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經常說,「小心肝」「心肝寶貝」,把肝看得和心同等重要。
的確,肝臟是人體最大的解毒器官、新陳代謝中心,一旦受損,將百病叢生,正如古人所說,「懨懨肝病中,乘衰百疾攻」。
然而,很多人只是嘴上隨便說說,根本沒把肝當成寶貝一般疼愛,反而讓它備受折磨。
才28歲,男子就查出肝癌晚期!病肝重11斤
今年28歲的李先生,3個月前因噁心、腹脹、食欲不振到深圳市三醫院就診。殊不知,檢查結果讓他大吃一驚:他的肝硬化進展到了終末期,還得了原發性巨塊型肝癌。
原來,李先生確診B肝已經10多年了,母親和姐姐都患有B肝,但一家人都沒怎麼重視。除了小時候吃過幾個月的藥,他也沒怎麼規律複診、治療。
不僅如此,他抽煙、酗酒的習慣已經持續了10年,每天都要喝上半斤40°的白酒,導致患上酒精肝。
更要命的是,他還常常熬夜玩手機,熬到一兩點是家常便飯。
在就診前的很長一段時間裡,他都沒有感覺到身體有什麼不舒服。直到就診,卻已是肝癌晚期。
不過幸好,他很快等到了肝源,可以實施換肝手術。醫生從李先生的腹腔里取出了布滿腫瘤的病肝,重量達到了11斤,是正常成年人的3-4倍!
他是不幸的,年紀輕輕就查出了好發於四五十歲人群的肝癌;但他又是何其幸運,還有生存機會,更多一確診就是肝癌晚期的,可能沒過多久就去世了。
而他對疾病的不管不顧以及生活方式的放縱,也給予了當下年輕人一個警醒:漠視健康,終將付出代價。
身體不痛不癢的,怎麼就得肝癌了?
很多人患病者常常感到不解:平時自己的身體不痛不癢的,怎麼就得肝癌了?生活中,我們時不時會聽說誰家的親戚確診了肝癌,沒熬幾個月就離世了。
這和肝臟愛「忍氣吞聲」的特性有關。平日裡,肝臟雖做得最多,勞苦功高,卻從不邀功,有什么小病小痛也不會「撒嬌」、「訴苦」。
因為肝臟的代償能力很強,即使壞了一點,肝功能還能維持在正常水平,所以早期常常不會有症狀,只有被腫瘤大得頂到了肝包膜才會疼痛,這也導致了一個可怕的現狀:很多肝癌一發現就是晚期。
另外,有些人對自己的身體不是很上心,即使右上腹肝區隱隱作痛,也覺得忍忍就過,白白錯過肝的求救信號。
肝癌預警信號,不要一一錯過
大家應該都知道,肝癌有三部曲,即「B肝/C肝-肝硬化-肝癌」。儘管從第一部到第三部,並非是一時半會兒的事,但如果有肝病,再加上不良生活方式的推波助瀾,得肝癌的風險會大大上升。
因此,有肝病的人若出現如下異常症狀,要引起重視。
1. 肝區疼痛
肝臟包膜上覆蓋著神經,當腫瘤長大到壓迫包膜時,肝臟會出現疼痛,表現為間歇性、持續性右上腹鈍痛或刺痛。
2. 食慾變差、腹脹、噁心
食慾下降、腹脹、腹瀉、噁心、嘔吐等消化道毛病,可能暗示你的肝出問題了。
3. 疲憊、乏力
總感覺疲憊、乏力、頭暈、發低燒,短時間內莫名暴瘦。
4. 黃疸
當有尿黃、眼黃、皮膚黃的黃疸表現時,通常意味著已經到了肝癌晚期。
5. 皮膚出現蜘蛛痣
痣的中心有突起,周圍有網狀小血管輻射,且有分支,整個痣的直徑為0.2~2厘米,看上去就像一隻紅色的蜘蛛趴在皮膚上,如果用鉛筆尖壓迫中心部,整個痣便會消失。
圖源:網絡
蜘蛛痣通常出現在手、面、頸部、前胸部及肩部等身體部位。多數學者認為這和雌激素代謝有關,常見於肝炎、肝硬化、肝癌病人。所以一旦出現,儘早就診。
最省錢、最有效的養肝護肝法
戒酒,尤其是雜酒
酒精是慢性B肝和慢性C肝患者發展成肝癌的催化劑。一杯酒下肚,大部分的酒精在肝臟中代謝,產出乙醛。
乙醛就像是裝修污染中的甲醛一樣,會對器官、組織產生毒性作用,損害細胞DNA。
特別是喝雜酒,也就是一會兒喝白酒,一會兒喝紅酒,一會兒喝啤酒,這樣更傷肝臟、脾胃和腎臟。
請記住:多喝一滴酒,就是向肝癌再靠近一步。
定期體檢、打疫苗
打B肝疫苗、定期進行體檢,尤其是肝癌高危人群,至少每半年體檢一次(包括肝功能、HBV DNA、甲胎蛋白與肝臟超聲等檢查)。
高危人群:
慢性B型肝炎、C型肝炎病史;
家族中已有確診肝癌患者;
30歲以上男性及長期酗酒者;
脂肪肝、肝硬化病人;
長期食用腌制、煙燻、霉變等食品者。
篩查方法:
甲胎蛋白(AFP)+腹部超聲,這是目前經濟實用且有效的早期肝癌篩查方法。
不要熬夜
熬夜雖不會直接傷肝,但長期生物鐘紊亂卻會對內分泌系統和植物神經系統造成傷害,自然,肝臟也無法免受其害。
多一點「綠」
要想日子過得去,生活必須帶點綠~
這裡的「綠」,指的是日常飲食中應多攝入深綠色蔬菜,如油菜、菠菜、西藍花等。
其他深色蔬果如紫甘藍、海帶、木耳、紫葡萄、紅葡萄、藍莓等,也有助於幫助肝損傷的恢復。
老話常說,疾病的預防大於治療。預防往往是最省錢、最有效的方法,希望大家都能從一開始就把肝養好、護好,而不是等肝出事了才後悔莫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K85EWHEBiuFnsJQV21j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