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男籃怎麼扔不進三分了?

2019-07-26     楊毅侃球

三分球半場19投1中,全場30投3中,如果沒有看過比賽,你很難相信,這會是一支國家隊級別的職業球隊,在比賽中打出的表現。

24日晚間結束的斯杯決賽,中國男籃負於克羅埃西亞,遺憾屈居亞軍。這支克羅埃西亞,即便刨去那幾位在NBA效力的球星,也並非最強最強陣容。月初他們曾經征戰NBA夏季聯賽,此次來到中國的球隊,不見了幾名老將的身影,取而代之的則是幾位球隊重點培養的年輕球員。

可饒是如此,全場比賽克羅埃西亞都一直牢牢壓制著中國隊,無論快攻反擊還是流暢的突破分球,從場面上看都完全高出中國男籃一個檔次。比賽的大部分時間裡,分差都在20分上下浮動。可是如果你真的看了這場比賽完整的過程,你還是會為中國隊的輸球而惋惜,因為兩隊的實力差距,並沒有比分顯示的那麼懸殊,中國隊輸球的原因再明顯不過——誰都扔了!可誰都扔不進!



全場比賽,中國隊進了19個兩分球,比對手還多兩個,兩分球命中率也比對手高出了十多個百分點。但克羅埃西亞以33%的命中率投進了7個三分,中國隊只進了3個,命中率只有10%。單單三分球一項,中國隊就輸了12分,而最終兩隊的分差是13分。

如果中國隊的三分球投得能再准一些,不一定準保能改變最終的結果,但至少在場面上不會像這個夜晚這麼尷尬而難堪。

有朋友會納悶,克羅埃西亞之前打NBA夏季聯賽,一場沒贏,來華的這支球隊實力還不如那支打夏聯的克羅埃西亞;而中國隊在夏季聯賽贏了一場比賽,回國打斯杯的陣容也和夏聯陣容基本一致,為什麼還會被對手壓製成這樣?



球隊和球隊之間,不僅有實力的差異,風格也全然不同。拿克羅埃西亞來說,他們的天賦、個人能力和絕對實力,肯定不如NBA夏季聯賽球隊。但他們的優勢在於整體的技戰術素養,以及團隊的執行力。他們的單打獨鬥沒那麼強,但調整能力要更出色。這支克羅埃西亞,是中國男籃這個夏天第一次碰到的歐洲球隊,面對對手極富針對性的策略調整,中國隊很快落入被動。李楠賽後說:「其實我們的防守還可以,真正的問題一直是在進攻。」

一開始克羅埃西亞還是用常規的防守策略,對王哲林這個內線強點也只是一對一盯防,該支出去的防守都支出去了。可當王哲林開局連得五分之後,對手迅速調整,堅決夾擊大王,放中國隊外線投。可偏偏在這個夜晚,投籃不准像傳染病一樣在中國隊中蔓延開來,叮叮噹噹的打鐵聲,在深圳寶安體育館的上方此起彼伏地迴蕩。



一場球下來,除了王哲林和沈梓捷兩個內線,其他所有球員都出手了三分,但只進了三個。大家心裡都著急,都知道對手就是放你投,可越是著急越投不進。眼看著中國隊手感不好,克羅埃西亞的防守越縮越緊,越收越小,讓你內線打不進去,後衛也突不進去。一旦中國隊投籃不中,接連不斷的快攻反擊,很快就把比分拉開到了一個令人失望的數字。第四節雖然中國隊利用對手命中率下降,依靠郭艾倫主導了一些轉換進攻,但無奈之前挖下的坑太大,已經於事無補。

機會都出來了,可就是投不進,眼睜睜地輸球,這可能是籃球場上最讓人絕望的事情了。可是外線投籃不准,已經是中國男籃常年以來的通病了。賽後談及全隊三分低迷的原因,主教練李楠說:「一個是我們整個夏天遠投都不是太穩,另外就是對方的這種防守讓我們節奏有點亂。」

言下之意,主客觀因素兼有,本來就穩定性不夠,加上對手的強度和變化,讓中國男籃無法適應。可是很多人又要問了,既然知道自己投籃不准,為什麼就不能加倍努力地去練啊?



可以很負責的告訴大家,這支國家隊當中的每一名球員,平時都沒少花時間練投籃。即便是今年夏天備戰任務、訓練強度這麼大的情況下,利用休息時間主動加練的人也不在少數。如果他們疏於訓練,是不可能在CBA聯賽里脫穎而出,達到國手級別的實力層面。

可是,投籃這東西從來都不是十天半個月,甚至兩三個月就能練出顯著效果的。他們中的絕大多數人,平時訓練投籃都能保持相當不錯的命中率。但比賽當中的投籃,和你訓練時是完全不同的概念。第一你身體要面對的強度不一樣,你的肌肉需要在對抗的緊繃狀態和投籃的放鬆狀態實現切換,你的核心力量需要足夠出色,才能保持重心的穩定,才能讓投籃有譜。另外,你還需要有強大的心理素質,早高壓狀態下保持平穩的心態,這是技術得以正常發揮的基礎。

上面這些,都不是單單靠平時多投籃就能馬上強化起來的。投籃訓練固然重要,但平時投得准,和比賽時投得准,並不能完全畫等號。



提起中國籃球歷史上的神投手,你第一反應就會想起朱芳雨、王仕鵬、李楠這些名字,而現在的這支國家隊的主要側翼陣容里,沒有任何一個人,是傳統意義上的「純投手」。周鵬是依靠防守起家,翟曉川更擅長空切和籃板,阿不都沙拉木一開始是打內線的四號位;後衛線上趙繼偉、郭艾倫、趙睿和方碩,都有投籃能力,但都不是爆炸型的投手。

中國隊也有純投手,吳前和陳林堅都能歸在這個行列。但相比常規輪換的球員,他們相對身體單薄,防守較為吃虧,這也是為何李楠對於他們的使用,總是更加慎重。姚明時期的中國男籃之所以屢創佳績,姚明自然居功至偉,但他身邊的一干投手同樣作用很大。是他們穩定的外線火力,讓姚明在內線的牽制力能夠真正兌現。現如今的中國男籃,運動能力和天賦不輸前輩,但並沒有朱八王七、小李飛刀這種級別的投手。

那怎麼辦?李楠指導說了,世界盃上要和咱們交手的波蘭,比這支克羅埃西亞只強不弱,到時候該怎麼打?世界盃眼看離開始只剩一個月了,這一個月我們的隊員就能把投籃練出來麼?



說實話,根本性的提升可能性並不大。但跟克羅埃西亞這種高水平的球隊多交手,一定會有重要的作用和幫助。就像之前的夏季聯賽,一開始我們面對緊逼也是陣腳大亂,但漸漸適應之後,我們也一樣有機會和對手掰一掰手腕。

儘管我們的投籃能力不是那麼穩定,但30投3中肯定是有偶然因素的小機率事件。其中重要的一部分原因,還是不適應場上局勢帶來的心態失衡。如果能夠多打這樣艱難的比賽,多打這樣風格鮮明的強隊,學會如何面對這樣的局面,學會如何調整自己的心態,多在熱身階段交足學費,真到了大賽的賽場,就不會這麼手足無措。

我們需要正視這支中國男籃的優勢和不足,不必因為一場輸球而把球隊說得一無是處。今晚中國男籃將迎戰喀麥隆,贏球甚至大勝都很有可能,屆時也不必把兩天前還罵聲一片的球隊吹捧上天。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IM4ZLmwB8g2yegNDUOf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