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秋遊河南,山西第20天,10月22日。
早上6點,出了旅館門20米,就上了停在五台山火車站,站前廣場上的大巴,6點半鐘大巴準點載著半車遊客往五台山景區出發。
出了砂河鎮,車子上了一條叫」砂石線」的水泥路,砂石線是一條兩車道的山路,早晨路上來往車輛很少,砂石線如同一條長龍一會上山,一會下山,左彎右彎,看著車窗外太行山晨曦下美麗的風光,坐在車上一點也不寂寞。
大巴開了約一個小時,到了五台山景區大門,所有旅客下車買135元門票從入口處進景區,同壺口瀑布,王家大院一樣,五台山景區也是60周歲免門票,我們倆憑身份證免費省了不少錢,進景區後遊客再上車,大巴繼續開到景區停車場。
五台山在太行山系的北端,跨忻州市五台縣、繁峙縣、代縣、原平市等5個縣,周圍五百餘里,由一系列大山和群峰組成。其中五座高峰峰頂平坦如台,故名五台。
除了東南西北中五個台,五台山景區的主要景點都集中在台懷鎮周圍景區中央,不用交通工具就可從一個景點走到另一個景點。
在五台山眾多的寺廟中,五爺廟是間不大的廟宇,但這裡是五台山香火最旺的寺廟之一,也是名聲最大的寺廟。在信徒的心中,這裡是五台山許願的聖地。五爺,傳說中是東海龍王第五個兒子, 是東海龍宮的財神,總管人間的收成。世人供奉五爺,把五爺當成有求必應的象徵。
塔院寺,位於顯通寺南側,這裡原來是顯通寺的塔院,明代重修大白塔時單獨成為一座寺廟,因為寺中有大白塔,故稱為塔院寺。寺中的大白塔,是寺內的主要標誌,也是五台山的標誌性建築,在紅牆、琉璃瓦殿頂的陪襯下,顯得尤為壯觀。據考證如今的大白塔始建於元大德六年(1302年),由尼泊爾知名匠師設計建造。
塔院寺木牌坊,是明代遺留下來的珍貴木雕作品,這些木製構件,都經過精工雕飾,用工精細,龐大宏偉,讓人嘆為觀止。
菩薩頂位於顯通寺後的靈鷲峰上,寺前有108級石台階,向上迎面是一座木牌坊,上書「靈峰勝景」四個大字。
木牌坊下的這108級石台階,足有8米寬,兩邊有磚牆護欄,只是相當陡峭,一口氣爬到中央,已經氣喘噓噓,連忙就地坐下來歇會再爬,又歇了兩次才爬到木牌坊。
菩薩頂主要殿宇,都用黃、綠、藍三彩琉璃瓦覆蓋。最出名的乾隆御碑,矗立在東院,為方形巨石雕成,碑身高達六米多,四面各寬一米三,碑文分別用漢、蒙、滿、藏四種文字鐫刻,是五台山最高大的石碑。
五台山名列四大佛教名山之首,景區現有寺廟40多座,要想看全要幾天時間,我們一個上午就把台懷鎮主要景點看差不多了,午飯後往黛螺頂去,那裡雖然是台懷鎮最高的景點,但有索道,上下不費力,應該不用太多時間。
11點40分到了黛螺頂索道上行站,誰知道索道因風大停開了,在索道站等了20分鐘,索道工作人員說風太大,暫時開不了啦。
索道站旁有登山步道」大智路」,2.2米寬的石板直路,兩旁均有磚牆砌就的護欄,還有鍍鋅鋼管扶手,雖然沒有108級台階的旅菩薩頂步道陡峭,但聽索道工作人員講這條步道是1080級台階,是菩薩頂步道的10倍!
我站在登山步道前心裡發怵,誰知道老伴倒先開始往山上爬了,誰怕誰,爬吧。
剛爬上幾十米,看到大智路上有一位40多歲的爬山北方女士,身穿罩衣,膝蓋加護膝,三步一叩頭,全身著地,雙手合十,虔誠的讓人感動。
我們倆向上爬一段,就坐在平台上休息,看著她向上爬到面前,我們再起身繼續向上。
爬到半山腰,坐在台階上向下暸望,筆直的大智路的下方,台懷鎮的主要景點盡收眼底:佛頂山似在山腳下,塔院寺的白塔也看不出其雄偉高大之勢。
邊休息,邊欣賞台懷鎮美景,在叩拜登山女士的激勵下,我們爬山速度也自然加快,休息時間減少,不知不覺1080級台階走完,我倆下午1點45分到達黛螺頂,那位三步一叩頭爬山的女士半小時後也爬到山頂,沒見她喝一口水,休息一下,不是親眼所見,說出來真讓人不敢相信。
大智路的石碑介紹說:走在大智路上,踏1080級台階,能給人增添智慧,消除煩惱,逢凶化吉,一生平順。今日步行登上黛螺頂,感覺山頂空氣清純,神清氣爽一點也不覺累。
黛螺頂山頂上地方很大,有古建築牌樓,山門,殿堂房屋50餘間。大殿建構築華美雅致,布局嚴謹規整,寺廟裡依次是天王殿、旃檀殿、五方文殊殿、大雄寶殿。
寺廟裡還有乾隆御碑一塊,清朝的皇帝大多崇佛,從傳說順治帝出家五台山,到康熙、雍正、乾隆、嘉慶一次次地朝拜五台山,給五台山的佛教文化帶來了一個較長時間的繁榮昌盛。
大雄寶殿階台下長有一松一柏,松柏高大直立,望去如戟指藍天,這兩棵古松柏據講為唐代建寺時所植,乾隆御碑詩中的「階下千年不老松」,就是指的這兩株松柏,它見證了黛螺頂的久遠的歷史。
聽遊客說下山有條馬道比較平坦,只不過稍遠一點,我們決定沿馬道下山,剛走上馬道,突然烏雲密布,寒風襲人,天空飄起了雪花,趕緊加上件衣服,好在這雪只下了十分鐘。
這裡是遊客騎馬登山的道路,全是砂石路,不時遇到一隊隊馱著遊客上山的馬隊,第一匹馬由馬伕牽著,後面馬匹依次排隊跟進,倒也很安全,據說騎馬上山和坐纜車都是50元一位,我們今天又省下100元,還鍛鍊了身體。
馬道下面就是台懷鎮的停車場,回五台山火車站的大巴也在這裡,上車一看,回去是滿滿一車人,從砂石線原路返回,大巴到五台山站時才下午5點鐘,今天爬了一天山,還得早早休息,養足精神明天一早乘大巴去遊覽嚮往已久的北嶽恆山。
前天一天奔波,又乘動車,又打車,看了王家大院和喬家大院,沒有今天爬了一天山的五台山之游輕鬆,特別是看了號稱」民間故宮」的喬家大院,只有零點4萬平方米,就6個院子的一個清代古宅,門票138元比整個五台山景區還要多,還不執行山西省旅遊景點60周歲免門票優惠政策,要65周歲免門票,我老伴少4個月65周歲還得買69元半票。
五台山是國家5A級景區,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地質公園,國家自然與文化雙重遺產,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首。跨忻州市五台縣、繁峙縣、代縣等5個縣,總面積590多平方公里,光黛螺頂這山頂上的唐代開建的古寺廟,面積就達2點7萬平方米,是喬家大院規模的5倍多,寺廟門票只要6元錢。
整個五台山景區環境整潔,交通便捷,到處有公交車,四通八達,沒有任何商業運作,沒有哄騙遊客錢財現象,沒有天價餐飲宰客情況,不愧為國家重點名勝5A級景區。
4天的山西之旅,除了喬家大院個人控股商業運作65周歲免門票外,壺口瀑布,王家大院,五台山景區都是嚴格執行山西省60周歲免門票政策,明天準備去的恆山,懸空寺等景點聽說也是60周歲免門票,感謝山西省,感謝山西人民率先推出了60周歲免門票優惠政策,讓我們在有身之年能隨時來一個說走就走的旅行,五台山之行讓我們終身難忘,俗話說:到山西不去五台山,等於沒去山西省。今日五台山一游不虛此行。
頭條號/多多爺爺李開明圖文,2018年10月22日草,2019年9月2日6時頭條首發。
往五台山景區的砂石線是一條兩車道的山路
大巴爬上山頂
到了五台山景區大門,所有旅客下車買門票,在景區入口檢票後再繼續上車往景區停車場
景區停車場
大圓通寺
這是四棱御碑,高6米多,四面都是1點3米寬,清乾隆皇帝第5次和第6次在五台山所書七言詩文,分別用漢,蒙,滿,藏四種文字雕刻在御碑四面,是五台山最大的御碑。
爬上108級台階
大白塔是元朝大德五年尼泊爾知名工匠所建,明萬曆九年重建。
路過下善財洞
大白塔是五台山的標誌
黛螺頂索道上行站因風大停開
大智路介紹碑亭
三步一叩頭爬山的女士也勝利達頂
爬了1080級台階到了黛螺頂
黛螺頂上好風景
下雪了趕緊加衣服
這裡是遊客騎馬登山道,砂石路,我們從馬道下山很省力
五台山景區停車場內,開往五台山站的大巴司機行前仔細檢查車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