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3月30日,展示在中國的美國航空隊徽章的旗幟。從右起:克萊爾·陳納德中將、亨利·斯特里克蘭上校(後來的中美混合聯隊第三中隊指揮官)、布魯斯·霍洛威中校、艾伯特·鮑姆勒少校和柯林頓·文森特中校。飛虎隊的徽章是由迪士尼工作室設計的。
「血幅」,1941 年10月 美國航空志願隊員在緬甸完成訓練後秘密回到昆明,準備教訓一下日本空軍,轉場中三架飛機由於迷航和事故而迫降,兩名飛行員輾轉8天後才回到基地。飛機降落後,由於相互語言不通,被中國民眾誤認為「敵人」。鑒於此志願隊員每人在飛行服背上均縫上一塊綢布,上面寫上「來華助戰洋人,軍民一體救護」的中文字樣。這樣可以避免語言不通的誤會,隊員們給它取了個血腥的名字「血幅」。
1943年3月,在執行完對日軍戰機攔截作戰任務後,中美戰鬥機飛行員交流經驗。交談間增進友誼,提升空中「格鬥」技術。
1943年6月29日,穿著短褲、戴著帽子的陳納德中將在與第14航空隊進行棒球比賽。1936年6月3日,宋美齡任命陳納德為中國空軍顧問。1941年8月1日,中國空軍美國航空志願隊成立,陳納德擔任上校隊長。1942年7月4日,美國航空志願隊轉變為美國駐華空軍特遣隊,陳納德擔任准將司令。
1942年,昆明機場,空襲警報拉響,日軍飛機襲擊,美國志願隊的美國飛行員跑向自己的戰機。飛虎隊使用了「戰斧」IIA戰鬥機,機翼上噴塗了中國空軍標誌,沒有與美國軍方有關的任何標誌。直到1943年之後,美國用於援助中國的飛機才被塗上了美國空軍和美國陸軍航空分部的標誌。
1944年9月15日,中國機場一架B-29轟炸機在維修後起飛,失去了兩個引擎和一個起落架,彈藥艙遭到多次打擊。正是這些美國技術人員進行了成功維修。從左:中士。弗朗西斯·戴利(Francis L.Daly)中士。富蘭克林·布萊恩(Franklin W. Brian)雙胞胎中士。勞倫斯·C·沃恩和倫納德·J·沃恩中士。喬治·克萊因和 尤金·費利(Eugene W. Fiely)中士。美國不僅提供了飛機援助,而且還把許多地面人員和技術人員帶到了中國。
昆明第14航空隊收養了一隻可愛又淘氣的小老虎「喬」,大家都很喜歡他。在這張照片中,他身穿一件小飛虎隊制服,戴著帽子,繫著領帶,穿著工裝褲,腰間放著一把玩具槍,模仿身旁的軍士羅伯特·杜爾森的姿勢。
1944年11月20日,三名中國男孩向剛到中國的兩名女兵豎起大拇指。其中一位女士禮貌地回應了這個手勢。女兵部隊成立於1942年,主要從事行政、通訊和秘書工作,二戰期間約有15萬名美國婦女服役。1944年第一批抵中國的婦女在重慶總司令部服役,1945年1月在中緬印戰區服役的女兵有280多名。
1945年6月6日,第五航空隊第345大隊的一架B-25轟炸機在廈門附近海域炸毀了一艘日本巡洋艦。第345大隊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在南太平洋服役,並參加了瓜達爾卡納爾戰役。1944年11月其基地轉移到菲律賓後,主要負責攻擊日本在菲律賓呂宋島和中國台灣島的空軍基地和通訊設施。
1945年4月6日,在廈門以南約30英里處,第五航空隊第345大隊的B-25轟炸機擊中一枚日本護衛艦,爆炸。當時爆炸威力很強,日艦起火後沉沒。
1944年,8名士兵在包括一名猶太人在內的第14航空隊飛行員的葬禮上鳴槍致意,當地中國軍民參加了葬禮。墳墓進行了簡易修建,以便戰後遺體可以被運回美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CBqun3MBLq-Ct6CZgE4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