」,言辭雖簡練,卻道出各個時期標誌性的美人標準。

你有沒有想過,這個標準是誰定下來的?是女性自己定的嗎?

不是,是男性。

在男權社會下,男性對女性有絕對的評判權和主導權。

正是這種基因,直到現在21世紀,我們對顏值的批判,大多是男性視角。

可以毫不誇張的說,封建社會中國的纏足文化與現代人對網紅臉的追求,有異曲同工的地方。

中國的纏足文化明明是陋習,將原來好好的雙腳纏起來,硬生生變成「三寸金蓮」,認為這才是女子應有的美。

「三寸金蓮」的美是封建男權社會加強在女性身上的畸形美。而現在的網紅臉之所以能吃香,有一部分原因是男性會對女性「品頭論足」,而女性嘴上說不在意男性的評價,但內心其實非常在意。

就像英國知名藝評家John Berger在《觀看的方式》里提到:女性的內在審視者其實是男性。

03.缺乏真正的美學,才會導致低幼兒想要依靠整容變美

人是視覺的動物。

隨著科技和媒體手段的發展,傳播速度更加快,地域更加廣,視覺文化衍生的美顏崇尚,在今天數字化時代,由網絡、手機、觸屏電子產品、數碼產品、時尚廣告、影視作品合力將心理崇拜推向了高峰。

隨著「范冰冰的臉」「迪麗熱巴的眼睛」走紅,我們對美人的熱衷不再局限於才子佳人,英雄美人的套路,而是將容貌的功利性放大。

有無數的心理學證明,公民會投票給長得更好看的候選人;法官會給長得好看的被告更寬鬆的判詞;教師在給長得好看的學生評分會手下留情。這意味著大眾對顏值的偏愛已經影響方方面面面了。

而我們的家長老師從來沒有真正意義上教過「什麼是美」這個問題,只會簡單的說一句心靈美才是真的美,可這話只是一句正確的廢話,沒有任何建設性幫助。

小時候,為了讓孩子好好讀書,我們教育孩子不允許化妝,衣服不能穿很貴的,要按照家長的要求;學校也沒有一節課是講「美學」的。

你會發現,家長們帶孩子去博物館,看名人畫像,是說不出這幅畫美在哪裡,只會簡單說:這畫真美,畫的好看,而孩子其實不知道這畫到底美在哪裡?好看在哪裡?如何去欣賞一副作品呢?

正是對美學知識的匱乏,低幼兒對美的認知是來源於網絡。網絡告訴孩子們,現在社會已經從自然美過渡到人工美,只要你肯花錢整容,化妝,修圖,就可以成為網紅臉,得到他人的喜歡,甚至收穫到金錢。

2018年,新氧發布的醫美行業白皮書顯示,中國每100位醫學消費者中,有64位是90後,19位是00後,90後已經成為整容整形的絕對主力軍,中國也成為全球醫美發展速度最快的國家,有些人通過整容變美獲得了自信,有些人因手術失敗陷入一次又一次修復面容的惡性循環。

除了整容之外,修圖軟體和照相軟體也是網紅臉的一大來源。目前比較火的幾大照相軟體有美顏相機、Face激萌,B612咔嘰等。他們的標語都給美有關,比如美顏相機的標語是:全身模式,拍出超美全身照;Face激萌的標語是:你就這麼好看;B612咔嘰:點綴你的自然美……都在誘導你變成大眾認可的美。

根據百度手機助手顯示,截至2018年1月6日,美顏相機有2.4億下載次數,這只是其中一個下載渠道,實際不止2.4億。截至2018年1月末,B612咔嘰軟體微博話題瀏覽人數達8302萬。

這些數據都在側面告訴我們人們對網紅臉的接受程度。

認知美學認為,「後天形成的知覺模式因素分為兩類,一類是由長期的、穩定的社會造成的一般文化性因素,另一類是具體的社會存在造成的社會性因素。」

這就意味著網紅臉對於大眾審美眼光的影響將會越來越穩定,越來越模式化。

04.把顏值想成有用的東西,而不是擺設

我們很難靠一己之力改變大環境,但我們可以從自己做起,你要將自己的容貌想成有用的東西,可以讓我自己做喜歡的事情,而不是當一個花瓶擺設。

在病態的審美文化中,我們都認為顏值是為了讓別人看和評價而存在的。很多人不斷的整容 、修圖濾鏡,到最後也有些迷茫,我到底為什麼要整容,為什麼要拍照5分鐘,修圖5小時呢?

為了自己好像有一點,更多的是為了成為別人眼中的「白月光」。對於平常來講,美貌夠用就可以了,只要做到4點:

體態優雅:不要相信「體重兩位數的女人才是未來。」鬼話。每一個人的體重都有一個平衡點,低了或者高了,身體都會有問題。就像一個中年婦女,過於瘦,反而顯得更老,而稍微胖一些,豐腴一些,顯得更加年輕。

除了體重之外,最重要的是體態,顏值很好,體態很糟糕,駝背,坐姿不端正,這些都會影響一個人的氣質,你有一種漂亮的臉,但體態糟糕,就毀了一大半。與其想著修圖,整容,還不如讓自己的體態變得更挺拔,有氣質。

做好皮膚工作:很少有人一出生,臉就是完美的。對於大多人而言,都有不足之處。所以不用變得太過完美。做好基礎的護膚工作,保持乾淨。在適當的場合,化淡妝表示尊重。

寧願買幾件貴的,質量不錯的衣服,也不要買太多廉價的衣服:進入到社會,在你的能力範圍內,選擇買基礎款、質量又不錯的衣服。剛進入職場,很多人還有學生氣,選擇符合你年齡段的輕職業裝,會幫助你增加信心和職業感。在家裡穿廉價的衣服可以,出門工作,衣服過於廉價,別人會懷疑你的身價和能力。

美貌的最大敵人是時間,要學會與時間做朋友:能抵抗你容顏衰老的不是玻尿酸,而是時間。隨著時間的流逝,你的才華、財富、經驗、氣質、情緒的控制力都會影響你的容貌。越長大,如果你除了顏值之外,其他的一無是處,就算你有一張好看的皮囊,也只是一個花瓶。花瓶再美,也有膩的一天。

對美貌的追求,不是女性最重要且唯一的目標。

你身上的皺紋,你眼神的滄桑都代表你的經歷,都在訴說著人生的滋味。

美貌夠用就好,這樣才能實現真正的「美貌自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L0BjoW0BMH2_cNUgyEa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