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飛遇害後,他冒死救下岳飛兒子,岳家為感恩,約定雙方永不通婚

2021-03-29   蜀山筆俠

原標題:岳飛遇害後,他冒死救下岳飛兒子,岳家為感恩,約定雙方永不通婚

公元960年,傳聞契丹聯合北漢攻周,趙匡胤就率領大軍北上,在抵達陳橋驛站時,發動兵變,建立大宋。

趙匡胤本就是武將出身,也擔心自己那一天被人取代,於是就開了一場宴會,用各種威逼利誘的辦法,讓將軍們放棄兵權,這就是著名的「杯酒釋兵權」。

自從宋朝開國以來就採取重文輕武的策略,士大夫只要不是犯了謀反的罪名,就能免於一死,宋朝的皇帝無不遵守「祖宗法度」。

陸遊其中的一首古詩就寫出宋朝讀書風氣:巷南巷北秋月明,東家西家讀書聲。

南北兩宋,讀書人多,武將少,地位也不高。

即便經歷了靖康之恥,南宋朝廷依舊不重視武將,僅僅是「台諫」參了岳飛「謀反」一本,宋高宗趙構就將岳飛賜死,岳飛一家也遭到了流放。

岳飛之死,秦檜到底要不要負責呢?從秦檜石跪像來看,他肯定是沒跑,但他要不要負全責呢?

現在就岳飛、秦檜的問題在歷史學界莫衷一是,難以蓋棺定論。

一部分學者認為,岳飛雖然忠心,但卻是「愚忠」,宋朝原本就重文輕武,岳飛在很多大問題上觸怒了趙構,這讓宋高宗非常「忌憚」岳飛,一直都想將他除掉。

秦檜也猜到了趙構的小心思,就暗中推波助瀾,加上岳飛不肯議和,乾脆就給他扣上一個謀反的罪名,但賜死岳飛的還是趙構,所以趙構才是真正想要岳飛死的那個人。

也有學者認為,趙構只是一個「傀儡」,秦檜在朝中的勢力遠遠比你想的要大很多,秦檜還未當上宰相時,妻子王氏就跟宋朝兩任宰相有關係,趙構的王后,又是秦檜那一脈,所以秦檜又是外戚。

當上宰相後,更是權傾朝野,朝中的文武大臣也是紛紛自覺站隊,為了控制輿論聲,肅清了「台諫」,大興文字獄,有時候一句話、一句詩詞都有可能被治罪。

除了宋高宗之外,秦檜在朝中已經是真正的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岳飛本就是抗金主力,宋高宗想要治他的罪非常難,秦檜給岳飛網羅的各種罪名,所以秦檜在岳飛之死中,要負很大的責任。

公元1142年,岳飛在大理寺獄中被殺害,又將岳飛一家發配邊疆,此去一路兇險萬分,岳飛的妻子就寫了一封信,讓年僅12歲的岳霖逃了出來。

秦檜一聽十分氣憤,要殺就要斬草除根,免得留下後患,秦檜下達了向各地衙門都發出了通緝令,貢祖文也接到了這份好通緝令。

貢祖文跟岳飛一同抗金,早已經是生死之交,兩人數次大敗金兵,他也因軍功被任命為「秣陵總鎮」,嘉封為「武德大夫」。

貢祖文接到這個消息後,立刻派出心腹搜尋,找了幾天,終於在一個蘆葦叢找到了昏迷的岳霖,貢祖文將他帶了回來,不過軍中人多耳雜,若是混入秦檜的眼線,岳飛這「唯一」殘留的血脈就要斷了。

貢祖文又發現了岳霖身上一封信,原來岳飛妻子也是將這個兒子託付給了貢祖文,所以岳霖才會一直朝著他的軍營逃。

岳飛一家若是不信任他,恐怕也不會託孤,貢祖文深思熟慮,決定辭官隱退,貢祖文在朝中聲望雖然不如岳飛,但卻是為岳飛洗清冤屈的最好人選。

貢祖文想要隱退,秦檜自然是開心的不得了,能跟他對抗的勢力又少了一個,貢祖文帶他回鄉後,又舉家從安徽搬到蘇州一個村子裡面生活。

貢祖文待他如親生,教他讀書、習武,又為他挑選了一位知書達理的姑娘結婚,兩人生有四子一女,岳飛這份血脈也流傳了下來。

1162年,宋孝宗為岳飛平反,去世的貢祖文因「藏匿重臣後裔有功」,追諡為「文憲」公。

岳霖本就在貢家長大,跟貢家兄弟姐妹就是一家人,既然是一家人,自然是不能通婚的,岳氏也留下了一份祖訓,規定:貢岳兩家不得通婚。

雖然已經過去了千年,但岳家依舊還是記得貢簡單恩情,這份情誼也會隨著祖訓傳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