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假、割韭菜?揭露無良交易所幣安的虛偽嘴臉

2020-07-24   卓越學習力

原標題:造假、割韭菜?揭露無良交易所幣安的虛偽嘴臉

2020對於幣安來說,是丟人現眼的一年。從頻繁出現的產品問題,到迫不及待吸干用戶血的反常狀態,都讓我們感覺到,幣安這艘在區塊鏈海域上航行了三年的大船,快要翻了。

進軍合約市場 幣安出師不利

幣安在2019年年末選擇進軍合約市場,幣安原本在幣幣交易市場發展得還不錯,但在合約市場毫無根基,高管也對合約了解甚少,這樣衝動地一頭扎進去,結果可想而知,是失敗的。

自己不懂合約,找個懂的也不錯,因此幣安收購了JEX,打算利用他們的技術,節省自己開發合約的時間。可惜幣安完成收購後將將上線合約測試,就被扒出來抄襲了BitMEX的ADL和資金費率機制文檔,還被BitMEX好一通嘲諷。

隨後期貨合約上線,在比特幣波動幅度劇烈的情況下,這場收購帶來了加倍的失望。JEX的合約產品在「雙合約爭霸賽」中已經出現了接口不規範、文檔記錄差、反饋有延遲、卡頓等等問題。而這次比特幣行情波動下,插針價格與市場價差了好幾千美元。甚至還有一些投機取巧的用戶利用插針漏洞達成交易,使平台其他用戶出現虧損。

出現這種情況後,幣安又使出了自己一貫的不要臉的隱瞞事實、粉飾太平的處理方式。他們修改了K線,在K線中掩蓋了插針的情況,但用戶發現其他平台的數據和幣安的不太一樣,這才實錘打臉,幣安被迫承認修改K線事實。

幣安資金出逃 做局吸血用戶

幣安上半年的資金出逃量是一個很驚人的數字。加上上半年幣安的種種舉動,許多人都猜測幣安的資金已經出現了問題,據種種信息來看,猜測成真的機率極大。

幣安收購Swipe和JEX,代幣上線後都延續了高開低走的行情,JEX更是陰跌至今。幣安拉漲代幣之後,用戶資金流入,上線之後再砸盤,如出一轍的套路,為幣安收割了不少用戶的資金。這種割韭菜的操作已然違背了交易所服務用戶的初衷,更像是把用戶當做自己的提款機,利用用戶對自己的信任去騙取他們的資產。如果不是資金出現了問題,幣安緣何要使用這種手段來吸籌?

今年4月,幣安寶中上線了一款理財產品,開放了7天和30天定期的申購,宣傳中,其年化利率分別為6%和8%,並把購買上限設置為了5000枚比特幣。高額年化的產品從其高收益和高風險來看,限購量應該只少不多,幣安卻一反市場行情,提高了這麼多倍的限額。這無疑是把其理財潛在的難以兌付的風險又進一步提升了,讓旁觀者不禁更加疑惑,幣安到期真能拿出這麼多錢給用戶嗎?還是只想利用用戶的巨額資金去彌補公司虧損?

用戶信任流失 幣安早已不再安全

產品出問題,又被割韭菜。用戶對幣安的信任,也在幣安日復一日出現問題但從不解決的情況下,變成了失望。

被黑客攻擊似乎是幣安每年的保留節目了。交易所上線不久後,就遭到黑客攻擊,黑客進入用戶後代拋售用戶代幣,再買入比特幣,去拉漲一個小眾幣種,給當時的市場造成了不小的恐慌。之後,立馬又傳出了被轉走萬餘枚比特幣的事件,雖然當時幣安「一姐」何一對此事進行了否認,但他們所謂的「否認」、「造謠」在一次次打臉中,已經不再有信譽可言了。

19年又被盜走7000個比特幣,這次幣安終於肯堂堂正正地承認自己的系統有安全問題了。不過承認歸承認,幣安還是知錯不改,不去修復自己的漏洞,導致用戶的交易不斷出現問題,從維權群里人滿為患可見一斑。這樣的交易所,怎麼能不讓用戶心寒?

在幣安生死存亡之際,我們的趙長鵬先生還不肯迷途知返,繼續沉溺在他的「後宮」中不知今夕何夕。甚至於在國內我們已經很難找到幣安實體的蹤跡,在19年其駐滬辦關閉後,何一就出來闢謠稱幣安是分布式辦公,但實際上目前大部分高管都已經逃往國外,所謂分布式辦公,不過是他們自己扯出的一層遮羞布罷了。產品不做,用戶不管,現在連人都沒了,放在幣安的資金,怕是會竹籃打水一場空。資金已經回撤十幾個億美元了,還有錢放在幣安的投資者們,此時不逃,更待何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