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8年發生的「流感」比今天的「新冠肺炎」更可怕

2020-07-03     哈歷史

原標題:1918年發生的「流感」比今天的「新冠肺炎」更可怕

1918年,堪薩斯州萊利堡附近一家臨時醫院的流感患者

1918-1919年的流感大流行造成的死亡人數比第一次世界大戰大得多,死亡人數在2000萬到4000萬之間。它被認為是有史以來最具破壞性的流行病,是一場全球性的災難。

1918年秋天,歐洲大戰逐漸平息,和平即將來臨。然後,在全球各地的小範圍內,爆發了一種似乎和普通感冒一樣的東西。然而,那個季節的流感遠不止感冒。在這場災難蹂躪地球的兩年里,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受到感染。流感對20到40歲的人來說是最致命的。這種發病模式對於流感是不尋常的,流感通常是老年人和幼兒的殺手。它感染了28%的美國人。據估算,在流感大流行期間,有67.5萬美國人死於流感,是世界大戰期間的10倍。在歐洲陣亡的美國士兵中,一半死於流感病毒,而不是死於戰場。據悉,為一戰動員的4萬3千名軍人死於流感。1918年將成為令人難忘的痛苦的伴隨著死亡記憶的一年。

佩戴口罩能有效阻斷病毒傳播

流感疫情的影響如此嚴重,以至於美國的平均壽命縮短了10年。流感病毒具有很強的毒力,死亡率為2.5%,而以前的流感流行不到0.1%。1918年,15至34歲的流感和肺炎患者的死亡率是前幾年的20倍。1918年的一個軼事是四個女人在深夜一起玩撲克牌。一夜之間,三名婦女死於流感。一位醫生寫道,看似普通的流感患者會迅速「發展出有史以來最粘滯的肺炎類型」,後來當患者出現紫紺時,他們只能痛苦的掙扎,直到他們窒息而死」。另一位醫生回憶說,流感患者「在努力清除呼吸道中有時從鼻子和嘴巴噴出的血色泡沫直到死去」。當時的醫生對流感這種強大的病原體無能為力。死亡和恐懼籠罩著歐洲。

美國因為第一次世界大戰把病毒帶回到了美國,引起了第二波疫情。1918年9月,它第一次通過港口抵達波士頓,當時那裡正忙於運送戰爭用的武器和物資。戰爭也使病毒得以傳播和擴散。彼此接觸就會把病毒帶到與他們接觸的人身上。僅在1918年10月,病毒就造成了近20萬人死亡。1918年11月11日,戰爭的結束促成了流感的爆發。人們舉行遊行和聚會,成為一場徹底的災難。那年冬天的流感超出了人們的想像,數百萬人被感染。死亡人數超過了他們自己的認知和想像。

隨著疫情爆發出現的大規模死亡,屍體堆積如山。除了缺乏醫護人員和醫療用品外,還缺少棺材,牧師、司儀和挖墓者。

美國紅十字會轉移了重症流感受害者

2007年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的兩項研究考察了1918年超過15個城市的健康措施的影響,包括口罩相關法律,營業時間限制以及學校,劇院,教堂和舞廳的關閉。兩項研究都發現,行動最早,最有力的城市如聖路易斯,在首例流感病例發生後的兩天內就將其完全封鎖,其峰值死亡率遠低於紐奧良,波士頓和費城。1918年的流感告訴我們,如果公共衛生是主要重點,那麼請你不要有僥倖心理,隔離疏遠是有效的。而且,如果我們儘早採取行動,迅速採取行動並團結一致,並且我們的決策不是基於社會或經濟問題,而是基於科學,數據和事實,那才是最好的選擇。

2019年爆發的「新冠肺炎」我們中國正是做到了有效隔離,科學防治,才使得我們儘早的擺脫了疫情,而歐洲再一次身陷疫情的泥潭。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IuuSFnMBfGB4SiUwkEm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