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馬上要進入大學了,我們家長應該把我們孩子們的學費和生活費等雜七雜八的學雜費都準備好了吧!這雖說學雜費是已經準備好了,但是我們很多家長包括我們學生自己最關心的應該不是這學雜費,而是這以後每一個月應該拿多少的「零花錢」。於是「大學期間,多少錢一個月才最合適?」這個問題成了我們的心中牽掛。就在此時此刻,我們就一起以大學期間應該多少生活費來算一算經濟帳,看看到底多少錢才是最合適的。這算出來的結果讓很多的家長都很滿意,這樣來的話,還是可以接受的。
大學生活在外,父母最大的問題就是怕你會在外面住不好,穿不暖,讓自己的身體受到了傷害。想要一個月儘量多給你一些錢,又有點怕你在外拿著錢行不正經的事情,最怕的事情就是你在外要是沒錢了,怕你去找些不正經的人或者機構借錢,這可是大事情啊!所以,我們父母親們都挺為難的,這生活費給多給少都不合理,那麼到底多少錢一個月我們大家才會最滿意呢?
有些家長的做法是孩子啥時候沒錢就給一點,但是這樣一來,孩子就不懂得如何規劃這錢,於是還是要一個月一起給才是硬道理。其實,大學期間的消費大概可以分為三種,一、生活消費,包括你吃飯的錢和買生活必需品的錢。大學期間我們都是吃食堂,偶爾會點個外賣。那麼食堂一天算下來大概時25到30塊不等,所以一個月的飯錢就是七八百。加上其他的牙膏、洗衣皂等日常必需品,這一個月大概就是一千塊錢。
第二就是精神消費,這包括人際關係方面的聚餐,買衣服和化妝品等等,還有包括偶爾的外出遊玩。這一方面的消費一個月的消費次數不多,但是用的錢可能就有點多了。而且每一個月的消費次數也不一樣,因此我們父母親可以根據具體情況來,每個月不一定要給一樣的生活費。
這最後一類消費我們把他成為其他費用,像什麼班費、寢費啥的啊!這一個月乃至一學期的資金總額不會太高。所以,綜上所述,我們家長可以給我們孩子一千的保底費,再在其他消費看我們孩子們的具體情況來定,不去旅遊,就可以少給些。因此一個月一千七八是最適合的。不過也有很多網友父母看了後,覺得這個生活費還是高了些,一般來說他們更願意給自己的孩子1500塊錢一個月的生活費,畢竟供孩子上學也是一件比較奢侈的事情!
不過,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消費需求,我們父母們也可以和孩子好好協商一下,得到一個滿意的結果。