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泡在隔年的眼睛裡
裊裊的熱氣襲人
裊裊的香氣襲人
濃濃淡淡的春色
一片兩片三片掛滿枝頭
關於傳說
中國歷史名茶「太平猴魁」的傳說,太平猴魁是中國歷史名茶,
創製於1900年,主要產於黃山北麓的太平、涇縣、寧國一帶。
傳說很久以前,在黃山居住著一對白毛猴,生下一隻小毛猴。有一天,小毛猴獨自外出玩耍,來到太平縣,遇上大霧,迷失了方向,沒有再回到黃山。老毛猴立即出門尋找,經過幾天的跋涉,不但沒有找到小毛猴,老毛猴自己也病死了。附近的一個老頭髮現了這隻病死的老猴,心地善良的他就將它埋在了山岡上。埋好後,他忽聽有個聲音說道:「老大爺,我會報答你的。」
轉眼到了第二年春天,老頭來到山岡上采野茶時,發現整個山岡都長滿了綠油油的茶樹。老頭正在納悶,忽聽有聲音對他說:「這些茶樹是我送給您的,您好好栽培,今後就不愁吃穿了。」這時老頭才醒悟過來,這些茶樹是神猴所賜。
為了紀念神猴,老頭就把這片山岡叫作猴岡,把從猴岡採制的茶葉叫作猴茶。由於猴茶品質超群,堪稱魁首,後來就將此茶取名為太平猴魁了。
關於製作
1、採摘
猴魁採摘極為考究。清晨朦霧中就上山摘采,霧退即收工,一般只採到上午10時。在採摘過程中遵循「四揀」得原則:揀高山不揀低山;揀陰山不揀陽山;揀生長旺盛的柿大茶棵,不揀其它品種的茶樹;揀挺直茁壯的嫩梢,不揀弱梢病枝。
2、揀尖
鮮葉採摘後倒在揀板上,按一芽二葉的標準一朵一朵的進行挑選,做到過大不要,過小不要,過瘦不要,彎曲不要,無芽不要,淡色不要,紫色不要,病蟲危害不要。
3、攤放
對精心挑剔出的鮮葉原料攤入竹匾或竹墊上,攤放時間4—6小時,使鮮葉輕微萎雕。
4、殺青
採用鍋式殺青,以木炭為燃料,投葉量50-100克,鍋溫120℃左右,炒制時,不時變換手勢,使茶葉形成獨特的扁、平、直形狀。
5、烘乾
烘乾分頭烘、二烘、拖老烘。頭烘;用四個烘籠對殺青葉即行烘焙。
關於外觀
一、太平猴魁外形兩葉抱芽,扁平挺直,自然舒展,白毫隱伏,有「猴魁兩頭尖,不散不翹不捲邊」之稱。葉色蒼綠勻潤,葉脈綠中 隱紅,俗稱「紅絲線」;蘭香高爽,滋味醇厚回甘,有獨特的猴韻,湯色清綠明澈,葉底嫩綠勻亮,芽葉成朵肥壯。
二、「太平猴魁」的色、香、味、形獨具一格,有「刀槍雲集,龍飛鳳舞」的特色。每朵茶都是兩葉抱一芽,平扁挺直,不散,不翹,不曲,俗稱「兩刀一槍」,素有「猴魁兩頭尖,不散不翹不捲邊」之稱。
三、太平猴魁其成品茶挺直,兩端略尖,扁平勻整,肥厚壯實,全身白毫,茂盛而不顯,含而不露,色澤蒼綠,葉主脈呈豬肝色,宛如橄欖;入杯沖泡,芽葉徐徐展開,舒放成朵,兩葉抱一芽,或懸或沉;茶湯清綠,香氣高爽,蘊有誘人的蘭香,味醇爽口。
關於沖泡
1、玻璃杯沖泡
用具:玻璃杯。
投量:2.5克。
水:純凈水。
水溫:85度。
方法:採用下投法,先注水四分之一浸潤,半分鐘後加滿。
浸泡時間:5分鐘。
品評:湯湯色黃綠、亮,滋味甘醇厚滑,蘭花香悠長持久。
2、蓋碗沖泡(三泡)
用具:白瓷蓋碗、公道杯、品茗杯。
投量:3克。 水:純凈水。
第一泡: 水溫:85度。
方法:順碗邊注水,不加蓋。
浸泡時間:60秒。
品評:湯湯色黃綠、亮,滋味甘潤醇滑,蘭花香悠長。
第二泡:
水溫:85度。
方法:順碗邊注水,不加蓋。
浸泡時間:2分鐘。
品評:滋味甘醇厚滑,蘭花香持久。
第三泡:
水溫:90度。
太平猴魁的泡法:順碗邊注水,不加蓋。
浸泡時間:3分鐘。
品評:滋味基本同上,蘭花香悠長。
關於功效
太平猴魁茶葉性味甘,苦,微寒,是中國傳統的天然保健飲料。
1、興奮作用:茶葉的咖啡鹼能興奮中樞神經系統,幫助人們振奮精神、增進思維、消除疲勞、提高工作效率。
2、利尿作用:茶葉中的咖啡鹼和茶鹼具有利尿作用,用於治療水腫、水滯瘤。利用紅茶糖水的解毒、利尿作用能治療急性黃疸型肝炎
3、強心解痙作用:咖啡鹼具有強心、解痙、鬆弛平滑肌的功效,能解除支氣管痙攣,促進血液循環,是治療支氣管哮喘、止咳化痰、心肌梗塞的良好輔助藥物。
4、抑制動脈硬化作用:茶葉中的茶多酚和維生素C都有活血化瘀防止動脈硬化的作用。所以經常飲茶的人當中,高血壓和冠心病的發病率較低。
5、抗菌、抑菌作用:茶中的茶多酚和鞣酸作用於細菌,能凝固細菌的蛋白質,將細菌殺死。
6、防齲齒作用:茶中含有氟,氟離子與牙齒的鈣質有很大的親和力,能變成一種較為難溶於酸的「氟磷灰石」,就象給牙齒加上一個保護層,提高了牙齒防酸抗齲能力。
7、美容護膚:太平猴魁茶葉中所含的維生素C,具有防止皮膚老化,清除肌膚不潔物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