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喝拉撒睡,這是人的基本需求。不過,平時大多數人都只重視「入口」卻忽視「出口」。
即使如此,我們的身體仍然十分「誠實」地表達著排泄的重要,畢竟,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忍飢挨餓,但是卻很難長時間憋住二便。
而且,就在前天,糞便又「刷新」了一下它在人們心中的地位。
2月1日晚,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透露,該院肝病研究所在感染者大便和肛拭子中已發現病毒核酸,目前,研究人員正在做進一步分離病毒的研究。
簡單點說,就是病毒很可能存在除飛沫傳播及接觸傳播之外的第三種傳播渠道:糞口傳播。
但是,病毒離開人體後,在糞便中能存活多久?裡面的病毒量經過傳播足夠高到導致人生病嗎?這些問題還不清楚。
而且,國家衛生健康委也在發布會上強調「糞口傳播還沒得到證實」,所以我們不必太過於恐慌。
只是,把預防做在前,總是一件有意義的事。
什麼是糞口傳播?
聽著「糞口」二字,很多人胃裡一陣泛酸。畢竟,糞便怎麼能輕易接觸到我們的口鼻呢?
其實,糞口途徑指的是傳染病的傳播方式,絕大多數人對它的另一個名字「經消化道傳播」更為熟悉。
通過糞口傳播的常見疾病有很多,比如A肝、戊肝、傷寒、霍亂、手足口病,還包括蟯蟲病、蛔蟲病等寄生蟲疾病。
因為一些傳染性疾病的病原體能夠在大便之中存活,所以可以通過消化道排出的糞便進行傳播。
南方醫科大學生物安全實驗室教授張其威,在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時介紹:
帶有病原體的大便排出來後,至少可以通過兩種方式傳播給人——
第一,糞便沾到了褲子的某個部位,然後手碰到了褲子的這個部位,再碰到鼻子或者嘴巴,人就會被傳染病毒。
第二,感染患者上完廁所沖馬桶時,沖馬桶的水一般有較大的衝擊力,糞便中的病毒就有可能漂浮空中。如果廁所是封閉的,通風效果不好,有人正好在馬桶旁邊,就有可能通過呼吸被感染。
除此之外,如果農民用了被病毒污染的糞便給蔬菜施肥,人若沒有將這些食物充分洗凈燒熟,吃了這些食物就可能被感染;
再如,被病毒感染的人排便後沒有洗手,又直接用手接觸了別人的食物或餐具,那一起用餐的人就會被感染。
切斷糞口傳播,一種方法足夠
切斷糞口傳播,是預防多種疾病的一個重要環節。
除了將食物洗凈煮熟,「飯前便後」洗手是切斷消化道傳播最簡單易行的方法。
洗手時應注意使用肥皂、香皂、洗手液等清潔用品,並用流動水沖洗,時長不少於20秒。
如果仍然擔心,家裡的廁所每天用84消毒液或漂白粉按1:100比例兌水消毒,也能有效切斷該傳播途徑。
來源:雲南中醫、養生中國
編輯:珠海市場監管團隊
聲明: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後台,我們將24小時內進行處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KHZRGXABjYh_GJGVaIl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