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誤的教育方式往往會毀了孩子一輩子,這3點父母一定要謹記

2019-07-30     南瓜育兒說

我們小區有一戶人家,對孩子的溺愛簡直是沒法形容了。

昨天下午5點左右,我去小區外不遠處的商場逛一逛,大概也就走10多分鐘就到了,恰好就遇到這戶溺愛孩子的人家,今天是奶奶帶著孩子出來玩,路過一個玩具店,逗留了好長時間。原來是孩子想買變形金剛玩具,奶奶說:「家裡已經有一個了,比這個還要好,能變形,這個不能變形是固定的。」

但是孩子說什麼都要買,不買就不走了。奶奶怕買了之後回去會被孩子的媽媽說道,所以就堅持不給買,抱著小男孩就回去了。抱著回去的路上,小男孩立馬就不高興了,對著奶奶的臉就扇了起來,左一個右一個的扇耳光,邊哭邊扇,把奶奶的臉都打紅了,頓時奶奶的眼眶都泛出了淚花。

我走上前去,好心對小男孩說:「你怎麼可以打奶奶呢,你看你奶奶臉都紅了,你在打奶奶,奶奶以後就不喜歡你了。」小男孩並沒有聽進去,繼續扇他自己的,奶奶也強忍著淚水,對我笑著說:「沒事沒事,孩子還小,不懂事,在大一點兒就好了。」

這個小男孩扇奶奶耳光的事情迅速在小區傳播,幾乎家喻戶曉。

前段時間,就在小區的門口,我就看見這個小男孩感冒了,想吃雪糕,爸爸不給買,立馬就開始在地上打起滾來。爸爸上前去哄他,沒想到孩子反手就給了爸爸幾耳光,孩子的爸爸居然就這樣忍了,對孩子既不打也不罵,抱著孩子就回家去了。

記得有一次,小男孩跟小區里的一個小女孩一起玩耍,他看上了小女孩的一個玩具,想要,但是小女孩沒有給。小男孩立馬抓住小女孩的頭髮,一下子就撤掉了好幾根,弄得小女孩哇哇大哭,小男孩的奶奶見狀,立馬抱起小男孩就往回走,毫無意外的小男孩又對奶奶扇起了耳光。

我幾乎每次都看到這個小男孩在做錯了事情的前提下,家長不但不批評教育,反而被小男孩扇耳光,而且感覺還心甘情願的被扇。這一幕幕時常在我腦中回放,不禁讓我對孩子的未來擔憂起來。

教育孩子,一直以來都是非常頭疼的事情,我作為一個過來人,如果你家孩子與這個小男孩相似,那麼這3點,家長們一定得謹記:

一:面對孩子的不合理要求,請學會引導

小孩子天生就會對新鮮事物感到好奇,都想馬上得到,但是怎麼去引導孩子,家長們就得費費腦了。

經常會發現,有的孩子想買玩具或者零食,很多家長的第一辦法就是「我今天沒帶錢,以後來買」,我們都知道,所謂的「以後」,就是我們當家長的一個託詞。如果長期這樣,孩子就知道以後不會買了,便開始胡攪蠻纏、無理取鬧起來,亂發脾氣也就成了自然而然。最好的做法,應該是跟孩子講道理,比如說孩子想買這個玩具,我們給孩子說:「這個玩具家裡已經有好多類似的了,如果你在買回去,就重複了,但是我們如果把錢留著,下一次你遇到更喜歡的,而且家裡沒有的,我們才有錢買回去,這樣你就有不重樣的玩具了。」

千萬不要小看孩子的理解力,家長的很多話孩子都能聽明白,當家長的,言而有信很重要,千萬不要在孩子面前隨便許諾什麼,因為孩子的記憶力也不差。

二:正確對待孩子的情緒宣洩

我身邊有一個朋友,對孩子也是非常的溺愛。記得有一次她帶孩子去打針,孩子哭得厲害,她就讓孩子咬自己的手臂,打針結束了,孩子照樣大哭大鬧,她竟然對孩子說:「你扇我耳光,這樣就可以把疼痛轉移到媽媽身上,你就不會那麼疼了。」這樣的教育方式,以後孩子稍微有點兒情緒,就開始對媽媽拳打腳踢。

孩子在遇到不順心的事情,都會有情緒,這是很正常的事情。如果家長不正確的引導孩子,以後孩子只會變本加厲,管束起來會更加困難。

如果孩子自己犯了錯,父母可以讓孩子自己一個人哭一會兒,家長在一旁看著就好了,讓他哭夠,如果家長一來就前去安慰,孩子反而哭得更厲害。等孩子哭了一會兒後,家長在慢慢的給孩子講道理。如果孩子把自己的情緒通過傷害別人來發泄,家長千萬不能妥協,如果你妥協了,以後這樣的事情還會反覆重演。

三:孩子做錯了事,要及時糾正

很多家長都太單純了,覺得孩子小,不懂事也很正常,長大了就好了。這其實是大錯特錯,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如果沒有好的引導,不管孩子以後多大了,很多道理都不一定能明白。

家長批評孩子,不妨每天只說個一兩次,不要逢事就說,因為有的錯誤,孩子可能馬上就能自己明白,不說也罷。而對於重大的錯誤,在批評時也應該注意兩點。一是冷處理,即家長在批評孩子時,不妨放低聲音,或採取沉默,這比高聲大喊要更有效果,孩子反而會更緊張,會感到「不自在」,進而反省自己的錯誤。第二是要趁熱打鐵,因為孩子的時間觀念比較差,昨天發生的事,仿佛已經過了好些天了,加上孩子天性好玩,剛犯的錯誤轉眼就忘了。如果覺得孩子做的錯事必須批評,那麼別拖拉,馬上就說,否則就起不到應有的教育作用。

當父母的,如果在孩子犯錯的時候不進行引導糾正,這就是對孩子最大的犯罪,不良行為都是從小養成的,小時候不重視,長大想改正比登天還難。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JOSYQmwB8g2yegNDKwT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