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笑見教養

2019-10-24   野外花蕾

在平時的生活中,朋友之間適當的開點玩笑,可以拉近彼此的距離,增加彼此的感情,可以緩解緊張的氣氛,給人帶來幽默和輕鬆。

但是,如果不考慮開玩笑的對象、場合,超過了尺度,那麼,就會給別人帶來情感和心理等方面的傷害。

開玩笑,能夠直接反映一個人的智慧,同時也能夠體現一個人的素質和修養。

有教養的人,說話進退有度,開玩笑是為了調解氣氛,取悅別人;而缺乏教養的人喜歡用別人的弱點開玩笑,滿足於在言語中抬高自己,貶低其他人。



有不少人聊天時喜歡調侃他人隱私與短處。

「你怎麼胖得跟頭豬一樣」

「長高了啊,是不是墊內增高了」

「別再用屌絲機了,找不到女朋友」

「沒想到你這麼丑,生的小孩還挺俊的」

「姐,看你這麼成熟就知道是70後」

「又化妝了,是不是想男人想瘋了」

美其名曰「活躍氣氛」「這是玩笑你懂不懂?」

拿女人的外表、年齡與私生活開涮,這些不是幽默,是嘴賤。

調侃一個男人「賺錢少」「個子矮」「娘娘腔」,這不是玩笑,是沒教養。

如果拿一個人傷口開玩笑,覺得正常,別人不原諒你你甚至埋怨,真的是很沒內涵。



每個人都有自尊,我們不僅僅要維護自己的自尊心也要學會維護別人的自尊心,不僅僅要學會感恩禮貌也要學會給別人台階下,而不是以玩笑方式進行打擊,宣洩不滿。

肆無忌憚的玩笑,各懷鬼胎的玩笑,不叫玩笑,是一種沒有內涵的表現。

在玩笑中,尤其在公眾場合中,一定要避免揭人短處,談論過去糗事,天生缺陷,對方家庭,隱私秘密。

不要說想活躍氣氛,真想活躍氣氛為什麼不拿自己開刀。

不要說沒有惡意,真沒惡意為什麼偏偏戳人痛處。

被人開涮,快活的是別人,憋屈的是自己。

可沒了你別人還不是照樣活?

何必為別人的快活委屈自己。

所以,下次再遇到拿玩笑捅你刀子的人,一定要立馬捅回去。

再遇到說「開個玩笑,至於嗎」的人,一定要微笑回他:「至於。」



《傲慢與偏見》中有句話:「要是一個人把開玩笑當作人生最重要的事。

那麼,最聰明最優秀的人——不,是最聰明最優秀的行為——也就會變得可笑了。」

玩笑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顯的一個人幽默,風趣,可愛。

但是玩笑沒開好就顯得特別沒文化沒內涵沒素質。

有些玩笑不合時宜,有些玩笑就純屬惡意。

網絡上遇到惡意玩笑,可以乾脆拉黑對方。

可生活就複雜得多。

人多的場合,或許是為了避免大家尷尬,不想留下「心眼小」「開不起玩笑」的印象,面對無良玩笑,有人選擇忍氣吞聲。

可是別人怎麼想呢?

我們每個人要尊重別人才能獲得尊重,要維護別人自尊和面子給個台階非常重要。

有時候你讓一個人下不了台,暗自沾沾自喜,覺得自己贏了,自己酷,其實你輸的很徹底,因為從頭到尾都不如那個忍氣吞聲不計較的人。



常言道,「說出去的話,潑出去的水。」

生活中,常有人口無遮攔地笑人痛處,自以為是地揭人傷疤;當被開玩笑的人表露不滿的時候,又以「玩笑」為藉口,輕描淡寫地遮掩過去。

這真的不叫幽默,叫人身攻擊。

有修養的人,不會妄自揭人短處,肆意戳人痛點。

因為懂得尊重,所以願意理解他人的處境;因為有同理心,所以不會嘲笑挖苦。

畢竟玩笑,雙方都笑了,才能好玩又好笑。

看到過這樣一句話,感覺很在理,開玩笑是為了讓人笑,而不是讓人生氣。

的確開玩笑,該是在合適的時間,合適的地點,對合適的人說合適的博人一笑的話,而不是為了滿足自己的口舌之欲,以玩笑的名義,口無遮攔。



人與人之間講究的是出言有尺,嬉鬧有度。

真正懂幽默的人不在於他如何巧舌如簧,而在於他懂得照顧他人的感受,知道什麼該說,什麼不該說。

不亂開玩笑,是一個人的高級修養

玩笑,玩笑,就是要讓大家都笑。

凡事過猶不及,玩笑亦是如此。

真正有修養的人,懂得照顧他人的感受。

開玩笑時,不會錯把沒素質當真性情,不會把自己的惡趣味當幽默。

今後,願我們口出之言,都能三思,無意義的玩笑少開,傷人的玩笑不開。



如果再有人對我說,我這人說話太直,你不要介意,我會說,不好意思,我很介意。

所以,開玩笑一定要注意場合,把握尺度。

願我們都能說出春風之語,不涉臘月之寒。

出言有尺,玩笑有度,過猶不及,物極必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