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恩愛情侶異地三年終分手:為什麼異地戀,都沒有好結果?

2019-11-08     變相怪姐

前幾天在網上刷到這樣一則視頻——《時差戀人》

Seok Li和Danbi Shin是來自韓國的一對情侶。

因為工作,Danbi長期在紐約,而Seok在首爾,兩人之間不僅隔著一整個太平洋,更是有足足14個小時的時差。

他們做了一個名為"Half&Half"的計劃——把各自拍的照片拼接在一起,拼出屬於他們的"零距離"。

她在紐約時代廣場,他在首爾楊花大橋,雖不能牽手,卻能感受到彼此的溫度。

這邊是日落餘暉,華燈初上,那邊卻是旭日初升,朝暉燦爛。

今天是你的生日,Happy Birthday!

他們用這種特殊的方式表達對對方的愛意。

雖然身處地球兩端,橫跨十幾個小時的時差,但是兩個人卻始終愛的堅定。

你看,很多時候,距離在愛情里也並不是問題。

打敗愛情的也從來不是距離,而是你對愛的懷疑。如果你足夠愛她,異地戀的煎熬又算什麼?那些分開的戀人,敗給的終究是自己。

只要堅守本心的,在艱難的異地戀都會開出燦爛的花。

異地戀究竟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我想經歷過異地戀的情侶們都會這麼調侃一句:"手機是他們作為戀人的唯一證據。"

宮崎駿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你住的城市下雨了,很想問你有沒有帶傘,可是我忍住了,因為我怕你說沒帶,而我又無能為力,就像是我愛你,卻給不到你想要的陪伴。"

異地戀大概就是這種深深的無力感吧。

朋友小夏打電話過來說,和異地三年的男友分開了。

還愛著,可也是真累了。

導火索是一件很小的事,但也是壓垮她的最後一根稻草。

上周她因為換工作、找房子的事情折騰感冒了。

在醫院輸完液出來已經是晚上九點了,外面在下著不大不小的雨,她沒有帶傘,只能淋著雨往回來走。

而那個時候,男朋友因為工作的事情,一整天都沒時間給她回個消息。

她說,異地三年,當她沮喪、開心、難過、想有所依靠時,他都不能在她身邊。

明明習慣了一個人吃飯,睡覺,讀書,看劇,逛超市時看見一對對情侶挽著手說著笑買著東西,心裡卻還是羨慕的不得了。

吵架了,一個擁抱就能解決的事情,卻只能隔著螢幕一遍遍發泄情緒。

曾經聽過這樣一句話:

一個小小的螢幕,隔開的不僅是兩個人的生活空間,還有兩個人每一分每一秒的心情變化和小心思。

因為沒辦法面對面,沒辦法解釋自己的處境,沒辦法很好地感同身受,總會出現這樣或是那樣的問題,電話可以聽見對方的聲音,但是沒辦法看見對方說話的表情。

我們成了螢幕前最熟悉的陌生人,只能靠手機來了解彼此的生活。

起初,我們會分享彼此的新生活,卻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之間突然就沒有了話題。

電話時間越來越短,微信聊天也越來越簡單。

彼此各自有了新的朋友,有了新的交際圈。

我不舒服和他說,他的關心蒼白而無力。他工作生活不順,我沒辦法給他一個安慰擁抱。

久而久之,就遠了,就散了。就像是兩個離心圓,漸漸的,慢慢的,退出彼此的生命中。

提到異地戀,很多人避之不及。仿佛光是從這三個字中就能預測到愛而不得的悲劇。

相信很多異地情侶都會遇到以下這三個問題。

  • 一缺乏安全感,矛盾不斷升級。

因為異地,對方失去了對這段感情的可控感,那份屬於自己的確定感也會被動搖,那麼極有可能因為一句話一件小事,矛盾被放大、被激化,甚至走向分手的地步。

  • 二缺乏必要情感紐帶,聊天話題匱乏

異地將你和對方的生活徹底分開,各自社交圈的出現,使得本該屬於你們倆的共同空間就少了。

每天最多的就是互道早安晚安,漸漸的連話題都懶得找,從無話不說變成了無話可說。

  • 三陪伴和互動少,引發猜忌和焦慮

長久的異地,無法觸摸,無法見面,各種不確定因素會導致的胡思亂想。

很多時候,當你無法及時聯繫到對方時,焦慮和猜忌就會出現。不確定對方是否在欺騙隱瞞自己,誤會也難以調解。

異地戀難道不能長久嗎?

其實,距離不是根本的問題,疏遠感才是。

打敗愛情的從來不是距離,而是是否用心。

雯雯和男友是朋友圈裡公認的撒狗糧大戶。

他們在一起六年多,也整整經歷了六年的異地。

一個在北京,一個在上海。

他們白天不停的互發消息,晚上抽空視頻,將生活中雞零狗碎的事情講給對方聽。

他們會給彼此的朋友圈點贊評論,會把對方的小糗事小驚喜曬在朋友圈。甜蜜的簡直像是剛剛交往的高中生。

他們約定每個重要的節日都要陪著對方過,滿滿當當一抽屜車票就是他們愛情的最好見證。

兩個人雖然分隔兩地,但每天都能在鬥嘴吵鬧中了解對方身邊發生的一切,就像每天都見過面一樣。

雖然他們也有過爭吵分歧,可是每天掰著手指頭倒數著下次見面的喜悅讓他們更加堅定自己的選擇。

他們彼此對這份感情都十分有信心,也給了對方最夠的信任。

上周,我受邀參加了他們的婚禮。

看著他們有情人終成眷屬,我也禁不住唏噓萬千:" 別總想著異地戀的過程有多難,熬過了異地,就是一生。"

有人說談一場異地戀就好像熬一鍋糖,熬去了水分,只剩下濃烈的糖。經過時間和距離的檢驗,你們的愛情一定是最甜的糖,餘生都能拿來慢慢享用。

那些你因為覺得難而退縮和放棄的事情,大有人正咬牙堅持著,並不是因為他們跟普通人有多麼不一樣,只是因為他們足夠愛對方。

因為用心,所以異地戀也似乎沒那麼難了。

就像所有的感情都有相處技巧一樣,想要經營好一段異地戀,至少要做到下面這三點。

  • 異地戀最重要的就是溝通和交流

異地戀,安全感是最重要的東西,而安全感最大的前提是充分的溝通。

異地戀保持聯繫,過去靠書信,現在靠微信。隔著螢幕談戀愛,愛情就全都濃縮進了視頻和聊天對話里。

距離的阻隔帶來的是無法時時陪伴,也無法親密接觸,所有的喜歡和愛只能靠言語傳遞。

及時的溝通交流就顯得尤為重要。

金國棟在《你都不配我毒舌》里說過:"對任何的異地戀來說,也許關懷與溫暖鞭長莫及,但是冷漠與疏離卻可以翻山越嶺而來。"

吵架冷戰一直都是感情中的大忌,而對於異地戀來說,冷戰是最為致命的做法。

本來很小的事情,會因著距離和冰冷的螢幕被放大到無限,如果所有的生氣和難過不能得到及時的宣洩和排解,那麼下一次的情緒爆發也會隨時到來。

  • 最大的原則是相互信任

絕大部分的情侶認為在一段感情中,雙方的信任最重要。

信任是感情的基礎,有了這個基礎,感情才得已升溫、發酵。兩個人才可以交心、互不設防,坦誠的將自己最真實的一面展現給對方。

面對無法擁抱的距離,我們的信任不是一味的相信對方不會出軌,而是我們彼此可以一起去面對和解決所有問題的決心。

懷疑、猜忌是感情中的最大的敵人。

在這種相互猜忌和懷疑中,異地戀是很難長久的。

  • 建立專屬的儀式感

所謂儀式感,就是《小王子》裡面那句:"它就是使某一天與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時刻與其他時刻不同。"

我們常說好的愛情需要儀式感來增溫,而對於異地的情侶來講,儀式感更加重要。

即使你們身處異地,也可以在她生日的時候,送上一份精心挑選的玫瑰禮物表達愛意;

在你們的愛情紀念日上,親手製作一個從認識到戀愛的回憶相冊,記錄你們的點點滴滴。

在特定節日裡,選擇一個地方去旅行,重溫浪漫。

而也恰恰是因為這些微不足道的小細節,使得情侶之間更加親密,更懂得感恩和珍惜彼此。

異地戀難嗎?

很難,簡直可以稱作是反人類的事了。

異地戀很累吧?

因為有愛,讓這一切的苦累都值得。

作家韓寒說:

談戀愛就該經歷一下異地戀,體會一下欣喜憂愁無從分享,歡笑落淚不能擁抱,隔著螢幕隔著電話隔著書信聯繫,直到你幾乎發瘋。

愛情究竟是什麼?沒有人可以輕易說清楚。

但它一定包含著期望,熱情,信任,而距離總讓人期望磨滅,熱情冷卻,信任消逝。

所有失敗的異地戀,終究是因為這些美好的東西都在一次次輾轉反覆望眼欲穿猜忌懷疑以及自我感動中消磨掉了。

而所有成功的異地戀,也一定是經歷了離別的煎熬和重逢的美好。

異地戀不止考驗著對方的耐心,更是考驗自己的認真。

但你要相信,只要心在一起,無論相隔多遠都是近。

學會拒絕誘惑,學會處理一個人的時間,學會照顧自己。

前段時間網上流行的一句話我覺得來形容異地戀特別妥帖:"你先讀你的書,我先看我的電影,總有一天我們會窩在一起,讀同一本書,看同一部電影。"

如果,此刻的你正經歷異地,那我真的希望你們能相信彼此堅持走到最後修成正果。你要相信,情節起伏的故事才更感人,歷經考驗的愛情才更堅固。

-End.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JJuOZW4BMH2_cNUgwE0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