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鍾書和楊絳唯一的女兒錢媛,一生沒有生育,卻是一位好母親

2020-10-02     左岸楓

原標題:錢鍾書和楊絳唯一的女兒錢媛,一生沒有生育,卻是一位好母親

「欲寄彩箋兼尺素,天長水闊知何處?」晚年的楊絳先生大概是訴不盡內心對丈夫和女兒的思念的,縱然把萬千點滴過往都著成《我們仨》這一讓人讀來倍感溫暖的書籍,也藏不盡綿長的念想。

錢媛於1997年因患脊椎癌去世,錢鍾書於1998年去世,楊絳獨自一人活了105歲,於2016年逝世。他們仨原本是世間幸福的一家人,卻也抵不過人生必經歷的生離死別。楊絳似是在做了一場萬里長夢後,終於和兩個摯愛團聚。我們相信,他一生中最重要的兩個人,一直在某個盡頭處等著她,從未離去。

錢鍾書和楊絳是令無數人羨慕不已的一對伉儷,可他們唯一的女兒錢媛,一生卻飽經風霜,坎坷一世。她的兩段婚姻都不算完美,一生沒有生育,卻是一位好母親。

若走進錢媛的一生,你會看見許多。

春蠶到死絲方盡

錢媛不似父親那樣有永垂不朽的著作,但她自學成之時就選擇走上三尺講台,將青春和生命都奉獻給教書育人的偉大事業。她精通俄語和英語,從北京師範大學畢業後留校任教,後前往英國進修,回國後晉升教授,後擔任博士生導師。

錢媛首創英語「文體學」,一向秉持著嚴謹治學的作風,愛教書也愛學生。她所教的課程無法避免枯燥,但她會在備課時去圖書館翻閱一本又一本書籍,將精彩的例句記下來,讓課堂變得有趣。她始終將學生當成自己的孩子一般,晚上上完課舟車勞頓回到家,還沒坐定就有學生打電話給她請教問題,她一直都耐心而細心地解答,從不厭倦。

一些在旁人看來是毫不相關的事,她也負責擔當。例如,她在外語資料室偶然看見一名學生勤奮自學,旁聽相關大學課程,便主動指導其學業,連續幾年從不間斷,終於使這名學生考上了民族大學的研究生。

錢媛說自己「志向不大」,只想當教師中的「尖兵」,她也確實在教學生涯中衝鋒陷陣,用盡心力,鞠躬盡瘁,同事和學生無不敬佩她。但在長期的超負荷工作後,錢媛開始出現咳嗽、腰疼等病症,直至某天突然發現直不起腰時,才在醫院被診斷出骨結核,脊椎有三節病變。再檢查時,發現肺也有問題,被診斷為肺癌。到最後,癌細胞侵入脊椎,已回天乏力。

病入膏肓之際,錢媛仍惦念著工作,惦念著同樣生病的父親,因為心疼要同時照顧兩個病人的母親,在母親面前始終保持樂觀的微笑。

錢媛深知自己時日不多,但面對死亡她並不畏懼,生活於她而言一直是一條綿長的道路,路何時到盡頭自有造化,她看得開。只是世上仍有她放不下的事業,放不下的年邁父母,這是死前的兩大遺憾了。

錢媛的生命最終定格在59歲,她逝世後,無數朋友、學生都深深地緬懷她。錢媛逝世八年後,她的一位學生捐款一百萬港幣,設立了「錢瑗教育基金」,以表達對恩師深切的懷念。另有一些懷念則砌成那追憶的文字,流傳於世。

如果把時光再倒回去,倒回歲月深處,靈魂盡頭是無盡的遺憾,和無盡的釋然。

最大的遺憾

錢媛生於英國牛津,是錢鍾書和楊絳唯一的女兒。兩人早就約定好,只要一個女兒就夠了,只因想把全部的愛都傾注在一個孩子身上。

錢媛乖巧懂事,無奈幼時便體弱多病,無法去學校上學,父母便在家裡教她讀書寫字。有這樣一對滿腹才華,又開明有趣的父母,錢媛何嘗不能學有所成。在滿屋書香的浸染中,錢媛視野開闊,識得萬千世界,最終立於三尺講台,是萬人師表,桃李滿天下。

在北師大讀書時,青春秀麗的錢媛就結識了她的第一任丈夫王德一。當時,兩人都是學校美工隊的成員,都喜歡畫畫,也都富有才情。畢業後,兩人又都留校做了老師。在錢媛的主動示意下,兩人最終確定了戀愛關係,後又於1968年結婚。

王德一和錢媛是所有人眼中最般配的一對,兩人婚後也的確過著幸福美滿的生活。熱心、善良如王德一也深受岳父岳母喜愛,楊絳在《幹校六記》中提到:「阿圓交給他,我們大可放心。」

命運卻一直都看不慣人間的美滿。錢媛和王德一結婚半年後,王德一就被安上了莫須有的罪名,不斷遭受批鬥,錢媛也身陷囫圇。王德一的身心都受到了極大的摧殘,最終不堪凌辱,隔離室北面窗戶的暖氣管上自殺身亡。

這對於錢媛的打擊很大,儘管她只是荒誕時代中,遭遇死別的萬千受害者其中的一個,但這第一段婚姻的遺憾竟是由死亡砌成,怎能讓人不覺得可悲呢。

做一位好母親,至誠至真

王德一死去後,錢媛搬去與父母同住。很長的一段時間內,她都是空窗的狀態。她沒有去想自己感情的事,內心的痛苦在結成疤後,仍是隱隱作痛。她也一直以為自己的一生也就這樣一個人度過了。

37歲那年,錢媛遇到了楊偉成。楊偉成比錢媛大十幾歲,出生名門,是海歸碩士,更是全國知名的建築設備專家。初識時,他們就發現彼此相談甚歡,有聊不完的話。楊偉成對錢媛很好,極盡一切溫柔體貼,這讓錢媛拾起了多年都未曾有的感覺。

1974年,錢媛和楊偉成步入婚姻殿堂。楊偉成和前妻育有一對子女,和錢媛結婚時,兒子已經18歲了。沒有做過母親的錢媛,就這樣成了兩個孩子的繼母。

繼母不是一個好當的角色,但錢媛始終將丈夫的兩個孩子視為己出,毫不吝嗇自己的愛。兩個孩子一開始並不待見她,但漸漸地,他們都將錢媛視為自己的親生母親一般。

錢媛一向無微不至地照顧孩子,在關心他們物質世界的同時,也關心他們的精神世界,告訴他們要清清白白做人。為了減少和子女的代溝,她會提前看好電視報,到了周六和子女一起看電視時,她就能一本正經地和他們討論電視情節,一對子女一直都覺得錢媛是個很隨和的大人,都把她當成大朋友看待。

楊偉成的兒子18歲時並沒有上大學,而是到工廠去上班。那時他滿心迷茫,總覺得沒能繼續上學是種遺憾,但又擔心自己不是這塊料。錢媛了解繼子的想法,鼓勵他努力考大學,還傾盡心力教授他英文。

在錢媛的幫助下,他最終考上了大學,大學畢業後還到美國紐約州立大學進修,獲得碩士學位。他一直感激繼母錢媛,如果不是錢媛,他覺得自己一輩子就只能在工廠里麻木度日了。

錢媛是個好老師、好母親,但卻不是個好廚娘。她自己也明白這一點,但是她總會在周六回家時,給孩子帶上許多好吃的東西,有涼麵、牛肉串、牛肉餡餅等等。

有時為了給他們買稀罕的西式點心,她還會坐好幾路公車,等回到家時已經大汗淋漓。孩子們習慣她這樣,也喜歡這樣有她在的一個晚上。

身為繼母,錢媛至誠至真;身為老師,她鞠躬盡瘁。她的一生短暫而明亮,無需多少言語稱頌,她已受盡萬人景仰。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J-ly6nQBURTf-Dn5MVg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