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先生:國慶後,蛋價下落未必破4元

2019-09-14     蛋先生工作室

聲明:原創文章,轉載或部分引用,請標明原作者「蛋先生姚瑋」和文章來源「蛋先生工作室」,否則視為侵權,必追究!(轉載者請勿刪除該聲明)


短期蛋價走勢綜述

9月12日星期四,全國蛋價全面走穩,局部地區小幅波動,其中主產區均價4.98元,與昨天持平;主銷區均價5.32元,比昨天小跌0.02元,北京穩定,上海主流價格下跌,廣東市場保持強勢,廣州上漲,東莞紅蛋穩定,粉蛋走強,走貨不錯。詳情請看中國雞蛋貿易圖:

中秋在即,蛋價卻止跌企穩了,雖然前幾天沖高回落,但各地走貨依然較快,產區幾乎都沒有庫存,這種情況多年未見,每年這個時候蛋價都是持續下跌,眼前的事實告訴我們,當前市場還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今年主產區各種疫情泛濫,主產區產蛋率嚴重不達標,而豬瘟對雞蛋多少都有一定的拉動。

蛋先生工作室9月12日數據


下半年蛋價走勢

中秋之後的下半年蛋價走勢,取決於下半年供需兩端的變化,而今年供應端最大的特點是產蛋率低,「雞多蛋少」,需求端最大的變化是非洲豬瘟。雞病泛濫和豬瘟將繼續左右下半年的蛋價走勢。

一 、下半年供應端

XiabannianGongying

雞蛋供應的總量≈在產存欄量×雞齡結構×產蛋率。

雞蛋的供應量是動態的,不是一層不變的,也不完全由存欄量決定,很多行外投資者在分析蛋價時,往往強調存欄量,而忽視雞齡結構和產蛋率,這是不科學的。

1,在產存欄量

理論上:在產存欄量≈上月存欄量+4個月前補欄量-16個月前補欄量,絕對數量不去討論,4個月前的補欄量和16個月前的補欄量大小,決定了當月在產存欄的變化趨勢。如下圖:

數據來源:峪口禽業

以9-10月份為例,在產雞存欄量顯然是大幅增長的,因為4個月前的補欄量(即今年4-5月)明顯大於16個月前的補欄量(即2018年4-5月)。2018年上半年補欄量是近年來較低的一年,所以目前待淘老雞偏少,且因為豬瘟影響,年底的淘雞價格預期較高,刺激老雞延遲淘汰。

通過對今年上半年和去年上半年的補欄量比較,可以得出:越接近年底,開產小雞越多,而待淘老雞越少,即9-12月在產存欄將逐月增長。

2,雞齡結構

今年上半年蛋價高漲的重要原因之一,即雞齡結構年輕,因去年上半年補欄量較低,導致今年上半年300-400天的產蛋高峰雞比例較低。隨著去年11月到3月間補欄量小雞逐漸進入產蛋高峰,高峰雞比例將逐月提高。

3,產蛋率

今年上半年蛋價高漲,還有個不可忽視的因素即產蛋率嚴重下降,今年5-7月河北、山東、山西等養殖密集區平均產蛋率比去年同期下降5-10%,這相當於少了5-10%的產蛋雞!影響產蛋率的四大因素分別為:疫情、氣候、種雞質量和「無抗無藥殘」,這四大因素不是獨立的,而是相互關聯的,如下圖:


這兩年種雞質量差,各種垂直傳播的病毒泛濫,比如滑液囊支原體等,種雞質量短期無法改善,「無抗無藥殘」只會越來越嚴。雖然氣溫降低,熱應激減少,但今年疫情頻繁的大局難以改善,下半年小雞開產延遲,高峰雞產蛋率不達標等現象將繼續存在。

多說幾句:「無抗無藥殘」這一無腦之策(過幾天蛋先生會撰文詳解這一屁股決定腦袋的政策是如何禍害行業,侵犯消費者利益的),導致養殖戶在面對疫情時束手束腳,延誤治療時機,嚴重影響產蛋率。這一政策將使整個行業面陷入長期陣痛,如果無法把成本轉嫁到消費者身上,提高整體蛋價,未來養蛋雞的利潤將嚴重縮水。說白了,一切都需要成本,世上沒有價廉物美,只有物美價高。那幫愚蠢的人,不撞南牆不死心,非得二師兄發威,啪啪打臉後才停止拆豬欄,同樣的事情總有天會發生在雞身上!

下半年雞蛋供應端總結:產蛋雞存欄量逐月增長,雞齡結構逐漸改善,但受制於疫情,整體供應量增長緩慢,再加上豬瘟泛濫,淘雞價始終處於高位,蛋價一旦陷入低迷,會刺激部分未到淘汰日齡的低產雞提前淘汰。



二 、 下半年需求端

Xiabannianxuqiu

相對於供應端的變化,雞蛋的需求相對穩定,有規律可循,10-11月需求相對平淡,12月下旬逐漸走強,進入春節備貨。但今年所有農副產品都無法迴避豬老大的問題。

雞蛋和豬肉確實存在一定的替代關係,但所有對豬肉有替代的農副產品中,雞蛋的排名比較靠後。從消費者角度考慮,豬肉貴了,首先考慮減少購買或選擇替代產品,在選擇替代產品時,各種肉類才是首選,雞蛋僅為眾多非肉類替代品之一,二者關係如下圖:

從上圖中可以看出,雞蛋與生豬的替代關係較弱,但又確實存在,客觀上對蛋價起到一定的拉動作用。如果雞蛋供應量大幅增長,豬瘟對蛋價的影響無足輕重,但在雞蛋供應量受疫情壓制,遲遲無法大幅提升的前提下,豬瘟很可能成為打破供需天平的砝碼,而且下半年生豬缺口將繼續擴大。

下半年消費端總結:相比往年同期,多了豬瘟的影響,雞蛋需求量將有一定的提升,雖然無法量化,但客觀存在。

該統一認識了!

上半年圍繞蛋價走勢和雞蛋期貨,產業內和行外投資者發生了激烈爭論,觀點嚴重對立。中秋前產業內(空方)看錯了蛋價,卻在期貨上大獲全勝;行外投資者(多方)猜對了蛋價,卻找不准蛋價上漲的真實原因,導致滿盤皆輸。

產業內觀點:雞蛋供應彈性遠大於需求彈性,價格的波動主要由產業內因素引發上半年蛋價高漲是雞齡結構年輕和產蛋率低造成的,不認同豬瘟拉動蛋價之說,認為這是缺乏專業知識的瞎說,是行外投機者的炒作。產業內更重視上半年瘋狂補欄,所帶來的潛在危機,而輕視了生豬缺口進一步擴大,對下半年蛋價的影響。

產業外觀點:由於缺乏專業知識,比如對疫情、氣候等深入研究,行外投資者更看重存欄數據,而忽視產蛋率,更強調豬瘟帶來的需求增量,而忽視雞蛋供應量本身的變化。


蛋先生是養雞的,上半年堅定擁護產業內觀點,但時至今日,客觀的說兩派都有片面之處,包括我自己。如果否認豬瘟影響,無法解釋中秋備貨結束後,雞蛋依然在高位堅挺;如果過分誇大豬瘟影響,無法解釋5月、7月生豬價格平穩,而蛋價暴漲,那時生豬缺口雖然大,但終端市場並不缺肉。

價格取決於供需,雖然在雞蛋的供需關係中,供應占據主導,但當供應增長受到抑制,需求端稍有提升,就將發揮四兩撥千斤的作用,從而打破供需平衡。如果空方不正視豬瘟的影響,可能會對下半年行情產生誤判,而多方如果不正視供應的主導作用,可能會一錯再錯。

蛋先生認為,時至今日,所有養雞的、搗蛋的以及做雞蛋期貨的都必須正視兩個問題:

1,今年主產區疫情泛濫,嚴重抑制雞蛋供應量的提升;

2,雖然無法量化,但必須承認豬瘟的影響客觀存在。

蛋先生觀點:供應端受疫情抑制,增長緩慢;消費端受豬瘟刺激,需求增長,此消彼長,中秋後的下半年蛋價可能好於去年同期,國慶之後未必跌破4元。


下半年雞蛋期貨行情展望

今年春節為1月23日,處於01的交割期內,而雞蛋期貨的交割由空方主導,什麼時候交,在哪裡交,都由空方說了算。節前註冊倉單,節後交貨,交的都是正月雞蛋,不是臘月雞蛋,所以01最終趨向正月蛋價的機率大。不論臘月蛋價如何強勢,正月都會大幅下跌,只要這個規律不變,個人對01的主思路就不會變:逢高空,長線持有。

01會順利下跌嗎?個人認為關鍵不在中秋備貨蛋價沖多高,而在於備貨結束後,跌多少,如果跌幅不達預期,不排除01再創新高,甚至大幅拉高的可能性。

今年中秋旺季,產區均價最高到5.6元,這還不足以說明問題,備貨結束後蛋價如期下跌,但在下跌過程中,各地的走貨依然較快,產銷兩地一直沒有庫存積累。截止9月12日,產區均價4.98元,全國蛋價止跌企穩,這種情況多年未有,說明節後市場供應偏緊,需求較旺的大局沒有根本性改變。

基於以上分析,個人認為長線空單可以繼續持有,大方向沒有錯,但一定要控制好倉位,防止01再次反彈,甚至創新高。

以上為蛋先生個人看法,僅供交流,不能作為投資依據,如因此產生虧損,概不負責。

(完)蛋先生 2019年9月12日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下方「了解更多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IaupL20BJleJMoPM1vT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