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8.8,紐約時報專欄改編的超高分美劇!現代人的愛情在哭什麼

2019-10-30   電影票友

美劇短評 《摩登情愛》

上個月,亞馬遜出品了一部獨立單元劇,《摩登情愛》(現代愛情)。

一共8集,每集都是一個獨立小故事。它改編自紐約時報的同名專欄「Modern Love」,聚焦於當下生活里人們的愛情故事。

這些故事實際上,在我們身邊比比皆是。

只是約會對象,卻懷了寶寶該怎麼辦?

如何在喜歡的人面前,隱藏自己躁鬱症的事情?

同性伴侶領養寶寶,和寶寶生母之間該如何相處?

夫妻之間的10年之癢,需要做些什麼才能真正止癢?

愛人衝動背叛了自己,但在道歉之下,到底是尊嚴重要還是愛情重要?

比如說,放在第一集的小故事,這樣的單元劇,放在第一位的都是上佳。


一個叫瑪姬的女孩,租住在一棟有門衛的房子裡,而門衛古斯閔總讓她莫名生畏,這是因為,每一次,每一次古斯閔都能言中!

言中什麼?

是瑪姬的約會對象。

瑪姬根本不敢讓他們送到家門口,因為古斯閔一眼就看出來,他們跟就沒那麼喜歡自己。

這讓瑪姬一點騙自己的餘地都沒有。但更讓瑪姬驚奇的是,古斯閔到底是怎麼看出來的?

還有第三集,阻攔愛情發生的,也有可能是你自己。


安妮海瑟薇是這一集的主角。

名校畢業,光鮮律師。

在美好的早晨逛個超市,這個時間點也肯來逛超市的男孩,肯定都是好男人。

而她就這裡認識了他。

大早上就約會?不不不,正式的約會得在精心打扮的夜晚。

但到了約好的那天晚上,安妮卻蓬頭垢面的出現,而且她已經在家睡了3天沒出門了。

此時,我們才知道,安妮一直有雙重生活。

現代人的愛情和古代人的愛情到底發生了哪些變化?

變的始終是人。


人們在不停的向外探索,向宇宙探索的同時,也開始專注於自己的內部世界,在內部世界中,我是誰。

古斯閔是如何發現瑪姬的約會對象不靠譜?

真的是靠人生經驗的識人技術嗎?

不是的,他始終看的是瑪姬,每一個約會對象送瑪姬到樓下時,瑪姬的表情都是像森林中被追趕的小鹿一般,怯怯生生,這怎麼會是她的真愛。

安妮的雙重生活又是為何?為何一會像清晨的太陽那樣明媚樂觀,一會又像午夜三點的樹影一樣沮喪落寞?

她的心出了問題,每當躁鬱症來臨時,你對生活的一切熱愛,都像被瞬間真空一般,變得寂寥無聲。

你看,現代的愛情,不再是媽媽不同意,爸爸不同意,他搶了她或者她搶了他。

我在看這部劇時,會感覺到如今我們的難題不再是外部,而是我們的內心世界。

無論受到外界怎樣的影響,可能你身邊的朋友都會跟你講,要自己強大,強大到不care任何人。

單身也可以過的很好,父母也不是任何時候都對,小孩子也不都是天使,愛情可以不分性別....

這些人文主義的觀點,在一開始會給人們帶來巨大的自由感,我們前所未有的體會到,原來我>他們,我可以靠自己的看世界的角度,來分辨和定義,曾經「他們」所給我灌輸的種種。

但一旦問題的源頭出現在自己身上,你的痛苦來源於自己的內心,人文主義、自由主義這套就不管用了。

你不是每時每刻每個問題,都能為自己找到答案。

《摩登情愛》推薦給你~歡迎評論中一起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